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parramatta河rhodes/ryde/wentworth point地区主要水生动物构成
(依然是一篇之前的专栏,写自去年,因此在搬运的基础上新增了今年记录到/确定的种类)
(目前还一些暂未确定是否为此处存在的种类,比如玉虾科的Trypaea australiensis,因此未被加入)
河口,一般多指淡水与海水交汇形成的咸淡水(汽水)水域,在悉尼拥有着很多长相类似河流的溺湾(沉水型海岸),比如Parramatta River,由于淡水的汇入,悉尼港的后半段和parramatta河都会形成很长的一段汽水河口流域,本文中所处的区域距离悉尼港入海口有约30公里,是一片典型的咸淡水溺谷河口水域,此地的生物种类非常繁多,潮间带的红树林和滩涂区是鸟类,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在homebush bay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潮间带湿地上还生长着整个parramatta河规模最大的红树林和盐沼








我住的地方叫做Rhodes(悉尼内西区的一个华人区),是个三面环水的半岛(罗德岛幻视),其东面为Brays bay,北边为Barramatta河主流域,主流域对岸为Ryde(包括Meadowbank和Putney),西面为Homebush bay,Homebushbay对岸为Wentworth point


这些年间,在楼下的parramatta河钓鱼和探索潮间带成了占据了我的休闲活动,本文我将总结出我观察出的当地水生生物的构成
作为一个河口水域,鱼类自然是这里的主要生物了,栖息在此区域的鱼类主要以近海鱼种为主,其次,还有一部分纯河口种类,洄游种类和淡水种类
在潮间带和浅水水域,最常见的种类莫过于鰕虎鱼,在潮间带中,鰕虎鱼主要活跃于潮池和石缝下,潮间带石缝下鰕虎鱼主要为宽背鲻鰕虎鱼/Mugilogobius platynotus和凤头拟丝鰕虎鱼/Cryptocentroides gobioides,两种均主要被发现于低潮线一带的石块下面,数量很多,鲻鰕虎鱼的体型较小,一般只有2-3cm,基本只被发现于红树林中,凤头拟丝鰕虎鱼体型则比较大,体长通常可以达到10cm左右,除了河口,在靠近外海的平静水域也有它们的踪影,凤头拟丝鰕虎鱼颜色很艳丽(长有红色和蓝色的条纹)且皮实好养(我之前拿了只回去养,入缸后瞬间就开口,还把缸的鱼打成重伤),因此算是一种海水观赏鱼,在一些水族网站上有售卖


在潮间带的一些坑或者结构形成的潮汐池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口雷鰕虎鱼/Redigobius macrostoma,白条蜂巢鰕虎鱼/Favonigobius lateralis和优雅蜂巢鰕虎鱼/Favonigobius exquisitus ,这类小型鰕虎鱼数量庞大,它们经常在浅水沙泥底活动,所以在退潮时很容易被困在潮池中,除此之外,一种非常隐秘的种类:半饰鳍鰕虎鱼/Gobiopterus semivestitus也分布于此处,这种体长最大仅有3厘米,浑身透明的小型鰕虎似乎并不多见,但我还是有几次在haslams creek(homebush bay的一条红树林支流)目击到了这个种类



当然,除此之外,在深一点的水域中,一些近海/河口虾虎鱼,例如双砂栖鰕虎鱼/Arenigobius bifrenatus,克氏深鰕虎鱼/Bathygobius krefftii或者外来的黄鳍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flavimanus也栖息于此处


在潮间带翻石头时还能看见来自鳚科的鱼类,蜥肩鳃鳚/Omobranchus anolius 似乎是此处唯一的鳚科鱼类,这种澳洲东海岸特有的种类和我国沿海常见的斑头肩鳃鳚和美肩鳃鳚(奥特曼青蛙)为同属,习性类似,都喜欢栖息在近海的潮间带水域,喜欢躲藏在牡蛎或青口壳中,而且很好养

在浅水区还有一个常见的种类:鲀形目四齿鲀科(俗称河豚)的汉氏四梳鲀/Tetractenos hamiltoni,这种鲀可能是整个水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种类,不管是在码头下,主流域水边上还是红树林小溪里我们几乎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在河边的步道散步或钓鱼时,你经常可以看到它们你面前悠闲的转悠或啃着石头上的食物,作为四齿鲀的成员,汉氏四梳鲀含有致命毒素

此外,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调查记录显示,幼年中华单棘鲀也在周边有过出现记录

鲻科(mullet)是河口中非常常见的一系列鱼类,在这片水域中,鲻科的组成主要为鲻/Mugil cephalus和长黏鲻/Myxus elongatus为主,幼年和亚成年的鲻鱼经常会出现在距离水边很近的地方并聚成一团,在夜晚或者闷热的天气里,鲻鱼会频繁的跳出水面,尤其是在夏天的夜晚,鲻鱼跳水的扑通声简直是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在Haslams creek附近,我曾目击到了几十只鲻鱼竟并排成一队着连续跳跃,而且其并排着连续跳跃甚至还形成出了巨浪,猛烈拍击河堤,场面可谓及其壮观,可惜当时没来得及录像,造成此现象的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在水下,鲷科是非常常见的一系列鱼类,此地分布的鲷科共有三种,澳洲棘鲷/Acanthopagrus australis(yellowfinbream),平鲷/Rhabdosargus sarba(tarwhine)和银金鲷/Pagrus auratus(pink snapper),澳洲棘鲷和国内常见的黑鲷黄鳍鲷为近亲,它们的数量很多,是我的主要目标鱼类,它们主要以各种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对盐度的耐受力强,就连水边排雨水的水渠里都有其踪影,其次是平鲷,平鲷与棘鲷习性相近,而且其分布范围也很广,除了主流域,在红树林小溪中它们也有着不少数量,银金鲷在原分类上是国内真鲷的近亲(目前独立成了型属),它们是这片水域数量最少的鲷科,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它们不会出现在rhodes附近这种盐度的水域,但最近我发现我错了,根据钓鱼软件fishbrain中的记录,近期在rhodes对岸的meadowbank出现了好几次钓货记录


平鲷,捕获于wentworth point

fishbrain上银金鲷在meadowbank的捕获记录
在沙底或沙泥底质的水域中,鱚科也是常见的鱼类,鱚在国内俗称沙尖,此处数量最多的的鱚为纤鱚/Sillago ciliata(sand whiting),是近海和河口的常见种,也是我经常钓到的鱼之一,它们主要以沙泥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相比于国内的多鳞/少鳞鱚,纤鱚简直就是巨人的存在,它们可以长到50厘米以上,1.4kg重
分布于此处的另外一种鱚为斑鱚/Sillago maculata,不过斑鱚似乎并不多见,我目前只见过一只幼年个体


在沙泥底质水域中,还存在着两种凶猛的伏击型猎食者,它们为鲬科(牛尾鱼,牛鳅)的宽头鲬/Platycephalus fuscus与鲆科的大牙斑鲆/Pseudorhombus arsius,这两种鱼类均喜欢将自己潜藏在沙中伺机偷袭路过的鱼类或无脊椎动物,宽头鲬的数量很多,并且适应性强,在狭窄的红树林小溪和排水渠中甚至都有它们的踪影,而大牙斑鲆在此处则不太多,我只钓到过一次


银鲈是一类中小型近海暖水鱼,在此处分布有一种银鲈:半带银鲈/Gerres subfasciatus,这种小鱼一般栖息于沙泥底质水域,相比于它的亲戚,半带银鲈耐寒性更强,所以一般分布于nsw的亚热带水域

扁鲹/Pomatomus saltatrix(tailor)是扁鲹科的唯一一员,它们为中上层鱼类,其一口锐利的牙齿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凶猛的掠食者,扁鲹是一种偏远扬的鱼类,它们会游荡于于美国东海岸,南非和澳洲东南部,不过其幼鱼和亚成鱼会进入低盐度的河口,在此处,幼年扁鲹在春至秋季比较常见

双边鱼是一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河口或淡水的常见类群,它们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其透明的身体,所以一些种类的商品名为玻璃拉拉,悉尼水下拥有两种双边鱼,不过在Rhodes附近的河口水域的只有一种,为玛丽双边鱼/Ambassis marianus,有趣的是,和其他同属的亲戚不一样,玛丽双边鱼主要分布于澳洲东南部较为凉爽的亚热带/暖温带水域,它们主要栖息在河口水域中,特别喜欢在红树林附近活动

在此处的河口中还分布有一种天竺鲷科的种类,为纹腹管竺鲷/Siphamia roseigaster,和大部分天竺鲷不一样,它们主要分布于澳洲南部凉爽的温带和亚热带水域,而且它们能很深入至汽水水域,这种鱼在历史上是parramatta河对虾捕捞业中最为常见的兼捕(由于二噁英污染,现在悉尼港流域已经没有任何商业捕捞活动了),由此可见它们在当地是很常见的种类,不过我还没从没见到过,希望以后能够搞到

鲱科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系列中小型鱼类,在河口中也会有鲱科的存在,在此处有两种鲱科分布,它们分别为东澳似青鳞鱼/Herklotsichthys castelnaui,东澳南鲱/Hyperlophus translucidus和澳洲鯷/Engraulis australis,两者均会聚成大群游弋,东澳拟青鳞鱼成年一般可长至15cm左右,毕竟喜欢聚集在码头下,经常在rhodes的小码头被人拿串钩钓上来剁了做饵,东澳南鲱习性类似,不过它们体型很小,并通体半透明,有时东澳南鲱也会在很近岸的地方和红树林小溪中聚集,澳洲鯷在此处也有分布,不过一般都是以幼鱼的姿态出现,澳州鯷幼鱼会三五成群的在水面上游荡,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还会闪闪发光



澳州鳞鮋/Centropogon australis和壮体南鲉/Notesthes robusta应为此区域唯二的鮋亚目鱼类,两者都属于真裸皮鮋科,澳州鳞鮋体形比较小,一般只有5-10cm左右,英文名为Eastern Fortescue,一种小型鲉类,它们主要栖息在近海以及河口区,可以忍受较低的盐度,而壮体南鲉更加有趣,这货可能是唯一一种能够很好适应淡水环境的的=鲉,能够长期淡水中生活,也因此当地鱼友欢迎的原生淡水观赏鱼,不过它们同样能栖息在河口等咸水环境,rhodes附近曾有过出现记录,两者都继承了鲉形目的优良传统,其背鳍拥有毒素,被刺会非常爽


鳗鲶科是为数不多的栖息在海水中的鲶鱼,为澳洲特有种类,长尾阔峡鲶/Euristhmus lepturus是这片水域中唯一一种鳗鲶,这种隐秘的鲶鱼并不常见,在去年曾被我在rhodes至meadowbank的铁路桥下捕获过,同时,在软件fishbrain上,这种鱼也被多次捕获于meadowbank一带

乔奇拟鲹/Pseudocaranx georgianus(silver trevally)是此处为数不多的鲹科鱼类,目前在这附近我只在rhodes北端的小码头见到过乔奇拟鲹,一般情况下河口中都是幼年的个体,不过冬季时乔奇拟鲹就会开始深入河口低盐度水域

三尖鱾/Girella tricuspidata(luderick)是国内俗称的黑毛家族的一员,它们可能是鱾属中最适应河口的种类,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从来没有在rhodes附近的水域见到过这种鱼,但我同学告诉我曾在Brays bay目击过,而在youtube上,有一个路亚大佬曾在homebush bay上著名的船只残骸附近钓鱼时钓到过此鱼,同时fishbrain上也有捕获记录,证实了其的确存在于此处

宽鳍鳗鲡/Anguilla reinhardtii英文名为longfin eel,是澳洲东海岸广泛分布的一种鳗鲡,由于鳗鲡的洄游特性,初春是它们洄游季节,因此在9-10月时,奥林匹克公园和鳗鱼将会离开淡水,开始向海洋进发,所以在这段时间,宽鳍鳗鲡会出现在河口

汽水海龙和淡水海龙一直是很多鱼友津津乐道的鱼类,在此片水域中也有一种能够生活在汽水的海龙:毛须海龙/Urocampus carinirostris,正如其名,它们浑身长满了细小的须子,从而做到良好的伪装效果,它们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调查记录中有过记录,不过我还没见到过

叉尾麦氏鲈/Percalates colonorum英文名为Estuary perch,顾名思义,虽然它们所在的属都是淡水种类,但是这种鱼酷爱河口环境,由于栖息在咸水的原因,它们的长相和九斑麦氏鲈(Australian bass)很相似,不过它们的身形更短,额头上也有微微的突起,这种鱼行踪神出鬼没,很稀少,算得上是当地的梦幻鱼种,我曾经在附近水域中过这玩意,结果拉到岸边脱钩掉了,当场心态炸裂

大型鱼类:
溪魟/Hemitrygon fluviorum是一种分布于澳洲东海岸的魟,它们能够进入盐度非常低的河口甚至淡水,在rhodes附近水域中存在着一些溪魟,在我刚来澳洲的时候,曾听说有人曾在rhodes北端码头捕获过重达10KG的个体,同时,在fishbrain也有相关的记录

斑纹南犁头鳐/Trygonorrhina fasciata
这个属的犁头鳐均为澳洲特有,斑纹南犁头鳐一般都栖息于偏外海的水域中,在河口并不常见,但在去年的夏天我却在水边发现了一个被切掉的头,大概是被旁边码头上的钓鱼人切的,后来同学又在同一个地点发现了一个两个背鳍被割的尸体


日本白姑鱼/Argyrosomus japonicus(mulloway/jewfish)是河中唯一的一种石首鱼科鱼类,这种巨型石首鱼最大可以长到2米,75kg,它们可以算得上是parramatta river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在钓鱼界,它们是悉尼的梦幻种类,根据钓友们所说,在rhodes至meadowbank的铁路桥下应该有着一些日本白姑鱼,在桥附近的rhodes小码头和对面meadowbank的渡轮码头都有钓获记录,2017年夏天的时候,我通过一个钓友看到过一张在rhodes小码头有人钓获了一条长达1.1米的巨型日本白姑鱼的图片,同时,在fishbrain上也有一些记录

热带游客:
以上的种类都属于悉尼水域的原生常驻种类,但每年夏季,南下的东澳暖流会提升澳洲东南部的水温,同时还会从昆士兰携带大量热带种类南下,因此,夏秋季的悉尼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热带种类
银大眼鲳/Monodactylus argenteus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种鱼一般栖息于热带河口,不过在悉尼也有此鱼的分布,夏秋时在悉尼港数量很多,冬天在悉尼能过冬但是就没那么活跃了,但相比之下,我在rhodes附近的水域仅捕获过1次,在悉尼港中,我曾在3-4月钓过很多,但5月过后基本就很少钓到了

花身鯻/Terapon jarbua是国内南方沿海常见的小型鱼类之一,在澳洲东海岸,一般花身鯻栖息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北部,不过去年4月份,我曾在rhodes东面的brays bay目击了一只,但由于速度太快导致没来得及照下来

在所有热带游客中,最来者不善的莫过于低鳍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了,它们有一个还有一个出名的别称:牛鲨,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悉尼一带的海域出现牛鲨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在上个世纪,meadowbank地区曾发生过鲨鱼袭击事件,其元凶很可能就是牛鲨,在近几年,悉尼的悉尼港,george river和port hacking都产出过3米+的牛鲨,甚至有人在悉尼港中钓到一条幼年灰真鲨后,幼年的灰真鲨被抢劫咬成了两半,在我们这里,今年4月份的时候曾听一位钓鱼的老大爷说在wentworth point钓到过接近2米的大鲨鱼,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应该为牛鲨无误了

除了鱼类,各种甲壳类动物繁盛于此,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十足目成员
首先说螃蟹
在这片水域的潮间带上,生活着多种蟹类,在礁沙混合或者人造海堤的潮间带地区,弓蟹科拟方蟹属的Paragrapsus laevis最为多见,它们主要栖息在从高潮线至低潮线的石缝中,在覆盖着红树林的潮间带中,红指相手蟹Parasesarma erythodactylum似乎更加常见一点,它们喜欢躲藏在石缝下或者在滩涂上挖洞,在面积较大的滩涂区,沙蟹科的Heloecius cordiformis也占据了一席地位,这三种算得上是是这一带最为常见的三种潮间带蟹类





除此之外,潮间带上还栖息着几种蟹,例如弓蟹科的Cyclograpsus lavauxi和Helograpsus haswellianus似乎偏爱待在潮上带或者盐沼等较为干燥的区域,而毛粒蟹属的Pilumnopeus serratifrons则恰恰相反,它们几乎只出现于朝下带,同时蜘蛛蟹科合额蟹属的Halicarcinus ovatus偶尔也能遇到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mud crab)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暖水梭子蟹,它们栖息于河口滩涂区和红树林中,可以算得上是潮间带的霸王,在rhodes一带水域栖息有不少青蟹,在红树林中看得到不少蟹洞,在几年前,我曾经在码头钓到过一只及其硕大的锯缘青蟹,近期钓鱼时钓到过一只母的,不过没拉上来,在红树林里也捡到过钳子


在深水区,远海梭子蟹的姐妹群武装梭子蟹/Portunus armatus(blue swimmer crab)栖息于此,武装梭子蟹比较喜欢栖息在河口沙泥底水域,由于不是潮间带种类,所以它们只能栖息在深水区,我曾在码头抓到过此蟹的幼蟹


枪虾属的Alpheus euphrosyne是这里的常见种类,在潮间带附近漫步时,你经常可以听见它们打手枪发出的哒哒声,作为枪虾的一种,它们和虾虎鱼为共生关系,当潮间带的石块下面有凤头拟丝鰕虎鱼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在旁边就能发现枪虾

沼虾属的Macrobrachium novaehollandiae是淡水种类,但是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前往咸淡水区域繁衍后代,这也就是它们会出现在河口的原因

Penaeus plebejus是对虾属的物种,为在澳洲东海岸是常见种类,悉尼的水域中也常常能见到,其栖息范围能够延伸至Rhodes一带的河口水域,很早以前捞到过,可惜照片没了,它们是一种十分常见且重要的经济物种,在当地有规模不小的养殖业和捕捞业

在潮间带的石头和结构上,藤壶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在这里的藤壶主要以纹藤壶/Amphibalanus amphitrite为主,它们的适应性很强,几乎在所有有盐度的地方都能找到它们

潮间带上,腹足纲也是及其繁盛的一大势力之一,在这里,它们基本被分类为腹足纲和双壳纲,其中包括螺,贝类等等
先说腹足纲,在礁沙混合的潮间带区域,最为常见的是以Bembicium auratum为主的滨螺属,它们在潮间带的石头与红树林的气生根上到处都是,此外,莲花笠螺科的Patelloida mimula也有一些分布,不过没那么多见,除了螺,某种石磺科Peronia属的Peronia sp也常见于潮下带的石缝中



在滩涂区,玉螺科的Conuber sordidum和海蜷科的Pyrazus ebeninus,澳洲海蜷Batillaria australis是常见的种类,其中Conuber sordidum巨大透明的卵囊经常会出现在潮间带,有时会误认为是水母




在红树林中,还有一些我无法定种的螺类,比如下面的:


有趣的是,在去年夏季,我曾在putney的礁沙混合潮间带上发现过一只染斑海鹿Aplysia juliana的尸体,似乎是因为暴晒而死的,看来这种体型硕大的海兔的栖息范围也包括了河口

下面说双壳纲,说道河口地区双壳纲就不得不提到牡蛎和贻贝,这两类盐度适应性强大无比的贝类在礁沙混合潮间带和人造海堤和码头附近无处不在,在rhodes一带水域,最为常见的牡蛎和贻贝为茅牡蛎/Saccostrea glomerata与新西兰荞麦蛤/Xenostrobus neozelanicus


在滩涂潮间带,较为常见的双壳纲莫过于毛蚶属的Anadara trapezia,这种毛蚶的数量极其庞大,并且分布几乎覆盖了所有有盐的水域,不说别的,光从岸边堆积如山的死壳就能感受到其庞大的数量,除了毛蚶,较为常见的双壳纲还有蛤仔属的Venerupis anomala,浅蜊属的Tapes conspersus,斧蛤属的Donax deltoides和翘鳞蛤科的Irus crenatus等等





在较深的水域,海扇蛤(扇贝)属的Pecten fumatus和不等蛤科的Anomia trigonopsis栖息于此,虽然从来没见过活的,但是在岸边我们可以找到不少这两种的死壳,Pecten fumatus是当地著名的商业物种,我特别爱吃


下面来说说刺细胞动物,首先,rhodes这边的河口肯定是没有珊瑚的(就算有我也没法知道...),所以这里的刺细胞动物主要以水母和海葵为主
先说水母,rhodes附近能够出现的水母似乎只有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一种,这种淡蓝色的水母每年夏季都会在悉尼港爆发,大量的海月水母便会在悉尼港流域中到处飘荡,在rhodes附近,每年夏天开始后,海月水母也变得到处都是,虽然是水母的一种,但海月水母基本伤不到人,甚至可以安全的上手


rhodes一带有着不少海葵,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一种侧花海葵属的物种,这种海葵体型不大,大部分个体一般只有指甲盖大小,不过偶尔也有大个的,它们在沙泥潮间带的潮下带数量非常庞大,有意思的这种海葵似乎只分布于河口水域,虽然它们很常见,但似乎相关资料几乎等于没有,后来我经过各种比对来看应该是Anthopleura handi,但这是一种热带暖水种,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才开始在近些年出现在悉尼,所以找不到相关资料



这是一种发现于putney的潮间带的海葵,疑似是角海葵科的种类,目前种类未知

海鞘纲也此处也有一个种类,那就是太平洋海域常见的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这种海鞘很喜欢附着在人工结构上,例如码头附近

海绵动物门在此处也分布有不少种类,确实,没想到海绵居然也会出现在河口中,不过由于海绵定种及其困难,所以发现的大部分海绵都是未知种类,除了长相比较特色的来自软海绵科的Ciocalypta polymastia





环节动物是潮间带沙泥底地下的居民,虽然我们从未挖过滩涂,不过我还是记录到过环节动物的踪迹,比如在退潮后沙质的沙滩上,有时候可以看到巢沙蚕的栖管

以上,就是截至目前我记录到/确认的大部分来自悉尼parramatta河rhodes/ryde/wentworth point水域的各种水生动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记录肯定指包含了这片水域中的一小部分生物,河口作为无数动植物的家园,其生物多样性必然是十分丰富,虽然坐落于大城市中,但一直以来人们对parramatta河都知之甚少,说不定在幽暗的红树林深处,还有着无数新种等待着探索
(居然限制了100张图片,真难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