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国考「高难度题、争议题」解析(六):类比推理篇

2023-01-25 10:25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2023国考的「类比推理」板块整体难度较低,只有1道题值得注意。

(一)本质上是「常识判断」的难题

【2023国考】缄口不言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虚怀若谷
(A)三缄其口;大智若愚
(B)畅所欲言;放荡不羁
(C)守口如瓶;礼贤下士
(D)口若悬河;矜功伐善

缄口不言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虚怀若谷
(A)三缄其口;大智若愚
(B)畅所欲言;放荡不羁
(C)守口如瓶;礼贤下士
(D)口若悬河;矜功伐善

正确率33%,易错项C

本题基本考的就是考生的成语积累,反而和「类比推理」本身关系不大。作为一道「错位空(前后两个空相对位置不一样)」题,一眼可看出成语之间的关系要么是近义,要么是反义。

首先分析固定的两个成语。

「缄口不言」意为「封住嘴巴不说话」,强调「谨慎,不敢乱说话」。
「虚怀若谷」意为「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强调「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逐一代入分析:

A「缄口不言∶三缄其口」和「大智若愚∶虚怀若谷」

「三缄其口」也是强调「谨慎,不敢乱说话」,和「缄口不言」是近义成语。

「大智若愚」意为「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不露锋芒,看起来好像很愚笨」,和「谦虚、容人」显然没有近义关系,排除A。

B「缄口不言∶畅所欲言」和「放荡不羁∶虚怀若谷」

「畅所欲言」明显和「缄口不言」是反义成语。

「放荡不羁」意为「行为放纵任性,不受约束」,没有「骄傲,不能容人」的含义,和「虚怀若谷」显然不是反义关系,排除B。

C「缄口不言∶守口如瓶」和「礼贤下士∶虚怀若谷」

「守口如瓶」强调「严格保守秘密,不乱说话」,和「缄口不言」是近义成语。

「礼贤下士」意为「(君主、高官等)降低身分去敬重、结交身分比自己低而有才识的人」,强调「重视人才」,和「态度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不是近义关系,排除C。

D「缄口不言∶口若悬河」和「矜功伐善∶虚怀若谷」

「口若悬河」明显和「缄口不言」是反义成语。

注意「畅所欲言」和「口若悬河」两者并不是近义成语。「畅所欲言」主要强调的是「说话的氛围宽松,发言环境好」,「口若悬河」则强调的是「口才极好,能说善辩,话停不下来」。

「矜功伐善」意为「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强调「极不虚心」,和「自吹自擂」「自夸自傲」含义近似,和强调「谦虚容人」的「虚怀若谷」是反义关系,符合要求,应选。

综合分析,确认D选项符合要求,应选。

这道题最大的难点在于「矜功伐善」这个成语,该成语正好属于「不太热门,又不是冷门」的范畴。大部分考生都听说过这个成语,但可能真正理解该成语的并不多,导致「不确定是否为近义、反义关系」,从而不小心做错。

本题其他成语很多也不太热门,大家解析时需要注意。另外,这儿还有一个应急的策略帮大家解析下「一知半解」的成语,大家可以参考下。

「矜功伐善」其实可以理解成「矜伐功善」,「功、善」都是好词,「伐」看上去不像好词,「矜」也偏贬义,所以这一定是偏贬义的成语。如果其他选项都确定是错误了,至少可确定D选项有不小的可能符合要求。

从包括2023国考在内的近年公考真题来看,「类比推理」最难的题往往和「常识判断」知识点有关,有的是诗词成语,有的是文艺历史,有的是化学生物……因此,大家在备考该板块时,不要把时间盲目投入到无聊的「列关系种类、找前后逻辑」的过程中,而是要多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把「常识判断」板块来复习好。

2023国考「高难度题、争议题」解析(六):类比推理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