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古战锤·同人】震旦的军队——编制、制服和其他

2018-11-11 01:23 作者:辛抱強き狩人の槌  | 我要投稿

【恩,我又来放松了】

震旦帝国的军队基础制度分为两种:募兵制和征兵制,在不同的地区,这两个制度在当地的所占比重也有所不同,在沐州,征兵制所获取的兵源占了绝大多数,而在明州,募兵制几乎完全取代了征兵制。

征兵制的核心为“卫”这一行政单位,一般与县同等。相比起同样会大量征募适龄人口作为民兵的县,卫的士兵征募更加常态化和规范化。所有适龄人口不分男女都将接受最高2年最低数个月的军事训练,这取决于两点:首先是适龄人自身,比如一个农家子弟必然得为了农忙而劳碌,这种人就可以少训练点,其次则是适龄人本身的技术水平,比如一名猎户的儿子肯定也精通火枪和弓弩,这种人也可以选择少训练。女性因为身体因素可以训练的更少。受以上因素所致,在一些农民极多的地区征兵制就被迫废除。

而在训练两年以后如果愿意继续服役,这个人将会被编入赴死营,享受与募兵制下的正营相同待遇。虽然听着骇人,实际上赴死营就是该地区的机动兵力,负责在敌人入侵的时候快速接敌。因此一个赴死营往往比一个正营拥有更多样化的兵种,以及更多的人。

募兵制是目前震旦帝国的主流。由于震旦人口众多,所以每次征兵官开始征兵的时候往往都不会缺乏志愿者。而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亲王和公爵的私兵,这些私兵只从他们所蓄养的家丁当中招募,因此这些私兵一般都不需要外界的志愿者,当然某位连土地都没有的亲王依然属于例外。

组织

震旦军队一般对各个功能的兵种进行分开编制,炮兵和骑兵(以及一些特殊部队,比如食人魔)则会分别编为队,而步兵则编为营,然后数个营和队会合成为一个镇,这便是震旦军队最常见的战役编制,再往上就是军,最高的军队编制是“远征军”,有数个军组成,这个只有被授予远征元帅/都督的人才能进行指挥。

而震旦军队还有一个荣誉编制为“团”,能被授予“团”以及有关荣誉名号的营队都是最精锐的部队,天卫军、皇陵卫队和战旗卫队全都由团组成。

一般震旦军队在镇的编制上都遵循一个比例搭配原则,即“千步百骑十炮”,这里的炮单单指的是大将军炮,像子母炮和神机箭都会直接编制到步营和马队当中。但是不同地域这个原则也会不断被应变,比如在明州和交州,往往一个镇会编有大量的步兵和火炮,却不见一匹马(好吧其实你还是可以看到用来拉火炮和运输补给的马的),而在沐州和楚州,可能连将军炮都看不到,一个镇会塞满步兵和支援他们的轻型火炮。而在北方这个原则倒是被严格遵守了,但不是因为北方人有多遵守规矩,而是因为北方严重依赖比他们更南的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支援,所以更加贫穷的北方没办法像南方一样因地制宜搞个全骑兵的镇。

以营为例,在军队当中会按照理论上的战斗力划分出三种营:标营、正营和辅营。

标营是所有部队当中的模范和最强者,百分之六十的士兵一定会配备到金属护甲(有些甚至能达到百分百),用火枪来取代弩,装备长弓甚至是六材弓,他们的卒坎会带漂亮的镶边和花纹来显示身份。而正营则是主力,他们能给一半的士兵配备金属护甲,同样装备火枪,但弓箭则是普通弓箭,而他们的卒坎则是之比标营少了个镶边。辅营则是更加的功能化,一般意义上的辅营基本上是临时征募在地方维持治安和战场上充数的存在,因此他们的卒坎都是最廉价的纯色,他们装备很少的金属护甲,并且理论上的素质更差。但是因为更少的编制限制,到现在辅营已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版本了,有装备大量廉价火枪的兵丁营,有被大量山民所填充,脚力出众擅长游击的游击营,也有填充大量刀盾手用来与敌人展开激烈肉搏战的虎跃营,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武僧营,这个营由大量熟悉武技的濡教武僧所组成,他们倒不是凭战斗而出名,而是凭及时——身为帝国神职的他们不需要像普通军队那样为跨境作战准备大量通关手续,因此他们可以及时抵达战场而不至于让敌人溜走。(即使是现在也只有赴死营得到了相同待遇。)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所有人都能获得一件纤维制成的筒袖护甲。

一件典型的卒坎,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正营和标营都不会穿这个

一个营/队的领袖为校尉,根据其职能分为游击、守备、先锋和骠骑四种校尉,并享受不同待遇。

一个镇的统领则是镇统,他们在朝廷当中的职位往往还会带将军一词。一个军则必须由一名大将军和一名文职系统下的都督来共同统领,为了凸显尊贵,他们往往会被冠以古震旦诸国国名为前缀,他们当中很多人同时也是震旦的公爵。

当地亲王往往是与军队协同作战,但是双方并没有严格的相互隶属关系,只有一些约束制度来避免双方发生作战上的不协调,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并没有成功。

制服

虽然朝廷对于民间的服饰早已接近放任的地步,但是对于军队却较为严苛,每一名士兵都必须穿戴严格按照款式制作的士兵箭服,如其名这件衣服原本就是为了方便射箭而生的。同时原则上士兵还必须穿上写有身份的卒坎,但是随后这项制度便被放松了。颜色上,绿色是专属于战旗卫队的颜色,而金色则是专属于天卫军和皇陵卫队的。而颜色上,沐州和交州使用蓝色,秦州与辽州使用黄色,楚州和沐州则是使用青色,津州和沙漠驻军则是使用白色,而长城守卫军全部使用黑色,他们也因此被称为黑旗军。同样是理论上,很多士兵都必须背上插着军旗。

装备上越精锐的部队越有选择权,比如沐州的骑兵,他们可以披着真正的虎皮,因为他们的勇武配得上(当然也与沐州盛产老虎有关)而北方的精英骑兵团则会为他们的头盔装饰上凤凰的雕塑,明州和交州的则是会在面具上涂有彩绘,楚州的虎卫们则会根据传统选择用双手长柄斧来取代斩马刀。而天卫军的最为华丽——金光闪闪的盔甲和使用华丽配饰的武器(虽然很多其实都只是镀铜)。

来自外国的武器同样会在震旦精锐们的选择范围内,包括来自印地的精钢蛇形剑便很受震旦年轻军官们的欢迎。

诺,蛇形剑


【中古战锤·同人】震旦的军队——编制、制服和其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