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经》有治肝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但刘氏不依样画葫芦,他对柴胡、

2022-08-04 16:06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内经》有治肝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但刘氏不依样画葫芦,他对柴胡、香附、青皮之类的疏肝药几无使用。他撷取《内经》酸收、甘缓且补之旨,并采仲景对肝病“补用酸”之说,更仿《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义,力倡酸味药补肝敛肝。同时受《笔花医镜》视乌梅为补肝猛将的启发,悟出“盖山楂耗血,不同于乌梅生血也”,堪为经验之谈。《医门八法》一书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其分析、运用乌梅的思路,简介如下。

独梅汤:乌梅一味煎汤,白糖冲服,“五味入腹,各归各喜。脾喜甘,肝喜酸。乌梅酸而敛,白糖甘而清,服之则肝脾各复其常”。凡肝血不足,肝气妄动,克脾、射肺,扰胃等所致的泄泻、吐血、咳嗽、发热、噎膈等均可服用,它具有健脾、肃肺、和胃、清热、润燥的功效。即便是脱证、厥逆等危疾,亦可服用。他在论述产后证治时说:“若夫大虚之证,极危之疾,患不在瘀而在脱。欲救气血之散亡,正赖乌梅之酸敛矣。”“独梅汤与独参汤,可以各树一帜,可以合成一队,其阴阳交济也。”

参梅汤:党参、乌梅、冰糖,该方有阴阳相济之功。用于六气将脱的喘促、厥冷以及大病大劳之后的虚羸危证,固脱复元拯危之力强。

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熟地黄、白芍。这是除独梅汤外刘氏最善用的方药。在61个杂病中施予乌梅四物汤的就有30个之多。他把本方推为“滋阴敛肝之主剂”,分析说“肝气鸱张以乌梅之酸敛约束之,肝血枯槁以归黄之甘润滋养之,肝性虽狂悍饵之以此竞已。”他认为,凡痢疾、消渴、吐血、头痛、眩晕、耳聋、胃脘痛、胁痛、淋浊、遗精、月经不调、带下、妊娠诸疾、小儿风气等,均有使用乌梅四物汤的适应证。刘氏在解释子肿、子气等病何以用本方时说:“证虽百而病则一,病一则方不得不一,一以乌梅四物汤予之。肝敛则脾能消水,而子肿、子气、子满愈矣。肝气静则子烦、子悬、子痫愈矣。肝血足则不作热,不灼肺,而子嗽、子淋愈矣”。可见乌梅四物汤有养肝血,调肝气,敛肝阴、清肝热多种功效。恰如刘氏所誉“乌梅四物汤之滋阴生血,固岁旱之霖雨也。”


《内经》有治肝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但刘氏不依样画葫芦,他对柴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