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是你在爱我第十八章:
那一年,我十岁,我从不知道原来长大的代价,是如此惨烈,若是重来一回……我似乎也不能改变什么。因为十岁的我做不到,如今的我,依旧做不到。
那十年里,我一直信了爹娘的话,以为这世间真的有善,以为这世间真的有公道,可最终,我还是没能见到,真正存在善的世道。
那些仙门百家,个个说着自己心存善念却在背后下了手,那一天的魏家,血流成河,横尸长廊,十岁的我,被母亲护着,躲在房间,父亲在外厮杀,母亲深知护不住我,她告诉我了魏家的秘密,那个秘密,对于魏家而言是灾难,对于其他仙门百家却是机遇。
“我的羡羡,对不起,让你小小年纪就要经历这些,是阿爹阿娘无用,护不住我们的羡羡。羡羡,外面传闻的阴虎符,其实是魏家人的心,魏家至阴,先祖曾在乱葬岗得一秘术,死而复生,也因此才会传出魏家有一宝物阴虎符的消息。羡羡,记住,魏血染笛,可召唤陈情,陈情是魏血养成,天成的宝物,但是阿娘希望,羡羡不到危急时刻千万别祭出陈情,我的羡羡,你放心,阿爹阿娘就是豁出这条命,也绝不让他们伤害我的羡羡。”
“阿娘。”
“藏好,无论发生什么,千万别出来。”
藏色含泪离去,在魏长泽力敌千军时现身,陈情笛音起,百里血染尽。一曲陈情,没能阻止那些人灭了魏家,却让魏无羡活了下来。
再来一世,虽物是人非,然依旧如此。我究竟是做错了什么,无论前世今生都只能看着最亲的人死在面前却无能为力,魏无羡,魏婴,无论怎样,无论如何,我都只能这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羡羡。”
谁在喊我。
“停下。”
为什么停下,凭什么停下,凭什么他们可以伤害我所在乎的人,而我却不能。
“你会受伤的。”
我,会受伤?魏婴蓦然睁开双眸,看着眼前的景象,伏尸千里,血流遍地,比曾经的魏府还要可怕。北堂妤柒抱着谢允,神情复杂的看着他,北堂墨染躺在另一边,不知什么情况,花城和宗霖拿着染血的剑,带着几分讶异的神色,而让魏婴最为震惊的是血海人尸中,依旧白衣不染纤尘的蓝湛,他正一脸悲痛的看着他,脸上是两行清泪,蓝湛,哭了。
魏婴看向自己的手,和手中的竹笛陈情,一阵阵恍惚,哪一个是梦,哪一个不是,已经无法再分辨。
“羡羡。”蓝湛看着魏婴,他猜到了会出事,却独独没猜到,那个执意唤醒魏无羡的,是魏婴自己。这两个字,在他嘴边酝酿了几百年,如今,他终于喊出来了,却只留心疼。
“羡羡,你,恢复了。”
“湛哥哥。”魏婴的话刚出口,就被蓝湛紧紧抱住,抱的及其紧:“差一点,我就又错过你了。”
“湛哥哥。”魏婴手一松,陈情掉在地上,他抬起手环住蓝湛的腰:“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可我,我……”
“你不是。”
魏婴正准备说什么,蓝湛制止了他,因为蓝湛明白,魏婴在想什么:“你不是什么天煞孤星,你也不是什么荧惑守心,更不是什么别的有的没的。你是魏婴,也是魏无羡,是北堂墨染和谢允的儿子,是北堂妤柒的哥哥,也是我的,我的鬼后。”
魏婴看着蓝湛,似乎有些不相信:“我是,湛哥哥的鬼后。”
“是,你是我的鬼后,也是,妖界的王。羡羡,你生来就该是尊贵的,你生来,就应该万人之上。”
魏婴神色复杂,看向了北堂妤柒,北堂妤柒没说话,低着头看怀里的谢允,魏婴疾步走过去,蹲下抱起北堂墨染,北堂妤柒哭了出来:“爹爹没了修为和半条命,尚且有救,可父亲,父亲已经……”
魏婴点点头,看着北堂墨染。
“哥哥,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救救父亲,哥,你肯定会有办法的对不对,哥,爹爹若是知道父亲……爹爹定然也活不了啊。”
“父亲不能死,父亲死了,我们怎么办,爹爹怎么办,父亲不能死,可,可有什么办法救父亲呢?”魏婴看向蓝湛,蓝湛走过来:“羡羡。”
“湛哥哥,你有办法,救父亲吗?”
“有一法子,或许可为,只是,成功几率不大。”
“只要有法子,不管几率多少总要试试,湛哥哥,帮我。”
“好。”

那一战后,魏婴登基,自封妖界少帝,北堂妤柒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墨允长公主,谢允和北堂墨染陷入了沉睡,蓝湛未回到鬼界,依旧留在妖界陪着魏婴,魏婴管理妖界井井有条,人再也不复天真,他总是去冰室看沉睡的谢允和北堂墨染。
后来,谢允醒了,他接受了北堂墨染的事情,没有说什么,依旧留在曾经郡王府等着北堂墨染的苏醒。
妖皇遗留的三子,魏婴没有要他们的命,将他们关在地牢,时不时过去补一刀,快撑不住了就救他们,这些,他都瞒着蓝湛,他知道蓝湛绝不赞同他这么做,可他必须这么做,他有他的理由,他怕不这么做,迟早因为那些过去,再次陷入梦魇,最终疯疯癫癫,六亲不认。
每次看着他们三个,魏婴都在想,什么时候北堂墨染能醒,只要北堂墨染能醒,只要他还能回到那个时候,他不会再对这些人做什么,也不需要再做什么了。
可是真的能瞒住蓝湛吗?
魏婴不知道,在他宣泄时,蓝湛正在不远处的门口静静看着他,看着那个让他觉得完全陌生的魏婴,每一次的笑和怒,都让人害怕。
“羡羡,若是这样可以让你觉得轻松一些,那么,便就如此吧。你若做佛,我陪你普度众生,你若为魔,我陪你祸乱天下。只要你安康无忧,做佛为魔,也并无不同,只要你在,只要你好,我做什么,都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