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也能看懂的四维超球体积公式推导
想要推导高维球的体积公式,我们不如先从低维出发,以寻找推导体积公式的规律 普遍的,我们都知道二维平面圆的面积公式为: S=πr^2 我们提出疑问,那么这个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圆的周长公式: l=2πr 来从一维的线段长度推导二维的面积 如图
若我们要求得整体圆的面积,那我们可以将黑圆环,蓝圆环,红圆环等等的面积进行相加 可是,这离我们要的一维的“线”还是相差甚远,但我们如果不断增加圆环的数量,将这个圆分成1000个,10000个甚至无限个圆环的面积进行相加,那每个圆环的面积,就可以近似成一条线段的长度
蓝色线段为每个圆环的内部半径△r,当圆环数量趋近于无限时,其△r=0 接着,我们将每段“小圆环”(线)从内部剪开,展开成一个个“小梯形”而其“小梯形”可以近似看成“小矩形”,他的长就是圆环的长度,宽为0 接下来,我们把这一个个“小矩形”依次从小到大排列出来
我们发现,当每个“小矩形”依次排列后,整体成为了一个三角形,而且三角形的高也就等于最长的“小矩形,而那个最长的“小矩形”也就是之前长度最长的圆环 这个圆环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 2πr 而这个三角形的底也就是所有“小矩形“(圆环)的内径相加 其长度也就是圆的半径 r 容易看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是2πr*r/2 πr^2 因为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是所有圆环相加的面积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等价与圆的面积 至此,我们就从一维的线,推导出了二维圆的体积 现在,我们不妨由二维圆来推导三维球的体积公式 便于计算,这里我们先推导出三维单位球的体积 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有一个充满水的水缸,你的视线恰好与水面一致,如果现在有一个球缓慢落入水中,那么你在水面将会看到球的横截面积在不断变化,当球浸没至一半时,在水面映射出的横截面积也就最大 整个运动过程,我们将会看到其横截面积先由小变大,当运动但一半时最大,然后由大变小,直到消失 那我们如果能把这所有的横截面积全部相加,我们也就能够推出球的体积了! 这里,我们考虑半个周期 如图
这里选用当运动时间正好到半个周期时的横截圆 因为我们考虑单位球,所以当运动至半个周期时他的横截圆是单位圆 也就是OA=1,我们令OB=x.AB=y 那么有关系式: x^2+y^2=1 x=√(1-y^2) 当x变化时,我们可以理解为半径为x的圆的面积变化 这样我们就模拟出半个周期内横截圆面积的变化了 由关系式可得 S横截圆=π-π(y^2) 定义一新函数f(x)使得: f(x)=-π(y^2)+π 容易看出,这个函数是一个二次函数,且他与y轴交点为π 那么我们只需要求出当y从0到1,其所有的S横截圆相加结果即可
也就等价于求如图红色区域的面积 那么面积该如何求呢?我们或许可以用无数个“小矩形”近似,就像是用一维“线”求二维“面积”一样,如果我们把这无数个“小矩形”的长度(面积)相加,那么红色区域的面积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不多废话,积分 S曲线=∫(from0to1) -π(y^2)+π dy =(-πy^3/3)-πy 令y=0和1,作差 =2π/3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在这半个周期所有横截圆的面积之和为2π/3 相应的,整个周期也就是单位球的体积就是: V=2*2π/3 V=4π/3 终于来到了本专栏的重中之重,经过了上面的推导,相信你对这种低维长度(面积)转为为高维面积(体积)的方法已经掌握,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推导单位四维超球的超体积(下文皆简称为V超) 想象我们面前有个装满水的水缸,不同的是,这次是一个四维的超球慢慢浸入水中,而我们在水面则能观察到 凭空冒出一个球,缓慢增大直到运动至半个周期时缓慢减小,直到消失 这里我们同样只考虑半个周期
(没错这还是上文那张图) 我们知道,四维超球往返于三维平面,相当于三维求往返于二维平面,这两种运动方式本质是等价的 所以,我们采用利用三维算四维的方法 关系式: x=√(1-y^2) 三维球体积公式: V=(4πr^3)/3 令r=x V横截球=[4π(1-y^2)^(1.5)]/3 令一新函数Z(y)使得 Z(y)=[4π(1-y^2)^(1.5)]/3
不多废话,积分 V超=2∫(from0to1)[4π(1-y^2)^(1.5)]/3 dy V超≈4.9348
至此,我们就算出来了单位超球的超体积 我们发现V超≈4.9348 而(π^2)/2≈4.9348 所以,根据二维,三维公式的经验推导 我们猜测: V超=[(π^2)(r^4)]/2
经各种事实证明,这确实就是四维超球的超体积公式 至此,我们终于成功完成的最初的目标:推导四维超球超体积公式! END… 构思和计算在2022.12.11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很抱歉鸽了这么长时间… 本专栏证明不严谨,内容不清晰,还请包容 如有错误,谨请各位读者斧正 以下是我的初始构思和手稿:
END! 2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