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的简介和创作背景
搜词条 101.8万播放 | 101.8万播放 | 荡寇志[dàng kòu zhì]清代俞万春著长篇小说 本词条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 愿咸与恒 《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一名《结水浒传》《结水浒全传》。又名《续水浒》。七十回,结子一回。题“山阴忽来道人俞万春仲华甫手著”。成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1]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献策,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要“杜邪说于既作”。他非常不满《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为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因此接其七十回以后,续作此七十回。《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写,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小说文字精练流畅,写陈丽卿受迫害情节,亦具真情实感,行文布局,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在艺术上不无可取之处。[3] 作品名称荡寇志 作品别名结水浒传、结水浒全传、续水浒 作者俞万春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6来自度小店 共19个词条 共10个词条 内容简介 该书叙管营提辖陈希真因好“道教修炼,绝意仕途功名”,推病退职,勤奋修炼。其独生女儿陈丽卿武艺高强,貌若天仙,被高俅养子高衙内看中,威逼求婚。陈氏父女虚与周旋,惩治了高衙内之后,逃出了京师,投奔亲戚刘广,并结识了刘广的姻家官军将领云天彪。由于“奸臣逼迫,无处容身”,陈、刘二人只得暂借猿臂寨落草。这时宋江为首的梁山义军已经发展到几十万人,攻城掠地,危及朝廷的安全。宋江等人又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假仁假义,蛊惑人心。陈希真和刘广遂与官军合作,专与梁山作对,最终把梁山一百零八将“尽数擒拿,诛尽杀光”。陈希真父女功成名就后,入山修道,羽化登仙。成就正果。[2] 楔子第71回 猛都监兴师剿寇 宋天子训武观兵第72回 女飞卫发怒锄奸 花太岁痴情中计第73回 北固桥郭英卖马 辟邪巷希真论剑第74回 希真智斗孙推官 丽卿痛打高衙内第75回 东京城英雄脱难 飞龙岭强盗除踪第76回 九松浦父女扬威 风云庄祖孙纳客第77回 皂荚林双英战飞卫 梁山泊群盗拒蔡京第78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天彪大破呼延灼第79回 蔡太师班师媚贼 杨义士旅店除奸第80回 高平山腾蛟避仇郓城县天锡折狱第81回 张觷智稳蔡太师 宋江议取沂州府第82回 宋江焚掠安乐村 刘广败走龙门厂第83回 云天彪大破青云兵陈希真夜奔猿臂寨第84回 苟桓三让猿臂寨 刘广夜袭沂州城第85回 云总管大义讨刘广 高知府妖法败丽卿第86回 女诸葛定计捉高封 玉山郎诸兵伐猿臂第87回 陈道子夜入景阳营 玉山郎赘姻猿臂寨第88回 演武厅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归心第89回陈丽卿力斩铁背狼祝永清智败艾叶豹第90回 陈道子草创猿臂寨 云天彪征讨清真山第91回 傅都监飞锤打关胜云公子万弩射索超第92回 梁山泊书讽道子 云阳驿盗杀侯蒙第93回张鸣珂荐贤决疑狱 毕应元用计诱群奸第94回 司天台蔡太师失宠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第95回 陈道子炼钟擒巨盗 金成英避难去危邦第96回 凤鸣楼纪明设局 莺歌巷孙婆诱奸第97回阴秀兰偷情酿祸 高世德纵仆贪赃第98回豹子头惨烹高衙内 笋冠仙戏阻宋公明第99回礼拜寺放赈安民 正一村合兵御寇第100回 童郡王饰词谏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101回 猿臂寨报国兴师 蒙阴县合兵大战第102回 金成英议复曹府 韦扬隐力破董平第103回 高平山叔夜访贤 天王殿腾蛟诛逆第104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陈丽卿单枪刺双虎第105回 云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闲游承恩岭第106回 魏辅梁双论飞虎寨 陈希真一打兖州城第107回 东方横请玄黄吊挂公孙胜破九阳神钟第108回 真大义独赴甑山道 陈希真两打兖州城第109回 吴加亮器攻新柳寨 刘慧娘计窘智多星第110回 祝永清单入卖李谷陈希真三打兖州城第111回 陈义士献馘归诚 宋天子诛奸斥佞第112回徐槐求士遇任森李成报国除杨志第113回 白军师巧造奔雷车 云统制兵败野云渡第114日 宋江攻打二龙山孔厚议取长生药第115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兽秦王洞成龙捉参仙第116回 陈念义重取参仙血 刘慧娘大破奔雷车第117回 云天彪进攻蓼儿洼 宋公明袭取泰安府第118回 陈总管兵败汶河渡 吴军师病因新泰城第119回 徐虎林临训玉麒麟 颜务滋力斩霹雳火第120回 徐青娘随叔探亲 汪恭人献图定策第121回 六六队大攻水泊 三三阵迅扫头关第122回 吴用智御郓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123回 东京城贺太平诛佞 青州府毕应元荐贤第124回 汶河渡三战黑旋风 望蒙山连破及时雨第125回 陈丽卿斗箭射花荣 刘慧娘纵火烧新泰第126回 凌振舍身轰郓县 徐槐就计退头关第127回 哈兰生力战九纹龙 庞致果计擒赤发鬼第128回 水攻计朱军师就擒 车轮战武行者力尽第129回 吴用计间颜务滋 徐槐智识贾虎政第130回 丽卿夜战扈三娘 希真昼逐林豹子第131回 云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杀四门第132回 徐虎林捐躯报国 张叔夜奉诏兴师第133回 冲头阵王进骂林冲 守二关双鞭敌四将第134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军 卧瓜锤关前激石子第135回 鲁智深大闹忠义堂 公孙胜摄归乾元镜第136回 宛子城副贼就擒 忠义堂经略勘盗第137回 夜明渡渔人擒渠魁 东京城诸将奏凯捷第138回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139回 云天彪进春秋大论 陈希真修慧命真传第140回 辟邪巷丽卿悟道 资政殿嵇仲安邦结子 牛渚山群魔归石碣 飞云峰天女显灵踪[9] 俞万春的父亲是一名军官。远在嘉庆中叶,俞万春就跟随他父亲的“剿匪”官军,镇压广东珠压城的黎族人民起义。道光初年,俞万春又随其父在桂阳,利用收买的办法,镇压了梁得宽、罗帼瑞为首的农民起义,“获首百余人”,把梁得宽“立毙杖下,毁其器械,夷其巢穴,除其强梗”(俞矗立《荡寇志续序》)。接着,他又参加了对南方以赵金龙为首的瑶族人民大起义的围剿。赵金龙领导的瑶族人民起义发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范围遍及楚、粤、桂三省瑶族地区,实际上是汉、瑶、侗等民族掀起的一次联合反抗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起义。最初,朝廷派湖南提督海凌阿等带兵去镇压,为起义军击败。道光十二年,清廷又调遣五省兵力联合围剿,俞万春亦“负羽从戎”“从征瑶变”。不久,起义军被血腥镇压,俞万春也被清廷大加赏赐,得了“功名”。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中国,反清运动此起彼伏,这时,俞万春已回到浙江,在杭州行医。道光二十二年“海疆戒严”,他又因“献策军门,备城战守器械,鉴赏于刘玉玻抚军”(俞龙光《荡寇志按语》)。俞万春屡次参加的这些镇压各地人民起义的活动,正是他创作《荡寇志》这部反动小说的“生活源泉”。《荡寇志》作于道光六年至二十七年(1826—1847)间。[3]俞万春于道光六年(1826)开始《荡寇志》的写作。其中,几度因参加镇压人民起义的活动而搁笔,直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这部小说才初步定稿,前后历时22年。但俞万春“未遑修饰而殁”,又经其子俞龙光代为修润,于道光二十九年刻板问世。俞仲华竭尽其半生“心血”来写《荡寇志》,是有其鲜明的目的性的。原来他对当时不断发生的“民变”极为不满。他13岁便熟读《水浒》。在他看来,当时人心之所以“败坏”,农民起义之所以此起彼伏,是由于《水浒》“淫词邪说,坏人心术”所致。他深感《水浒》在民间的深远影响,认为“此书若容他存留人间,成何事体?莫道小说闲书不管紧要,须知越是小说闲书,越是传播的快;茶坊酒肆,月下灯前,人人喜说,个个爱听”。他也看到《水浒》既已刊刻行世,“已不能禁止他”。这样,他不惜镂心呕血,用尽半生精力写成《荡寇志》这部小说,来与《水浒》相抗衡,以挽救“世道人心”,为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效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