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做女神,但明天要做

在“女神节”稳坐每年3月顶流多年以后,
2022年,“拒绝女神”成为了新的流量密码。
“不要女神节”
“逃离资本主义圈套”
“劳动妇女最光荣”
“拒绝'妇女'污名化”
今天,在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组妇女节海报后,气氛终于达到高潮。

但对对君今天不想追逐流量密码去咬文嚼字地分析批判节日的名称。
因为不论“女神节”、“女王节”、“女生节”,哪怕满大街的海报都是“劳动妇女节”
资本主义的圈套还是会缓缓铺开,然后说,劳动妇女最光荣,辛苦一年,总要好好犒劳自己。
就像五一劳动节也早已变成了黄金周。
重要的永远不是资本怎么说
而是你怎么想
3.8国际劳动妇女节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
机器时代来临后,女性也可以进入工厂工作,但由于女性力气小,食量小,反抗能力小等诸多原因,女工被以一个难以想象的低廉价格雇佣。
“女工比狗都便宜”
1911年,纽约三角内衣工厂夜间发生火灾,60多位女工为躲避火灾从高楼跃下惨死在马路边
——工厂主人为防止女工偷懒锁住了工厂大门
这样的恶行随着资本的扩张蔓延到世界各地,也蔓延到了十二三岁的孩子身上……
妇女运动在这样的压抑中缓慢爆发了
她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的不是偏爱,只是平等。
和男性平等的工作机会、和男性平等的工作条件、和男性平等的工作待遇。
她们要的,是和男性一样,有尊严的劳动,并凭借自己的劳动,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话语权。
在“泛女权运动”的今天,很多人都忘记了女权运动的初心是自立、自强、用平等的劳动换取平等的价值,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女性自己的半边天。
我们要成为女神,但不是带着男性审视的“女神”
而是原原本本的,不带任何引申义,未被污名化、闪烁着女性伟大光辉,
受自己崇拜的,自己的女神
我们要成为自己的女神。
女神不该被轻浮的网络文化玷污,她原本代表的,始终是那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精神象征与支柱的伟大女性。

在这些信仰都已过时的今天,我们可以信仰的女性力量,除了谷爱凌,也有我们自己。
我们也可以把目光和力量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让自己变得强大,然后拿着绝对的实力,去和世界叫板。
2202年的今天,王亚平还在太空执行任务,女足夺冠的热度还没褪去,奥运会和冬奥会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多女性声音。
我们一样可以努力强大,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惊艳世界。
从前几天的问卷结果看来,很多同学的自考都仍在亲友的“观望”态度下进行。
但不要害怕,那些同样处境的人,在坚持下来之后,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



对啊自考学员肖玲凤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提及自考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时曾说

你看,她自己,就成了自己的女王。
追求想要追求的理想
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就要做自己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