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瑞士Pz.68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驾驶员提心吊胆的驾驶

2020-10-24 21:27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没几年的50年代,瑞士决定研制新一代自行火炮以满足军事需求,虽然最初设计了几种原型车,但是整个进度发展缓慢,到1966年才算正式开展工作,在70年代初才取得成功,这就是Pz.68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虽然它的性能不错,但瑞士军方已经购买了M109,于是量产计划搁浅。

Pz.68自行火炮的底盘来自瑞士1961年开始研制的Panzer 61坦克,这是一种早期的主战坦克,整体性能可靠;经过设计师计算,他们认为只需要更改或加强相应的零部件就能让底盘担负155毫米榴弹炮。

1968年,设计部门将一款比较可行的方案提交给军方,在第二年时第一辆样车问世,这就是Panzerkanone 68自行火炮,简称Pz.68,此后在1971年拿出第二辆原型车,随后两年又生产了2辆。

设计师对Panzer 61坦克的底盘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因为火炮加上上层建筑会很重,而且也要考虑尺寸巨大的火炮安装问题。

原本的驾驶室向底盘前方移动,适当修改了正面的装甲防护外形,不过厚度仍为80毫米;在驾驶员的身后就是战斗室,因为火炮的结构问题,它必须安置在一个正面带有一定坡度的底座上,虽然这样火炮几乎没有俯角,但对于自行榴弹炮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动力舱仍然在后,因为驾驶室调整了,相关的传动、控制部件也相应调整,履带被加宽,以降低地面压强。

Pz.68的主炮为一门155毫米Kanone L46榴弹炮,炮口装有一只尺寸较大的炮口制退器,以降低射击时作用在底盘上的力量;该炮满足了瑞士军方在5、60年代提出的射程达到30千米的要求,而且弹药通用程度高。

炮塔尺寸相对底盘而言显得很大,它能携带34发弹药,具体弹种视情况而定。在炮塔上方的车长指挥塔外,还有一挺7.5毫米自卫机枪,备弹高达3000发;另外还有6具烟雾弹发射器。

有趣的是因为炮管太靠前,加上瑞士多山地,为了避免在行军时损坏炮管,车辆被要求炮管向后行军,可是这样炮塔巨大的“后脑勺”就会把驾驶员的舱盖挡住,于是设计师又在炮塔后部位置设置了一个空槽结构,当炮塔朝后时,这个凹陷正好可以让驾驶探头驾驶,不过要是此时发生意外转动了炮塔,那么驾驶员就只有被“斩首”的命了。

Pz.68战斗全重约47吨,炮向前长12.4米,车体长7米,宽3.5米,到顶部舱口处高度3.15米,采用5人车组,最大行驶速度55千米每小时,最大越野时速35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300千米,可以涉水1.1米深,或者跨越2.6米宽的壕沟。

尽管研制工作在70年代初已经取得成果,但是瑞士军方已经选择了美制M109自行榴弹炮,M109虽然射程方面有所不足,胜在技术更成熟可靠,采用了半自动装填技术,火控系统更好。Pz.68总共只建造了4辆原型车,这4辆车被瑞士军方用于军事训练,但只使用了几年。


瑞士Pz.68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驾驶员提心吊胆的驾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