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有感
“后来才明白,前程似锦是告别的意思” 今天是2023年7月17日,距离我上一篇日志已经过去了八年之久。八年前,我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听话的孩子”的任务。临近小学毕业,我在空间上发表了很多感伤离别的话,但内心其实没有什么波澜,觉得话中离别的字眼都是为了突出情感的夸张表达。而八年之后,我上了大学,也算是见过了一些离别,才觉得,那些我曾以为夸张的字眼原来才是最真实的表达。
我就读于浙江某211大学,校区多,占地面积大,学生也很多。第一次踏入学校的时候,我被学校之大惊到了。学校里不仅有数千辆的共享单车,还有宽敞地可以开汽车的大马路。不仅如此,学校里的公共设施样样齐全,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网球馆、健身房、咖啡馆、甜品店…….是的,我是获得了我以前最想要的“自由”——学习自由、作息自由。每天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程,可以自己控制睡觉时间,可以随便吃自己想吃的,我甚至在读大学前从来没吃过火锅和烧烤。
但是,慢慢地,我感觉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社交圈子变大的同时,能交心的朋友却变少了。我曾经在高中幻想着,读了大学我一定要和好朋友在夜晚,轻松地躺在操场的草坪上,在月光的照射下,看着星星点点,诉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是,愿意倾听的朋友少之又少,能够理解你的更是难以遇见。抛开这个不谈,自己也再也没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去毫无负担地躺着。初高中的时候,我会因为一次次月考的进步感到轻松自在,单纯地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那真是一种毫无负担的放松。大学里面,没有了月考,也没有了排名,考核的方式更加多维。我不会再因为一次次小测的结束,一次次高分成绩的出来感到欣喜若狂。因为我觉得,一次成绩根本不能保证什么。但是又是为什么,高中的时候会因为一次次不记录档案的成绩的进步而感到轻松愉快呢?我想了很久,大概是因为以前的我太天真了,相信“高考改变命运”“考上好大学这辈子就轻松了”,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好大学。考上大学才发现,高考是社会最后一次把我当小孩子看,再也没有一场考核能像高考那样简单公平。大学里面没有固定的教室,每个学期十几门课有着十几个不同的教室,有着十几个不同批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知识是学到了,但是同学只能部分混个眼熟,不用说交朋友,更不用说朝夕相处互生情愫。伴随着学期的结束,大家自然也就散了,而后又是一批新同学与新老师。在高中,我总是说着“我得回教室了,我作业还没写完”,但是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快八点了,我该去教室了”。那个像家一般的教室好像在那个夏天以后就一直停留在了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慢慢消逝。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从小就是。也许也是因为这个特质,导致我多思多想,话中夹带感伤。
要说的实在太多了,我根本写不完,今天就到这里吧,今后有时间,我还会继续我的日志。
(以上只是我随手写的,可以发现,其实讲得挺乱的,就当是我想到什么写了什么吧,不必纠结语病、排版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