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现状,看保育员这个职业到底怎么样?
学前教育的人才队伍目前仍处于紧缺状态,我国幼儿教育水平主要体现在保教质量上,而决定保教质量水平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幼儿园老师与保育员的就业积极性与职业素养,园长的管理水准,能否满足现今市场的高标准需求?则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本文就保育员这一职业现状,谈谈个人感想。
一,薪资待遇低、人才流动明显
从我国都多地区了解的保育员薪资待遇看,不少保育老师都属于后勤岗位,也就是不属于园区的入编老师。这种市场劳务关系,让保育的工资水平往往具有地方特色。特别是三四线以下城市地区,地方因为经济水平落后,工资自然随行就市,有的地方2000元左右。虽然消费物价不高,但保育员的收入仅够生活基本。所以有的保育员自然会边干边选择收入高些的单位,人员流动的频繁性也导致园区管理工作的卡顿。
二,不能受到家长的普遍尊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少家长存在一种观点,班主任主班的老师才更了解孩子、懂得培养孩子,所以更喜欢和老师勤交流,很少和保育员进行深入的对话。这种情况在中小学也是存在的,许多家长一般很重视班主任,对学科老师似乎很少关注。
细想一下原因,这属于家长的认知偏差。虽然保育员在日常需要辅助好幼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但幼儿园不是学校,保育员是相当重要的生活老师。在吃喝拉撒睡等各种生活行为中,教会孩子养成正确的好习惯,促进孩子身心成长。因此,对保育员工作的忽视,也将限制她们发挥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三,高饱和的工作让保育员无暇倾听幼儿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员和幼师都有自身岗位的工作流程。有些朋友认为,保育员主要负责幼儿的生活照料,而学习、交流主要是幼师的事情。这种说法虽然存在错误,但确是很多保育员的难言之隐。
因此每天从早入园要进行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照顾幼儿们吃饭、喝水、活动等方面,工作时间非常饱和,同时要操心留意一个班的孩子。很少有精力时间去琢磨不同幼儿的心里想法或需要。特别是在户外配合老师进行游戏时,需要集中注意力看好每个孩子的安全问题,还要协助老师维持好秩序。
忙碌了一天的工作流程,体力精力消耗是很大的。所以在高强度工作之中,保育员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即使她们明白,幼儿的心理倾听、交流也是保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目前市场保育员职业现状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的素养参差不齐、园区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好的奖励制度等等。幼儿园应从各方面重视保育员队伍的培养,包括专业培训提升、提高薪资待遇等,让更有责任心的老师们增加归属感,热爱这份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
如果你对保育员报考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