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2022】星际革命?抵御外星人?南天门计划来了!
一、外星人究竟在哪?

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的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
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从上世界六十年代美国的奥兹玛计划,到本世纪中国的天眼工程。
人类反复追问:假如把我们身处的地球看做一个盒子,那么盒子以外是什么,制造盒子的又是谁?
是神明?是外纬的高等生命形态?亦或者是天道?!
事实上,这种未来猜想也贯穿了最近B站上新的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
从开头的戴森球、人工冬眠和宇宙舰队等画面,再到银翼杀手风格的赛博都市,然后出现了疑似地面上的某种探测器和未来风格的上海。
预告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类从走出地球开始征服整个太阳系的过程。
那么,我们设想中的外星文明是否存在,他们究竟是善是恶?
对此,20世纪的人们曾经有过相当新颖的观点。

二、冷战铁幕下的外太空革命
看过《三体》的读者一定记得降临派,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虚构了一个“地球三体组织”,他们以消灭人类暴政,希望三体人接管地球”为宗旨,支持外星人降临地球然后彻底改善地球的生活,这也恰好映照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波萨达斯派。
他们认为,作为救世主,外星人将访问地球,并带来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世界。
面对来势汹汹的苏联意识形态“进攻”,1983年的美国人投入1万亿开启“星球大战”。
这是一场没有飞船激光炮,没有绝地武士,却让苏联逐渐上了头。的未来计划。
在太空竞赛的第一阶段,苏联曾在黑科技上一路碾压美国,并且打开了人类脑洞的极限。
克格勃特工们无孔不入的在美国探听各种关于美国所谓的登月计划。
人们开始讨论研制诸如激光束、电磁轨道炮和截击弹等多种太空超级武器和地面防御系统。
在这两个拥有核武的超级大国看来,在地球上的较量并不是极限,他们要先发制人,探索更遥远的新世界——太空。

20世纪30年代,世界爆发“地质灾害危机”和外星飞行器入侵,这是人类第一次面临外星文明的威胁。
这场灾难不仅使地球人遭受到巨大伤害,也让人类认识到自身安全存在着极大隐患。
想象一下,无论你躲在太阳系的哪个角落。
都有这样一款超级武器能够秒速定位你的存在,然后勇杀伤力堪比热核导弹的激光炮实施点对点精准打击。
其精准程度和恐怖威力让人不由打个寒颤。
如果宇宙是一个大战场——那么,神级文明战争之后的废墟,且战争仍在进行,狙击手们会射杀对方不慎暴露的人,就像两军对垒的战壕前,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来一梭子机枪或者一炮轰过去。
这是宇宙规律中最为可怕的武器,当然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因此,人类,从来不是孤独的个体。
作为这个浩瀚宇宙当中,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的第一批智慧文明之一。
地球文明进化为宇宙战争中成为TOP1,至少要经历这几个步骤:
即人类种群意识综合体之战、自然人与进化人之战,长生技术普及战、外太空领土争夺战。
比如为了扩大生产力而制造机器人,从而引发国家种群之间争夺资源、土地、生存权力的斗争。
比如在生物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完全自然繁殖的自然人和基因修改人为了生存空间的战争。
再比如,在没有可控核聚变和走出地球的时代,以冷冻肉体,克隆人器官为代表的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战争。
每一次战争,都是旧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宿命转折,正如同时代必然的进步一样。
此时,真正的考验来了:
真正的外星人入侵,大概会分四步:
1.空间跳跃进入太阳系
2.发现地球存在生命,扫描地球,得到样本
3.熄灭太阳
4.提取太阳的物质资源
在交战过程中,双方可能互相砸动能武器,同时互相设法拦截偏转对方来袭的铁块,有点像弹道导弹攻击和弹道导弹防御。
也可能会玩很多花样,例如隐身动能弹头、人类可以巧妙利用太阳干扰规划轨道压缩对方发现距离、放置诱饵、干扰源等等。
最终,载人战斗航天器将以定向性出色的激光通信链路指挥AI控制的无人战斗航天器作战。
几战之后,人类的统一文明将走向永恒。
宇宙不灭,人类不死。
而要想在军事上取胜,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
人类虽然凭借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一次次取得胜利,但也面临着“未知生物”和外星文明带来的技术优势。
为确保人类首支‘深空战略打击集群’的装备计划顺利完成,尽快为人类建设一支能够有效抵御外星文明进攻的力量。
我方决定于2043年正式启动南天门计划。
此时,往事跃千年,600年前,明朝人万户手中的那只风筝,终于飞出地平线,遥看天门。
这个长达30年的战略部署的核心就是构建一支由由大型空天载机平台“栾鸟”
舰机“玄女”以及大型意念控制战甲”承影”等多系统构成的全球性综合战略防卫体系。
让人类将拥有一支足以保卫地球的深空战略打击集群。
由于这个中国机甲的计划太过于科幻前沿,很多人开始怀疑所谓的“南天门计划”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直到在今年珠海航展上看到了科幻感十足的空天战机——白帝。
其实,早在2019年,战忽局局座就曾指出“南天门计划”其实是中航环球文化打造的实景沉浸式体验活动,目的是为了加深了观众们对于中国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的认识。
不过,我们这样设想一下:
假如南天门是通往天庭的入口。
那么,把天庭比做探索目标的话南天门计划应该是一个中期目标。
把守南天门的是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
似乎正好对应了太空探索的几个阶段,持国是有了空间站,增长是空间站添加各种功能,广目是指太空望远镜,多闻就是指广泛的收集信息?
做到这四点才能通过南天门到达新世界,似乎也可以解释通了。
三十年前的星球大战计划本身后来停止了,但它的副产品却由于领先于时代被广泛应用。

所以,先不论真假,南天门计划本身作为一个构想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硬科幻IP,其后续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科技与科幻并存,才是更值得期待的未来世界。
其次,在战略上,你可以理解它是一个战忽产品也行,或者叫它是“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也可以。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是我国未来科技布局的一个产物,或者叫载体。
不过,万一要是成真了呢?

不论是‘’计划‘’中的承影战术机甲,心灵控制还是无人驾驶、轨道空降作战,
当瘠薄的科幻文化土壤遇上了工业革命情怀和科研工作者强大的执行力,二者似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才会让“南天门计划‘’这样一个沉浸式科幻体验IP,亦真亦假。
太空史诗是能够承载科幻的载体,但科幻不应只有太空史诗。
比如流浪地球是用幻想的技术描述已知的科学。
而星际穿越,是用幻想的技术描述幻想的科学。
我们所熟知的赛博朋克,则是用幻想的技术反科学。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当未来科技的冰冷感与人文的碰撞时,只有科技与科幻并存,才是更值得期待的未来世界。
观望现在,不得不承认比起太空歌剧,现实世界的发展方向还是更趋近于赛博朋克了。
但是,械改和机飞也只是生命狂奔的一种方向罢了,数据飞升是危机也是机遇,和探索太空并不冲突。
总会有那么一批人保持初心,从电子造物的诱惑中抽身望向宇宙,带你探索星际和人类命运的硬科幻终极构想。
当太空文明的时代来临,地外文明的爪牙逼近,人类将如何改写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小说《湮灭太阳系》中或许有你要寻找的答案。
不过,至今为止,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享受科技,也享受科幻,前者解放我们的身体,后者解放我们的思想。
而我们在科幻作品中偶然一窥的,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