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85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验分享

23考情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54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复试:①591中国文学基础 ②999专业技能测试
加试:①594中国文学 ②598写作
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854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分数线:51/51/77/77/383
拟录取:
非全日制:20人(383/403)+特岗教师2人(374/379)
全日制:67人(398/436),其中2个398,3个399,其余全是400+
复试内容和方式
下面1-3三类考试中,单项均为百分制,参照在复试成绩中的占比,合计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复试内容如下:
1.外国语(包含听力和口语)
2.专业课笔试
3.综合面试
4.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专业技能面试内容如下:
学科教学(语文):讲课/说课,8分钟,中学语文教材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60% +复试成绩×40%
注意:1.同等学力人员加试本科主干课程2门,加试科目单科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2.专业课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3.外国语复试成绩低于30分者,或比报考学科门类(类别)外国语科目基本复试线(国家线)低15分以上者,不予录取。4.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我为什么考研
一是从小就喜欢教师行业,希望通过读研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教学能力
二是为了弥补高考被调剂的遗憾,虽然本科专业所学内容与汉语言十分相近,但不如汉语言更加精深。
专业课备考建议
河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为3年制(基本上是研一上课、研二实习、研三写论文);招生人数近几年呈现扩招趋势。学校对四六级没有要求,接受跨考生,接受同等学力/专升本(同等学力需要加试594中国文学、598写作)
专业课试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854只有一本书——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教授是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目前已经退休,但总体来说近几年不会换书),854考试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5个,1个5分)、简答(3个,1个15分)、教育应变/教学设计、作文/论述这几个题型。只考查书上内容60-70分左右,即名词解释和简答(名词解释有些年也会出课外的),教育应变也会用到一些书上的知识,其他的都是主观题,书上没有,需要根据真题自己练习。333就是统考的书目,一共四本,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名词解释基本不会出教心里的),教原占60分,其余各占30分,6道名词解释(一道5分)、4道简答(一道10分)、4道论述(一道20分)。

①个人复习经验
专业课一(333):从2月份开始进入正式复习
2-5月份:跟着凯程基础班,看中教史-外教史-教原-教心教材,主要以理解为主,跟着做思维导图。
6-9月份:背诵四本书,还是中教史-外教史-教原-教心的顺序,背完一本,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进行复习。买了lucky学姐笔记和凯程的强化书籍,配套看了凯程的强化课程,主要以凯程为主,凯程答案不完善或答案较少的与lucky、书本结合背诵,但由于教原占比比较大,我当时教原是直接背的教材。
10-12月份:四本书轮番背诵,并背诵历年真题,重复了尤其是名词解释部分,重复率挺高。11月份将每本书要背的重点题目写下来,看着题目背诵。10、11、12月份每个月用近三年的真题进行模拟,注重格式(名词解释一页写三个、简答题一道题写一页至一页半、论述题一页写两页左右。每道题之间空2厘米左右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空0.5厘米左右,简答和论述要有开头和结尾)。四本书的分布主要是,名词解释有两道教原、两道中教史、两道外教史,简答题有一道教心、一道教原、两道中教史/两道外教史,论述有一道教心、两道教原、一道外教史/一道中教史。
专业课二(854):从2月份开始正式复习
2月份:把书过了一遍,重在理解,虽然只有一本书,但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书里面的内容尤其第一章不太容易理解。
3-5月份:一周整理一章重点笔记,将其分为名词解释和简答,手写,并进行背诵。(前期先把854的书背好,为中后期背诵333减轻一点压力)
6-8月份:继续背重点,开始练习教育应变、教学设计、作文和论述题,每个模块以真题为主,练习一个月左右,其中作文和论述题很像,尤其是作文的三段式和论述题如出一辙,这两个模块可以放一起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总结答题格式及模板,例如,教育应变类做法占半面,做法原因至少写5个,占一面左右。教学设计占两面篇幅,与教资考试最后的教学设计相似,主要从初、高中课文里选一篇。作文占3面左右的篇幅,论述题与作文一样。作文写论说文,一般都采用三段式结构,分为三个论点,论据可以采用名家名言、名师案例、联系现实等等。
9月份:观看教育热点,可以找一些教育类公众号,为作文案例做准备,继续背诵重点。学习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与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背诵一些学习任务群之类的名词解释,同时也可以为教学设计题中教学目标设计原因提供课标方面的依据。
10-12月份:看一看初高中语文教案:每个月用真题模拟一次,总结经验,继续背诵重点,(重点背诵10遍以上才能比较熟练),同时继续练习几大模块;背诵历年真题的名词解释和简答(真题重复率挺高的)
②复习建议
1. 明确答题格式和规范,好的卷面能够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前期的笔记最好按照答题模式整理,名词解释主要答三点及以上(可以写背景、内容/定义、评价、意义等)答够三点基本上是满分(300字左右);简答题要有开头和结尾,例如考“语文教材的功能”开头可以简要介绍+语文教材的功能如下;结尾写综上所述+作用/意义。论述题同样需要开头结尾。
2. 字体一定要工整,题与题间隔2cm左右,行与行间隔0.5cm左右,考试时记得抄写一下题目,一般题目都不长,浪费不了太长时间,太长的可以只写后面的问题,或者作文题就写个作文即可。
3.五月份之前主要背诵854,六月份及之后背诵重心放在333上,背诵三遍有时可能还是什么也记不住,不要慌张,基本是五遍左右有点印象,十遍以上开始熟练,854按照计划背都能背熟的;333内容比较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背诵记忆,记忆力不太好的可以提前到5月份背起来。
4.还是建议背一下教心的名词解释,一来以防万一,二来可以将名词解释作为简答和论述的开头部分。
5.不建议直接开始背诵,还是要先理解一下教材,否则一些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好背诵,也不好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