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察丨中国农历新年被公然窃取?看中国留学生如何反击!

2023-02-01 23:07 作者:汉服世代  | 我要投稿

新年伊始,当全世界的华人都在为庆祝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而忙碌时,一条悄然更新的推特却突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这条推特发出后仅仅一天,身穿汉服的中国留学生齐聚大英博物馆。


身穿汉服的中国留学生齐聚大英博物馆 图源:小红书@千代



引发抗议的推文

2023年1月20日,大英博物馆在其官方推特中发文,公然将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Lunar New Year)标注为“韩国新年(Korean Lunar New Year)”,并在文末附上大英博物馆的官网链接,鼓励人们一起庆祝。


大英博物馆发布的关于庆祝“韩国新年”的推文 图源网络



这条推文一经发布,瞬间激起千层浪,引来了各方各界的口诛笔伐。众多网友都在这条推文的评论区严肃纠正大英博物馆的错误言论,点明是“中国新年”而非“韩国新年”。


外网网友评论:“那叫中国新年。”“韩国新年是什么东西?”


部分网友表示大英博物馆缺乏历史常识,应当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


外网网友评论:“作为伦敦的地标性场馆,我不相信你连这样基本的常识都没有。简直无耻至极!”

外网网友评论:“韩国新年?不敢相信这是一家历史博物馆!”


一些愤怒的网友更是指明大英博物馆的言论居心叵测,怒斥其“不愧是曾经的强盗国家的博物馆,与文化小偷沆瀣一气、蛇鼠一窝”。


外网网友评论:“这是盗贼之间的默契。”


外网网友评论:“你不是大英博物馆,是大韩博物馆。”


在各方网民的强烈抗议之下,大英博物馆不得不删除这条推文,并删除了所有关于“韩国新年”的表述。



背后的目的


很显然,这条荒唐的推文绝不是一时疏忽导致的错误,其背后是赤裸裸的文化盗窃行径。


近年来,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团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国际广泛认可的“Chinese Lunar New Year”被部分人改成了含义模糊的“Lunar New Year”,其目的就是混淆视听,以便在时机成熟时名正言顺地改为诸如“Korean Lunar New Year”,欺骗不明就里的群众,从而达到窃取他国文化的最终目的。


谷歌浏览器特意区分的“农历新年”与“中国新年”词条 图源网络



同时,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矛盾,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企图通过助推这些文化盗窃行径抹杀中华文化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以进一步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和渗透。


迪奥专柜对明显含有中国马面裙元素的“中长半身裙”的介绍 图源网络


其实,中国文化被某些国家剽窃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从韩国窃取中国的端午节、中华穴道并拿去申遗,到法国知名品牌迪奥抄袭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再到越南服饰剽窃汉服元素并冠名“越服”,种种无耻行径在令人唾弃的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时刻绷紧民族文化保护这根弦。


越南服饰抄袭汉服并冠名“越服” 图源网络





中国留学生的反击


有公然的挑衅,自然会有坚定的反击。在这条推文发布后的仅仅一天,中国留学生自发穿上汉服,来到大英博物馆,分发糖果,手持宣传中国新年纪录片的传单,向过往的人们科普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为中国农历新年正名。


组织并参与此次行动的中国留学生、小红书用户@千代 小姐姐表示:“我们不改变任何人的想法,只是给大家一个平等了解中国新年的机会。我们尝试去做了,我们做到了。我好热爱我们的文化,我对我们的文化好有自信!”



中国留学生在大英博物馆向人们科普中国农历新年 图源:小红书@千代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大英博物馆中国新年科普行动之后,2023年1月30日,那里的中国留学生们再次穿上汉服,自发组织了汉服贺年视频活动,在伦敦市中心的中国城庆祝春节。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中国城举行汉服贺年视频活动 图源:小红书@千代



中国留学生们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青年们的赤子之心,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海同春,与子同袍,惟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在中华儿女的齐心协力之下得以世代相传!阿罗在这里祝大家春节快乐!Happy Chinese New Year!



注:部分文案内容引自小红书@千代,已取得原作者许可。

图源小红书@千代 的图片来自Connor和Shirley和H sky以及未知陌生人们。



观察丨中国农历新年被公然窃取?看中国留学生如何反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