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挑战极限,太平洋上再写奇迹 海测3301船西太平洋综合科考调查纪实

2021-07-13 18:29 作者:风润生  | 我要投稿



2019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海测3301船解缆起航,驶向南海南部水域执行调查任务。元宵将至,船上特意准备了汤圆。

此次启航距离上次返回母港仅间隔了15天,其间包括一个春节。这是去年经过机构改革,南海局重组船舶指挥管理体系后,自8月7日海测3301船第一次复航以来,连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休整。

截至2019年1月30日春节前最后一个航次返航,一共170多个日子,海测3301船出海执行任务140天,在航率突破了80%。

期间,海测3301船还挑战极限,

打破了一项纪录——

2018年11月19日至2019年1月20日,她安全出色地完成了西太平洋综合性科考调查,航程8623海里,历时63天,突破了船舶设计自持力60天的极限,创造了南海局船舶海上不补给不靠港连续航行作业时间最长的纪录,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出航便遇“打头风”

按照预定方案,2018年11月19日起航的西太平洋综合性科考调查原计划进行55天,但海测3301还未航行到作业海域,就遭遇了一系列突发情况。

驶出巴士海峡后,海测3301与从东南向西北运动的2018年28号台风“万宜”相隔500海里正面相遇,如果船按原计划航线航行,可能与台风路线交汇,形成急迫局面。监控到此情况,南海局指挥中心同南海预报中心反复会商后,启动了船舶海上防台部署。

南海局指挥中心密切关注着台风动态,保持与船上密切配合。指挥中心(临时)负责人何仲仁表示:“我们要使船上人员感受到有一个强有力的后方在支持着,不论是方案、决策还是情感上。”

经研判,返航或是继续向东航行都无法避开台风,指挥中心决定让海测3301船调整航线向着偏南方向,采用“之”字形航路斜顶浪前进,保持与台风中心450海里的距离,平行错向而行,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船长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带领海测3301船经过3天与台风的斗智斗勇,终于冲出了大风圈,随后再修正航向直奔作业点。

海测3301船驾驶台


海测3301船驾驶台

海测3301到达作业点开始作业时,万米绞车的刹车突然发出异响,钢缆收放缓慢,作业无法进行!这可急坏了航次总指挥、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嘉辉:“在平均水深4000米以上的西太平洋海域进行综合性科考调查,万米绞车是核心装备,它要是罢工了,将导致整个任务失败,错过科考调查的时间窗口,无功而返必将给国家造成较大损失。”

承担了南海局船舶管理任务的南海标准计量中心,为保障航次任务派出的随船设备保障员发挥了作用。保障员和设备方工程人员以及船轮机部门工作人员立即开始故障排除。“是万米绞车油封老化的问题,”轮机长黄海强说,“但这个维修难度相当大,船上也没有备用的组件。”

轮机部值班


轮机部值班

3301船通过卫星电话与指挥中心、计量中心取得联系,通报检修情况。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组织应急处理,进行技术会商,研判绞车故障排除办法。

难道真的要返航?大家都不甘心。从当天中午开始,维修人员就开始在绞车间拆卸绞车的刹车装置。绞车间位于底舱,高温潮湿,噪声很大,浓重的机油味令人不适。再加上刹车装置在一个小角落里,拆卸难度较大。

位于底舱的万米绞车机械装置


位于底舱的万米绞车机械装置

此时海况不佳,涌浪不断,又给故障维修增加了难度。直到凌晨,刹车装置才全部拆卸完成。大家一边拆,一边商量维修的办法。船上没有备用的组件,但找到了一个换下来的旧油封。旧油封虽然有些年头,所幸还能正常运转。经过两天一夜的抢修,万米绞车终于成功修复!

“老”绞车再立新功

万米绞车修复后,紧张的作业旋即开始。本航次调查区海底地形起伏剧烈,调查期间海况也不稳定,但敌不过调查队员的不畏险阻和齐心协力。

船舶摇摆一刻不停,调查队员采用专业止荡工具对采泥器进行止荡,使得即使船舶处于恶劣海况,也能保障调查队员人身安全持续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经南海调查技术中心自主改进后的国产深海重型采泥器,在专项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采样中达到了95%的成功率,获取了大量高质量的样品。

“我们在某5200米水深站点获取的沉积物柱状样达到了5.68米,是近年来南海局深海调查获取的最长柱状样品。”航次首席科学家杨文丰不无兴奋地说。

采用专业止荡工具回收箱式采样器


采用专业止荡工具回收箱式采样器

采用专业航车收放重力柱状采样器


采用专业航车收放重力柱状采样器

但修复成功后的万米绞车依然存在问题——收放速度从50米每分钟减为31至33米每分钟。作业区130多个站位分别位于公海和外方的专属经济区,经过推算,这个绞车收放速度的调整将导致整个航次的作业时间比原计划增加8到10天,超过原定55天的计划。且由于航路规划、作业窗口期和外事管理等多种因素限制,无法就近补给,整个任务要超过船舶60天的设计自持力。

创纪录的63天

超过船舶设计自持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精确的成本核算,船存燃油、淡水、食物是否足够,海上有无突发的恶劣天气等种种突发因素都要考虑周到,否则船舶无法正常返航。”南海标准计量中心主任曲念东表示,“船舶连续执行任务达到八九十天的情况不少,但中途是可以靠港补给的。像这样在无补给的情况下执行任务,在南海局50多年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自去年南海局重新组建船舶指挥体系,副局长陈怀北就提出了“人机磨合、人人磨合、船岸磨合”的要求,不断在任务中提高配合默契度,积累经验。他对这次高饱和度的国家重大项目航次更是高度重视,全程紧盯。

面对海测3301船将超过船舶设计自持力的情况,从南海局领导到指挥中心人员,从航次指挥到船长等船舶管理人员都严阵以待。“船上燃油是否足够,海上有无突发的恶劣天气,是否可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作业撤离外方专属经济区……一系列问题都要统筹考虑,协调解决。”何仲仁说,“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反复测算协商,最后决定在保证安全和满足科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航线,临机采取省燃油方式航行作业。”

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船舶航行计划和调查作业顺序再次优化后,减少了450海里路程。在外方专属经济区的许可作业时间截止到12月31日,优先开展外方专属经济区的作业,再回航开展公海站点任务。

箱式采样器回收


箱式采样器回收

施放重力柱状采样器


施放重力柱状采样器

底栖生物样品采集


底栖生物样品采集

安排得周密饱满的工作开始了:船员4小时一班轮值,调查队员8小时一班轮值,海测3301船连续作业,24小时不停机,并采取交替开单机和双机的方式节省燃油。航行时间开两台主机,抢时间;到作业点,停一台主机,开一台主机,省燃油。

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船上存油达到航行时间最大化。“船上每天都要向陆岸部门汇报存油和油耗数据。”曲念东表示,这样有助于了解耗油对本航次任务的影响,保证船舶有充足的油料返回广州,又摸清了海测3301船在各种状态下的准确耗油量,为以后的指挥工作和航次成本核算提供了精确的基础数据。“正因为精确的成本核算,在3301返回码头时,还结余了70吨油料。”

此外,由于作业时间超过船舶设计自持力,海测3301船采取节水模式,严格控制食用淡水,尽量使用造水装置多造生活淡水。每餐要有绿叶菜是广东人的执念,但新鲜蔬菜在出航后的不到一个月就吃完了,吃不完的也会腐败变质。很多人在航程的后半段由于缺乏维生素,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感冒等小麻烦不断。“还是老政委王卫无有经验,”大管轮简光宪说,“他教我们用豆芽机发豆芽,用菜籽种萝卜苗,让大伙在后半段的航程中也能吃上一口青菜。”

与身体不适相比,通讯隔绝、思念亲友、生活枯燥,才是这63天里更为艰难的考验。

“一听到船要延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怎么样跟家人联系,怎么给船员做思想工作。没有办法,岗位职责所在。”大副李军说,“以往跑船也有70到80天的,但中途会靠岸补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但没想到这次一直没有信号。”李军表示,“这期间我的爷爷去世,老丈人生病住院,我都不知道。”他低下头,“当船回到珠江口,手机有了信号,我才收到消息,心里确实很愧疚。”

“船上有一个河南小伙子,临近结婚日期,家里人却一直联系不上他,还以为他逃婚了,自己家和女方家里都急得不行。”大管轮简光宪说,“他的婚期是1月25日,船靠岸是1月20日。还好赶上了婚礼,新娘子还是嫁给了他。”

海测3301的船员是以90后为主力的年轻团体,90后被称为“互联网一代”,思维活跃,崇尚自由,注重个人体验。当海上的日出日暮、云卷云舒都已经不再新鲜,怎么让这群年轻人安下心来,度过这与世隔绝的63天?

老政委王卫无担起了稳定军心的重任。他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南海局因机构改革、海警转隶导致人手不足,他受到组织召唤,毫不犹豫地回到了一线工作岗位上。王卫无凭借多年工作经验,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在与大家喝茶、聊天、打牌的过程中,了解每位同事的思想动态,聆听困难,稳定情绪,做好大家的知心人。船上的临时党支部也多次组织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

这批船员以前大多是在商船上搞航运工作,“收入上差远了”,听到记者问待遇,轮机长黄海强和大副李军异口同声地笑着说。李军说:“但不一样,以前工作就是挣钱,但3301是国家公务船,听说这还是一条很有光荣历史的功勋船呢!我们执行的是国家任务,内心还是很骄傲的,连家里人也觉得光荣。并且我们船上的氛围特别好,也像家人一样。”“是的,就像我们执行这次任务,大家都憋着一鼓劲,目标就是要把任务完成好,所以也并不觉得苦。任务完成得漂亮,自己也特别有价值感。”黄海强补充说。

在任务结束时,陈嘉辉非常兴奋地告诉大家,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样品质量很高,成果非常丰硕。海洋调查面临的意外情况很多,每次完成设计作业站点的90%就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但这次调查站点的表层样完成率为97%,柱状样完成率达到100%,底栖生物完成率达115%,悬浮体调查完成率达到了127%!

已经超过设计自持力的3301船按照上级指令舍弃了最后两三个站点的表层样返航了,调查队员和船员们竟然还纷纷心生遗憾——“再晚回来两天,我们就能全都干个100%!”

漫长的航程中,船员们跟着调查队员学到了更多生动的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深海生物、海洋地质等知识,“好像和大海的链接更密切了,”大副李军说,“像海洋预报,以前只是当成工具用,现在看调查队员们放探空气球、测风测流,还知道了海洋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很有趣!”

与海洋为伴,总能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一次,大管轮简光宪还捞起了一只脸盆大的海龟,“它一定是饿了,围着我们的船游来游去找吃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捞上来。大家都围过来拍照,给它喂小鱼虾,然后把它放回了海里。”

大家轮流与海龟合影


大家轮流与海龟合影

海上跨年

2018年12月30日,雷波书记代表分局党委致电慰问了海测3301船上全体工作人员,致以新年祝福,鼓励船上人员再接再厉,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船上工作人员向分局报平安,表示会不负重托,继续完成使命,也向陆岸上的家人同事问好。每天上午,指挥中心发给海测3301船的例行指令电报中,都有一句温暖的慰问;每天下午3301船的例行汇报电报中,也都有一句报平安的回复。

外方的专属经济区作业许可,截止到12月31日24时。当地时间31日23时,调查队员和船员们齐心协力完成了在外方专属经济区内的最后一个站点作业任务。

新年的钟声在大陆的都市里响起,而茫茫的太平洋上只有一片深沉静谧的夜色。没有绚烂的烟花,没有热情的拥抱,甚至没有抢时间完成了这个区域站点作业的松一口气,海测3301马不停蹄连夜开赴公海,执行下一个站点的考察任务。就这样,调查队员和船员们在连续不间断的繁忙工作中,迎来了2019年清晨的第一道曙光。

2019年元旦这天,除了值班人员外,全体船员和调查队员,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九菜一汤的团年饭。“团年饭很丰盛,都是大鱼大肉的硬菜,因为没有蔬菜了嘛,”轮机长黄海强笑着说,他的新年愿望很简单,“希望顺利完成任务,与家人团聚,也希望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元旦团年饭


元旦团年饭

冬至包饺子


冬至包饺子

雷波书记、陈怀北副局长率分局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在码头上迎接3301船凯旋


雷波书记、陈怀北副局长率分局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在码头上迎接3301船凯旋

海测3301船1月20日凯旋归来靠港的那天,雷波书记特意把出差的航班改到了夜里,和陈怀北副局长以及相关处室、单位领导一起赶到码头迎接。

海测3301船凯旋而归,缓缓停靠长洲码头


海测3301船凯旋而归,缓缓停靠长洲码头

调查队员们在甲板上向码头上迎接的领导和同事们挥手致意


调查队员们在甲板上向码头上迎接的领导和同事们挥手致意

雷波书记和调查中心主任王伟平热情欢迎队员们凯旋


雷波书记和调查中心主任王伟平热情欢迎队员们凯旋

雷波书记登船,与调查队员和船员们热情握手


雷波书记登船,与调查队员和船员们热情握手

“启航那天因为开会没能去送行,我许诺凯旋的时候一定来接船,全体调查队员和船员同志们大家辛苦了,欢迎你们平安返航!”雷波书记说。在海上漂泊了整整63天的调查队员和船员们终于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本航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开展深远海及大洋调查的能力从作业模式和船舶保障上都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积累了深远海及大洋的调查经验,为今后开展类似深远海及大洋底质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秦昕 罗茜

通讯员:何仲仁 沈思佳 杨文丰

摄影:夏万沼 邓圣程 秦昕

发表时间:2019-02-27 


挑战极限,太平洋上再写奇迹 海测3301船西太平洋综合科考调查纪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