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鼓舞”与“警钟 ”
近日,2021年“两会”再度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并作出重要讲话,指出“过去一年我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衰退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在这样的困难下,我国仍然取得了经济正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等重大胜利。实际上,每一年的两会,不仅是对未来一年的规划,而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是对现在生活、政治、社会等方面综合的概述。从这个层面上讲,两会便是登高远眺,每登上一个台阶,便有不同的风景。登山如此,行政也是如此,一步一步向上走去,正是需要脚踏实地,悉心规划。
登高远眺,“平步青云”不如“脚踏实地”。每一年的“两会”都是对过去的一年的总结,可以这么说,“两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发展历史。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仍然存在着“审批程序过于繁复”,所以在做出总结之后逐渐简化行政审批;计划经济还在阻挠经济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为主体逐渐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时候,放宽市场准入也就慢慢成为了主流。这么一步步脚踏实地,更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继而解决这些不足。好像登山之时何时放缓步伐,何时加紧步调,何时该喝水补充营养,何时停下缓解疲劳。这些是“缆车”这样便利的条件无法带来的。国家发展,没有急躁冒进,没有平步青云,只有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海晏河清,“歌舞升平”也要“居安思危”。近日,《谁是最可爱的人》重新纳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历史上的故事在2001年之后再次成为小学课文。这是一个标志,2001年我国进入了世贸组织,一年年“两会”上总理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发言令人振奋人心,中国与世界潮流接轨终究成为世界主要潮流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种种的大好局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肉体充实”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鸦片”。洪水猛兽方能铸就众志成城,沉湎安乐正是衰落之道。孟子说“外无敌于国外患者,国恒亡”,思危意识一直存在于普罗大众脑海中,国家才能不断向上,才能一直保持活力。
杀身成仁,“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十三五”胜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也代表着“十四五”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一艘名为“新时代”的“超新星”正式踏入历史的“大海贼时代”。这艘巨轮正是要乘风破浪,船上是14亿人民,掌舵的正是以总书记为首的党员干部。这是王濬让石头城升上降幡的楼船,同时也是危机遍布的“泰坦尼克号”,容载14亿人口的大船,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是大问题,都可能成为沉没的“始作俑者”。这些问题谁来解决?靠的是党员干部,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不会顺利,可能会荆棘遍布,可能会有切骨之痛,可能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可能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正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将“必为”之事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