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輻射安全期末作業

2023-04-12 21:19 作者:光影输出  | 我要投稿

0111学年度第二学期辐射安全-期末作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请描述原子质量单位的定义及原子内粒子质量大小 (10)

原子质量单位(amu)是用于描述原子和分子质量的单位。它定义为氧-16原子质量的1/12,即1 amu等于1/12(1.66053906660×10^-27 kg)的氧-16原子质量,约为1.66053906660×10^-27 kg。

 

在原子内,核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质量为1.007276 amu,中子质量为1.008665 amu。电子质量约为5.48579909070×10^-4 amu,比核子质量小约2000倍。因此,原子核的质量主要来自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2. 请描述质子与中子比例(Z/N)与核种衰变的关系 (10)

质子与中子比例(Z/N)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原子序数,Z)与中子数(N)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可以有不同的Z/N比例,而这个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核的稳定性。

当Z/N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核的结构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是指核的不稳定性导致核自发地放出粒子或电磁波,以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放射性衰变可以通过α衰变、β衰变或γ衰变等方式进行。

α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即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Z和N数都减2,质量数减4。β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即电子或正电子),质子数增加或减少1,中子数也相应地减少或增加1。γ衰变是指原子核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放出的伽马射线,不改变Z和N数。

因此,当核的Z/N比例超过一定范围时,它就会变得不稳定,发生核衰变以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这种衰变过程是放出粒子或电磁波,使得Z/N比例得到调整以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

 

3. 请描述奥杰电子与特性辐射定义? (10)

奥杰电子(Auger electron)是指当内层电子被光子或其他粒子激发后,该原子会再次释放出一个电子,称为奥杰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奥杰电子发射。奥杰电子发射是一种重要的电子能级转移过程,它可以提供有关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能级和原子结构的信息。

特性辐射(Characteristics radiation)是指当原子被高能光子或其他粒子激发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会跃迁到原子中空缺的内层电子能级,释放出一定能量的光子能级,称为特性X射线。特性辐射是一种重要的X射线来源,它提供了有关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能级和原子结构的信息。

 

奥杰电子和特性辐射是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要现象,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推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4. 请描述荧光产率与内转换额定义? (10)

荧光产率是指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荧光光子数量占到吸收光子数量的比例,通常用Φ表示。荧光产率表示了荧光发射的效率和强度,它可以通过测量荧光和吸收光的光谱强度来计算得到。

 

内转换额是指分子或原子从一个激发态回到另一个低能激发态的概率,通常用k_IC表示。内转换额与荧光产率有关,因为荧光产生的前提是分子或原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如果它们发生了内转换,就不会产生荧光。内转换额的值受到分子或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常通过分析分子或原子的电子能级结构来理解。

 

荧光产率和内转换额是研究分子或原子光物理学的重要参数,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分子或原子的光学性质和电子能级结构,从而推动药物研究、材料科学和化学等领域的发展。

 

5. 请描述辐射源有哪些分类? (10)

辐射源可以根据它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不同的分类。

1. 自然辐射源: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和太阳辐射等都是自然辐射源。它们产生的辐射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和粒子辐射等。

2. 人工辐射源:人工辐射源包括医疗用途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核能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以及用作核武器的放射性物质等。

3. 宇宙辐射源:宇宙辐射包括来自太阳风、银河系和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它们产生的辐射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和粒子辐射等。

4. 工业辐射源:工业辐射源包括用于工业和科研应用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

5. 生物辐射源:生物辐射源包括天然的辐射背景、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性药物和化学品等。

不同类型的辐射源产生的辐射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它们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6. 请描述活度-核种的稳定性有哪些相关参数需要考虑? (10)

活度-核种稳定性的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种半衰期:核种半衰期是指半数核种原子核分解所需的时间。核种的半衰期越长,其放射性衰变的速度就越慢,稳定性就越高。

2. 活度:活度反映了核种的衰变速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活度越低,核种的稳定性越高。

 

3. 能量和方式:不同种类的辐射能量和方式对稳定性影响不同。例如,某些类型的辐射比其他类型更容易被吸收或穿透,因此,它们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4. 放射性产物:衰变的核种会产生一些放射性产物,这些产物也可能具有放射性,进一步影响稳定性。这些产物的半衰期和活度也需要考虑。

综上所述,活度-核种的稳定性需要考虑多种参数,并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7. 请描述母核与子核半化期的比较,可将衰变系列是否会形成平衡之特性,区分为以下哪三类? (10)

母核与子核半衰期的比较:

 

- 母核半衰期较长,子核半衰期较短:这种情况下,母核衰变得很慢,而子核衰变得很快,衰变过程可以看作母核衰变的第一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利用这种性质来测定母核的浓度。

 

- 母核半衰期与子核半衰期相当:这种情况下,母核和子核的衰变速率相当,衰变过程就不能看作单独的两步,而是要考虑母核和所有不稳定子核的共同衰变过程。这种情况下会形成衰变系列,并且系列中各子核的浓度比是稳定的,也就是说,衰变系列会形成平衡态。

 

- 母核半衰期较短,子核半衰期较长:这种情况下,母核衰变得很快,子核衰变得较慢,衰变过程可以看作母核衰变前的瞬间快速衰变。这种情况在实验室常常用于产生短寿命的同位素束。

 

区分衰变系列是否会形成平衡的特性:

 

- 同位素衰变系列:在同位素衰变系列中,母核和其衰变产物的半衰期相近,衰变过程会形成平衡态,衰变系列一直衰变至稳定核。

 

- 放射性衰变系列:在放射性衰变系列中,母核和其衰变产物的半衰期相差很大,衰变过程不会形成平衡态,母核的衰变通过多步进行,经过多个中间态稳定在最终稳定核。

 

- 捕获过程:捕获过程指的是一种核反应,其中一个原子核吸收另一个原子核(通常是中子),并转化为另一个核状态。在捕获过程中,母核和子核之间没有稳定的半衰期比较关系。

 

8. 请描述荷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特性,何谓阻挡本领? (10)

荷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特性:

荷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时,主要通过电离与激发作用来与物质相互作用。其特性包括:

 

1. 能量转移:荷电粒子在穿过物质时会失去能量,将其转移给物质中原子或分子,导致电离或激发。

2. 电离作用:荷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会撞击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将它们离子化。这种作用在辐射防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3. 激发作用:荷电粒子穿过物质时也会让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处于激发态,但不会离子化。

4. 阻挡作用:荷电粒子在穿过物质时会和物质原子或分子发生作用,由于相互作用而失去能量,最终被物质阻挡。其阻挡程度被称为阻挡本领,是一个衡量材料对荷电粒子辐射阻挡能力的重要参数。

阻挡本领指的是材料对荷电粒子辐射的阻挡程度,一般用厘米厚度单位的材料来测量。阻挡本领的大小取决于荷电粒子的能量和质量、材料的密度和组成。常用的材料包括铝、铜、铁、混凝土等。在核反应堆、加速器、X射线等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厚度来提高阻挡本领,降低对人员和环境的辐射伤害至关重要。

 

9. 请描述辐射线与物质的作用,重荷电粒子、轻荷电粒子、光子及中子? (10)

辐射线与物质的作用是指辐射线(包括重荷电粒子、轻荷电粒子、光子、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重荷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特点是质量大、电荷量大、能量低。它们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电离作用和激发作用来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离作用和激发作用造成的物质损伤较大,容易引起辐射损伤。

轻荷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特点是质量较小、电荷量较小、能量较高。它们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电离作用、激发作用和俘获作用来与物质相互作用。俘获作用会导致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变成另一种元素。轻荷电粒子对人体伤害较大,易引起化学损伤。

光子与物质作用的特点是因其无电荷、无质量,作用时只通过能量转移,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作用等。光子对生物和环境的损害程度较轻,但高剂量下会引发癌症等问题。

中子与物质作用的特点是一般没有电荷,质量大、能量高。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散射作用、反应作用和吸收作用等。中子对人体伤害较大,容易引起核辐射损伤,其特别适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的应用。

 

10. 请描述光子与物质的作用主要机制? (10)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有以下三种:

1. 光电效应:光子能量传递给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将其从原子或分子中抛出,形成自由电子。这种机制主要适用于靠近光子能量的原子或分子。

2. 康普顿散射: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碰撞,导致一部分光子能量被传递给电子,使其获得动能,并发生方向改变。这种机制主要应用于低能光子。

3. 正电子与电子对产生:高能光子(通常是伽马射线)经过物质时,会与物质中原子核碰撞产生强相互作用,进而产生电子-正电子对。这种机制主要应用于高能光子。

由于光子没有电荷、质量轻,其相互作用能力较弱,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能量转移来影响物质。这种能量转移会导致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的电子发生激发、电离等过程,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发光现象。


輻射安全期末作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