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2012——十二、覆灭

山东舰编队及时赶上了。
对面就是美国舰队,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海军,虽然只是一支只有三艘舰艇的小型编队,但刘国庆少将相信,全世界的目光都会关注这场中美海军的强强对话。没有警告和呼叫,鹰击-83和鹰击-8A纷纷升空飞向远方。麦坎贝尔号立刻发射了海麻雀和标准3作为回应,柯蒂斯·威尔伯号也不甘示弱的发射了鱼叉导弹展开反击,解放军自然是回敬了海红旗。
僵局首先被解放军厦门舰打破。作为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的旗舰,刘国庆少将一直在这艘船上指挥战斗,同时其垂直发射系统里还藏有一件秘密武器。在战争爆发前,山东舰航母战斗群一直在台湾地区附近海域进行训练,其中一项训练任务是试射一款新式的海基反舰导弹——鹰击-12[1]。厦门舰作为旗舰一共携带了四枚,其中两枚在训练中打击固定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刘国庆干脆以战代测,在实战中检验还未列装部队的反舰导弹的性能。
厦门舰的舰桥内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鹰击-12被混在了几枚普通的鹰击-83里面一起被发射出去。鹰击-12以亚音速掠过中美舰队之间的海面,在距离麦坎贝尔号最后10海里处突然变轨跃升并加速至三倍音速,借此与迎面而来的一枚海麻雀擦肩而过。Mk15近防炮迅速转过来扫射,弹幕咬着导弹的尾焰跟到了麦坎贝尔号的左舷也没能扫中它。鹰击-12在0.1秒后命中了麦坎贝尔号中后部的上层建筑,爆炸摧毁了舰体后部的几个垂直发射通道。麦坎贝尔号的中控电脑立刻检测到了这一损坏并安全闭锁了一半的垂直发射通道。这极大地降低了麦坎贝尔号的防空能力,从而打破了战场的平衡。
柯蒂斯·威尔伯号的一发鱼叉导弹突破防御命中了054A型护卫舰潍坊舰的舰艏,直接炸掉了它的前半部分,导致其迅速进水,但潍坊舰在被击中前发射的鹰击-83也造成柯蒂斯·威尔伯号重伤。相对于厦门舰和麦坎贝尔号以及潍坊舰和柯蒂斯·威尔伯号的捉对厮杀,解放军另外三艘舰艇都在全力向好人理查德号开火。毕竟,击沉强袭打击群的两栖攻击舰具有很强的军事价值和象征意义。
在失去了宙斯盾舰麦坎贝尔号充足的防空火力后,好人理查德号已是朝不保夕。首先命中它的是来自铜陵舰的鹰击-8A,这发导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好人理查德号的Mk15近防炮附近,使其失去了最后的自保能力,并引发大火。损管队还来不及把火扑灭,另一发来自南京舰的鹰击-83命中了位于好人理查德号左舷的机库升降机,爆炸引发的火灾顺着升降机向下蔓延进了机库,点燃了堆放在一边的一批GBU-16“宝石路”II型激光制导炸弹,从而引发了一场惊人的爆炸。机库内的战机和弹药相继引燃,好人理查德号的舰体先是像一个气球一样鼓起,随后其左舷升降机被炸出了一个大洞,熊熊烈火从洞口涌出,舰体迅速开始侧倾沉没。
看着好人理查德号悲惨的下场和自己仅剩的两艘均已带伤的驱逐舰,马修准将落寞的命令舰队迅速向北转向,哪怕只是保存下一艘战舰也好,尽快离开这里。然而就在此时,一艘军舰突然出现在麦坎贝尔号雷达上的北面区域。这艘孤零零的054A型护卫舰徐州舰是隶属于护卫舰第19支队的最后一艘船,这艘标准排水量不过3600吨的护卫舰在6600吨的柯蒂斯·威尔伯号和8500吨的麦坎贝尔号面前显得毫不起眼,但它就是出现在了那里,倔强而又骄傲地出现在了那里,出现在了美军舰队的退路上。
马修准将默默地摘下了自己的军帽,摩挲着帽檐上方的鹰徽,也不知道是在向谁下令道:“降下战斗旗和海军旗。”
“将军?!”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真的听到马修准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山德士中校的内心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周围的美军官兵也都停下来看着两名长官,眼神中有茫然、有麻木、有期待、有乞求。
“把这些小伙子们活着带回去也是我的职责……执行我的命令,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24日下午3时08分,美国海军驱逐舰麦坎贝尔号及柯蒂斯·威尔伯号上的美国海军军旗和战斗信号旗被降下,以示自己已放弃使用武力。
注[1]:实为现实中的鹰击-18,但因为本篇战报时间背景为2012年故命名为鹰击-12。现实中的鹰击-12在本时间线更名为鹰击-10。

(第七回合第二作战环节中方行动:Op#2 海上移动/战斗)
美军强袭打击群的覆灭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日军最后的希望。此时的宫古岛上,日军地面部队仍困兽犹斗。机步178旅已于下午1时30分许发起了旨在攻克野原地区从而基本控制住整个先岛群岛的总攻,178旅旅长胡克志大校甚至亲自带着警卫连顶上了前线,也不知道是担心进攻不利还是想第一时间享受胜利果实。
日军第53警戒队未做太多抵抗便放弃了位于野原地区北部的雷达站,随后在运动中被歼灭或投降。负责拱卫指挥部的第1空降团第1普通科大队本部管理中队和第1中队的表现则要顽强得多。但负隅顽抗也不过是徒劳,他们在街头巷尾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嘭!”听起来爆炸声离指挥部不远,可能是一发枪榴弹,炒豆般的枪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渊田的指挥所里大量的文件在被一股脑地焚烧掉,更多的人在来回奔走,也不知道是真有急事处理还是只是想通过漫无目的地跑动来让自己看起来不太闲。
指挥部外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片刻后,脚步声的主人,冲绳方面队指挥部警卫大队大队副柏木亮平三等陆佐冲了进来。他手里提着枪,头上还裹着一层纱布,看起来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还没等站定,柏木就开口了:“敌军已近在眼前,请司令官大人早做决断!”
渊田海将补颓然地坐在地图边,一言不发。他眼睛无神地看着地图上表示指挥部的标志和周围代表解放军攻势的标志,突然就拔出了腰间的P220往头上送。柏木眼睛都瞪大了,正想有所行动,站在一边的岛崎海尉却是早有准备,一个健步就按住了渊田的手,声泪俱下:“不能放弃啊渊田大人,请继续带领我们吧!拜托了!”岛崎的后半句话呼之欲出:司令部的东南方海边有一个小船停靠区,那里的几艘快艇随时可以出发。
“万事休矣……”渊田落寞地说,“岛崎君,愧对上级的信任,亲手把无数士兵送入深渊,最后输掉战争,这样的我却独活而走,这难道也是可以的吗?”渊田把手一挥,“现在把手放开。在我的部队里,下克上是不被允许的。”
岛崎慢慢收回了手,随后拔出了腰间的配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没有任何犹豫地扣下了扳机。渊田看着倒在自己面前的岛崎秀喜,脸上露出了一丝惨笑,随后也扣响了自己手中的配枪。看到这一幕的其他人纷纷停下了刚刚还很忙碌急迫的脚步,这座指挥部仿佛一瞬间停止了运作。

(第七回合第三作战环节中方行动:Op#19 地面移动/战斗)
9月24日晚5时40分许,由于司令官在几分钟前自杀身亡,冲绳方面队幕僚长兼第15旅团旅团长板野英雄一等陆佐,代表日本守军向解放军机械化步兵第178旅投降。冲绳方面队司令部被端标志着日军在东海地区已经不具备有组织作战的能力了。两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宣布,自卫还击作战暂告一段落,谈判对话的大门随时向日、美双方敞开。
此时的日本国内反战声浪已是日益高涨,电视里不再播出关于前线的新闻,而网络上各种恶搞日本政府和这场战争的视频层出不穷,怎么封禁也封不完。沉寂已久的左翼社会团体又蠢蠢欲动了起来,左翼议员借此也在议会频频发难,并很快在斗争中占据上风。迫于民间和议会的双重压力,心灰意冷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提前解散国会众议院重新举行大选,这也标志着仅存续了不到两个月的岸田内阁的倒台。而美国国内更是爆发了数次反战游行,反对让美国年轻人无缘无故地死在遥远的亚洲,这些游行很快发展成为了蔓延上百个城市的骚乱,美国政府为此派出了上万国民警卫队入城镇压。
于是日美两国均接受了中方的谈判邀请。
2012年12月23日晚,经过谈判桌上的反复拉锯较量,中、日、美三国最终在位于中国上海的西郊宾馆签署了《东亚和平友好条约》(日方称《上海和约》),正式结束了中、日、美三方针对东海地区的战争状态。
条约中,三方明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
日本国(下称“日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下称“中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及其周边海域的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完全承认由中方划定的在东海的防空识别区和领海中线。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再使用“尖阁诸岛”的称呼;
美利坚合众国(下称“美方”)承诺将在中、日、美三方另行商议的时间内撤出在琉球群岛的驻军,并关停当地的美军事设施;
中方根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之补充规定,对琉球群岛的政治地位提出新的意见,八重山群岛(含与那国岛)和宫古群岛(合即先岛群岛)应恢复其主权国家地位,即琉球国(下称“琉方”);
中方承诺其军事和安保力量将在新生的琉球国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后的18个月内,退出在战争中占领的先岛群岛,将防务工作移交给琉球国武装力量;
日方和琉方应在中、日、琉三方另行商议的时间内在琉球国法理主权主张的全域发起全民公投,决定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和大东群岛(下合称“地位待定岛屿”)何时并入琉球国;
在“地位待定岛屿”未并入琉球国之前,中方仅承认日方对“地位待定岛屿”暂时的“托管权”,认定琉球国对“地位待定岛屿”的主权;
日方不具有“地位待定岛屿”的主权;
中方始终对琉球群岛没有主权主张。
……
2012年12月24日0时起,《东亚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