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初学者如何选择第一张古琴——从一个斫琴师的角度给古琴爱好
闲话不叙,直入正题。 初学古琴时的古琴选择首当其冲的便是价格问题 价格: 我依稀记得在知乎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概是价格建议不要太便宜也不要太贵。我是很认同的,我认为初学者的古琴价格区间最好在两到三千之间。 古琴行业鱼龙混杂,价格从几百到几万都有。但是就古琴本身的制作成本而言,一千以下的价格是不太现实的。一般这个价格区间的古琴都粗制滥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音色到手感到做功都有。不但无法让人体会到古琴特有的意味,反而会快速消磨掉学琴的热情。 至于三千往上是不太划算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没必要,而且一般的初学者也不太有挑选的能力。当然,预售充足的不在此列。 确定了基本价格,再来看以下问题: 二、古琴的材质 三、古琴音色 四、古琴的手感以及三病 五、做工与细节 六、形制和颜色 二、古琴的材质 古琴的主流材质目前有三种:青桐、泡桐和杉木。 青桐价格昂贵初学者自然是不必考虑。 泡桐我也不建议初学者购买,倒不是我对泡桐有所偏见,泡桐也是能做出好琴的。但目前泡桐琴下限太低,相比其他琴来说更是鱼目混珠,好坏难分,初学者很难挑选到一张好的泡桐琴。 杉木:目前古琴最主流的材质,也是个人比较推荐的古琴材质。相比于其他两种材质更加四平八稳,对初学者比较友好。 至于辨别放方法,有木料方面的知识的话可以从龙池风沼看出来,但现在也有贴纳音的做法,我暂时还没有找到什么简单且有行之有效的辨别方式。这可能也是古琴行业鱼龙混杂的原因之一吧。 三、古琴的音色 毫无疑问,对于古琴来说,音色是它的决定因素,也是一张琴的灵魂。但是,对于刚接触古琴的初学者来说,我反倒认为它可以放在稍微靠后的位置。几点原因: 1、一般的初学者其实并没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也难以分辨小范围内的好坏,这需要比较多的真实感受,对初学者来说有些困难。 2、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两三千元的练习琴虽然几乎都是厂琴,但是它还是有一个基础的下限的,基本上都能满足初学者的需求。 当然,厂琴并不代表着音色一样!谁都希望买到音色更好的琴,我还是建议大家听一听选一选。只不过音色这个东西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略显主观,第一次买琴不要太过执著,等学会了之后真的喜欢再升级更好的也不迟。 以上的论断仅限于货真价实的两三千元的练习琴,以次充好的几百一千的琴音色上是有很明显的差别的,一般都能感觉到。如果实在分辩不出的可以参考第四条和第五条,如果能满足这两条基本就不会是几百的琴。 四、古琴的手感以及三病 个人认为这一点应该是古琴初学者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你的热情是否会被快速的消耗以及能不能坚持学下去。 手感: 一张好琴演奏起来不应太过吃力。左手走音顺滑,右手下指空间不应太过局促,也不应太过充沛。正常演奏不打到琴面、不受过多限制即可。线下选琴可以自己多试试,如果是线上选琴的话优先考虑三病,如果没有三病的一般手感也不会太差。 古琴三病,即抗指、打板和沙音。 抗指:左手下指和走音吃力,一曲未罢手指便开始疼痛。 打板:散音或者按音正常弹奏时有琴弦击打琴面的啪啪声。 沙音:按音或走音时有杂音,声音不干净。 线下的话三病可通过弹奏感受。线上的话沙音打板只能通过音频听,但抗指有一个判断标准,即七弦、四弦、一弦的七徽位置距离琴面的距离不高于6、7、8毫米,如果是女生的话这个标准还可以再缩小半个毫。当然,古琴南北川各有差别,标准仅供参考。 五、做工与细节 做工和细节虽然看起来是并不重要,但这一般能直观的体现出做琴人或斫琴师的态度,算是一个间接的质量判断标准。 当然,练习琴的细节和做功自然不能向演奏级之类的看齐,价格在这里。但毕竟两三千,做工肯定不至于太过粗糙。 漆面:
(忽略那张落霞)一般练习琴做不到演奏级的那种温润如玉,但是漆面也要光泽明亮、润滑,纹路不应杂乱粗糙。 当然漆面以及下面的冠角岳山的描述都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挑选的时候标准可以放宽松些,毕竟古琴都是手工作业,练习琴有些地方不到位也属正常,只要整体在及格之上都没啥问题。 如果是网上选琴的话就还要涉及到P图的问题,如下面两张:
实在技术有限,明白意思就行。第二张图相比与第一张我仅仅只是在拍照的时候将亮度调高了一点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好坏我们暂且不论。所以网上挑选最好找信的过的,即使看图挑的话也要看古琴整体的感觉,再结合拍摄背景一起分析。 冠角和岳山 一般没有粗糙的打磨痕迹,没有明显的坑和裂缝,没有灰胎残留,能清晰的看到木头纹理(如果冠角做了生漆擦拭就不考虑这点)就行。
六:形制与颜色 如果你不是有非常喜爱的形制或者颜色的话这点基本放到最后考虑。 颜色我只推荐黑色、黑红和透鹿角霜的。原因比较简单,这三种颜色最多,也比较耐看。以后买了更好的琴想转手的话这几种也更容易。 形制
这个不做推荐,但一般伏羲仲尼最容易买到,也比较耐看。有一些形制 比如蕉叶,因为做功麻烦所以要贵一点。 以上内容仅作为古琴初学者的挑选建议,基初方法差不多也就这样,希望你们少走些弯路。 我只传播我所了解的知识,不做具体的古琴推荐,不然总有卖琴的嫌疑。而且以上都是个人经验,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嗯,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