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23年的人还会有烦恼吗?

我的烦恼很多时候来自“这样做不行呀!”
我们人类的发展,似乎是不断的加速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在加速演变。从空气污染、塑料污染到核污染,人类开始有了危机感。
我于是觉得这模式太激进,同时从人类观念看来,许多方面也存在着自相矛盾。一方面说与自然共存,一方面又毫不顾及其他物种的死活,我相信如果外星有生命且尚不够威胁到我们,我们同样不会顾及他们的死活。又或许这从来就不矛盾,“与自然共存”的提出者想要顾及其他物种,但根源是否依然在人类的长久生存,而不是什么神秘高尚的动机。
既然如此,若只考虑物种利益,我们的今天也许比过去幸福,但我其实也存有许多疑问,这些疑问让我担心人类如今是否能肯定自己在朝着一个更光明的方向前进?人人希望如此,但人类整体面临的生存问题正空前庞大,如今的个体也更多地感受到高层次认知帮他们意识到的种种人生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解决当前人生阶段的问题往往需要「成长」到下个人生阶段,而下个阶段的问题自然交由后面的阶段来解决。其实我一直对何为“成长”感到疑惑,就成长而言,不同的人之间能否对比呢?人们的成长是否需要统一的衡量标准?
过去我曾十分在意以上问题,现在则更关心自己过去陷入这些问题的原因,因为思考这些问题让我挣扎且不安,有人告诉我这是成长的过程,但我仍尝试着摆脱,哪怕仅在一段时间摆脱具体的一些问题,我想拥有摆脱的能力。我相信每个人关心的问题以及导致他们关心的原因都不同,我猜想我的原因是作为人类个体所具有的一种“人性”,我理解是一种脱胎于智慧和意识的产物,这种人性促使我不会轻易满足,会让我始终走在追求的路上,会让我不愿在已经到达的目标处停歇。这种人性可能就是所谓的“欲望”吧。有了它的存在,焦虑的产生就有了基础,所以我愿意相信焦虑必然是自己带给自己的,也愿意相信个体完全有能力带给自己想要的幸福,至少我看到过自己在内的很多个体有这个能力。
每个人都有吗?早有前人给出过肯定答案,所谓“知足常乐”在我看来就是持这种观点。但“人类是不断进步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这一点似乎从人要改造自然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历史长河中也有大批人想要回到过去,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其实连“相对克制”地发展也早已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内卷”这个词相信是不少人对此的控诉,不过欲望会支持多数人勇敢加入进去,留下的往往是“懦弱”、“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人。于是,人类朝着一个全力发展的方向前进,坚信机会在未来。
但我仍想提问,这两者间是否有平衡?如果人的心中有更多满足,是否会降低那个庞大问题的体量?举例来讲,人类的粮食真的如今还至于让地球上有人饿死?我觉得不是,所以我相信平衡是存在的,欲望是可以控制的,这将有助于人类面对未来的问题。
我也时常认为饥饿和我的关系不大,就像某个没完成的今日计划,关系不大,然而一再拖延却能造成无法接受的后果。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些生存问题,过去可能被认为是“今日计划”,远不如政治、经济、民生来得重要,才有机会成为如今的难题。
我想,当初能多些满足会不会好一点,现在开始多些满足,大概也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