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之深,责之切

2022-01-19 20:53 作者:已经被冷处理了  | 我要投稿

作画,毋庸置疑是满分,不单单是画面所呈现的那种极致的精美,对于服装、神态甚至是雨天剧情中的那种潮湿感的刻画都十分细致。满分。

配音不用多说,配音演员真的牛逼,绝症男孩临死前的虚弱无力、女主在不同场景中情感的细微变化以及哥哥那种奇怪的傲娇属性都表现得非常到位。

配乐就更牛逼了,京阿尼在音乐这一块还是有一手的,跟情感配合得那叫一个恰当好处。

可以说上面三点做到了巅峰,甚至部分有些老套的情节在经过以上三点的加持下表现得十分出色,哪怕我也意识到这种情节我见得多了,但是在音乐、神态、配音演员的辛勤付出下,我还是忍不住落泪(特别是小男孩离世那一段,我简直爆哭,配音和音乐实在是太契合了,务必带耳机)

但是啊但是,这剧情属实是有点太搞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以上三点,我对这部剧的评分就不好说了。

本来按正常来讲,延续原剧风格,不搞剧情上的大幅度创新,力求做到细节上的出色,追求感情上的共鸣,以此打动观众的内心,这个剧场版绝对称得上完美。

制作组在前半段也确实这么做了,他们甚至还做了非常成功的创新,做了时间上的变换,将镜头拉至未来几十年,以一个失意少女探寻打字人偶故事为引,将镜头拉回剧场版的主要时间线,之后又借市长之口简单概述了此时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女主身份地位的变化,还通过内卷剧情中万年老三对于电话的不满表现时代发展与行业生存存在的冲突,顺便埋了一个伏笔,一个埋在医院剧情线最后部分的伏笔。

到这里直接真的爆炸有没有,发挥不能说是正常,是超常。

后半段可以分两条线,医院线没什么可说,生老病死这一段早就被玩透了,剧情本身受限,但是电影仍然凭借前面埋下的伏笔(电话)、配音和音乐打了一场漂亮仗,我哭了两次。

少校线是本作最大的败笔

前面我讲过,紫罗兰永恒花园和核心优势在于细节与情感,特别是情感的细节处理,这一点在医院线中很好的得到了展现,但是在少佐线我们看到了什么?


大叔:“我干女儿很想见你”

少佐:“我害了她,我强迫她塔塔开,我不见她”

这台词也太老套了。。。。

下暴雨,女主在淋雨,男主在煮热水

女主:“我好想你,你开开门”

少佐:“我有愧于你,你走吧,你不需要我”

大叔:“你个蠢货!”

讲真,其实这句话后面的解释还行,就是太短了,这铺垫根本不够啊喂

准备回家

哥哥:“我愚蠢的欧豆豆哟,我真想用麻袋把你套住”

少佐:“我有愧于她,她应该好好享受她的人生而不是为我塔塔开,都是我的错”

看了信之后

狂奔,翻滚,抽泣,跳海,拥抱

。。。。。。

发现问题了吗,少佐线的核心矛盾是愧与爱的矛盾,少佐自责,于是困守在岛上四年,甚至家都不回了,母亲葬礼都不去了,女主都不见一面,变成了自闭怪。


本来制作组要是好好做,详细剖析一下少佐的心理,或者是详细编写女主解开少佐心结的过程,这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他偏要在剧情后半段开始少佐线,又在少佐线中大量穿插医院线的优质剧情,这样就使得对于本作男主角的描写大幅缩水,本来就设定少佐自闭怪了,你又不给他足够的露脸镜头和心理描写,观众怎么去跟他高度共情?


这就产生了一个诡异现象,观众对少佐的行为迷惑不解,甚至需要弹幕进一步科普,等到少佐看到信之后走出自闭开始狂奔时,观众已经无法理解这突然的情绪骤变了,制作组用几段回忆和简单对话架构了少佐这个人物,在剧版又未出场,本身设定就较为苍白,结果搞了一出情绪急剧转变,却又缺乏铺垫,更与穿插其中制作精细的医院线形成了强烈的割裂感。于是在少佐跑起来时,我那沉浸在医院线结局的情感氛围顿时烟消云散,我直接笑喷了。


举个恰当的例子,本作的问题就和龙族一样,各方面都做得不错,几乎每个人物刻画得也十分立体,也都有着像龙族三近乎完美的副线剧情,但是在路明非和诺诺的情感主线却始终推动得十分僵硬,有点强买强卖,虽然都做出了挽救的努力,奈何实在存在硬伤,终究使得主线更像是那块强行塞入的拼图,显得不伦不类。


但终究瑕不掩瑜,除了奔跑一段不太行我其他的地方还是蛮喜欢的,起码主线的矛盾十分清晰,少佐在奔跑前的心路历程也都可以理解,这一点就已经胜过大部分剧场版了。有考虑到开头所说的优点,我决定打4.5分(满分五分),考虑到五星是满分且剧场版分数已经够高的情况下,我选择记为四星。

                                                       (这里是更新的分割线)

刚刚又去看了一遍,发现制作组其实是有尝试丰富少佐的人物设定,例如在雨夜叩门这一段剧情里,其实是有对少佐的心理做了一个准确的描述,但是太少了,没有显著突出这个关键点,分数维持不变

 





爱之深,责之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