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伏》只要把锋磨利,就足以成为优秀的游戏

2023-07-28 22:40 作者:来自赛里斯的过客  | 我要投稿

花费4小时体验完了这场故事。

单从游戏质量来说,《三伏》继承了《烟火》侧重于讲故事的传统。相比很多横版剧情游戏,如《八方旅人》、《COMA》等,最近的《隐秘的角落》,还是去年的《黑羊》,无论是《烟火》还是《三伏》,和他有着同tag的作品比较,没有繁杂的解密、没有紧张刺激的动作环节、甚至从恐怖的角度说《三伏》甚至比《烟火》还要不恐怖,但这都不影响我愿意在把他们俩称作国产2d横版游戏的天花板级别,或者说正因为《烟火》《三伏》将中重心侧重于故事,则不必受设计游戏性的约束。从《烟火》就能看出制作组叙述剧情时优秀的演出,这次《三伏》也不例外地展现出优秀的叙事功底和演出设计。《三伏》的故事在第一、二、三(上)章描述故事的过去,而在三(下)才过渡到现在,《三伏》的大量的优秀演出设计基本集中在描述过去的篇章,不知道其他人玩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我玩的时候发觉在过去这个篇章中,我们的主角处于“幻象“”,在这个“幻象“中主角与这些处于过去的角色很少处于同一块画面中,无论是主角透过媒介观察、还是同一场景下被空间(比如饭局包间的窗户、厕所的挡帘、楼梯间也是隔着栏杆观看)、有的是通过玩家视角实现的,通过把视角隔断成三个,让主角和过去的角色处于同一场景的不同空间。

这种富有创意的演出不仅符合“幻象”的设定,同时我认为他给我带来了很多恐怖游戏都没做到的事情,那就是“诡”。游戏中被称作“幻象”的场景,取自于游戏中的过去发生的现实,又布有不符合现实和逻辑的东西,一切看似正常,又在不经意间暴露中怪诞的一面,应了道长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本作的人物塑造相比《烟火》多了很多人物的小表情和小动作,给游戏增添了不多的轻松场面,《三伏》文本同样是我觉得非常值得称赞的,不同角色的文本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人物的性格,杨的文本带有一种和他的斯文外观相呼应的斯文同时你能感觉到这个人不简单,王总的文本是黑社会资本家的典型,同时游戏中的文本不飘很着地气,饭局这段的文本有点《让子弹飞》里的饭局的意思了

<<<以下内容有剧透,未通关不建议观看>>>

本作的剧情,在体量上我认为是超过了《烟火》,毕竟你要说的话,警察小同志在那个时间线大家该干的事都已经干完了,而且《烟火》的明线不大的,很多都是暗线和支线,比如盗卖古物、叶医生的过去。《三伏》的主要剧情在过去相关的篇章,主要人物有6个,杨和他两个狗腿子,王总和苏秘书,唐雨。杨有一条线,王总有一条线,苏秘书有一条线,唐雨还有一条线,还有条暗线是和调查局局长有关的。我就不复述剧情了,就提几点,杨和王总的冲突本质是山城地方政府和深川地方政府的矛盾,我看到这还蛮震惊的,没想到游戏里这么直接,看过《狂飙》的肯定明白,没看过对90年代也不了解的,随便提一下,90年代可以用坐火车来形容,那个时候的地方政府的指标就是发展,很多精神和底线是被抛弃了的,不然你以为高启强(黑社会资本)、王总(投机主义分子)真完全凭本事上来的。所以出现局长这样的腐化分子倒也不例外,那个年代完全能用这句话总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但在这样一个时代,也有唐雨、邱芜、沈副局、徐清源、小芸这样的人存在,可以说他们是这个游戏里风起云涌的肮脏勾当里的光。当中邱芜恐怕最值得说,幼时被警察所救,因此志愿成为警察,警校毕业而因为政审不过关而不能如愿,巧合也好命运也罢,就职山城的她被给予也许仅此一次的机会,一次当警察的机会,我们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她如此不顾自己的生命,新人的躁动和对工作的新鲜感肯定是有的,但我觉得还有很大一部分发挥作用的是孑然一身的使命感,看得出她还不够成熟,但她足够有潜力,加上阴差阳错的机会,让她的结局富有悲剧性。


《三伏》只要把锋磨利,就足以成为优秀的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