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小结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乎维之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一章主要讨论了一些观念模糊、不容易被感知到的事物。它们没有明确的轮廓、定义或名称,因此也没有具体的方式可以描述它们。作者认为这些事物虽然不能被准确地界定,但它们却是世界运作的核心。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作者将无法清晰感知到的事物分为三类 — “夷”,“希”和“微”。夷指的是那些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但由于其模糊不清,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可能被看做是不存在的。希指那些我们能听到但并不明白的声音,通常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才能理解。微则指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微小或者没有明显标记或特征的事物。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这些事物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并且以某种方式在一起构成了万物之源。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它们又难以区分,因此被融合在一起统一为一体。这一观念被称为“混而为一”,强调整个世界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最后,作者谈到了“道”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寻找、理解和利用这些无法准确描述的事物。通过抓住这些精神涵义,我们可以获取有关世界和生命本质的更深入的认识。作者呼吁人们尽可能地接近这些无形存在,并在通过它们来辅助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当今的世界中实践古代道德准则。
小结:本章强调了那些直觉上不容易感知到的事物的重要性,以及不可言说、混乱、难以理解的东西如何构成全球万物之源。虽然这些事物难以具体描述,但它们却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的基础。此外,劝告人们发掘和学习历史概念,这样才能抓住更深层次的信息和灵魂价值,从而消除痛苦并推进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