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与战车 国风高中同人】长江高中20XX(2)

第一章 训练赛——康特勒琴、黑啤与罗宋汤(1)
Tips:长江高中的必修课程里,对学生们最不友好的课程,除开汉语就是数学
几天过去了。因为学园舰还没有脱离亚寒带,长江高校战车道的每周一次夜间训练暂停,而白天的训练则减少了时间与频率,战车道社员们的生活轻松了不少。学生会的干部们也利用这难得的清闲,和安娜一起做着清点装备、安排物资对接等工作。
长江高校原先的旧比赛装备,计有雷诺FT-17轻战车1台,“卡登·劳埃德”型装甲车2台,安齐奥援助的CV33(机枪型,在安娜来之前正在计划改造为20机炮型)装甲车4台,BT-5和T-26轻战车各3台,94式轻战车1台,97式中战车2台
随着安娜来到长江高校的真理高中装备,计有T-50轻战车2台, T-34-76中战车2台,T-34-85中战车11台,IS-2重战车1台
而竺蕊和运输队其他同学们跑上跑下带来的装备,则让包括安娜在内的同学们都开了个大眼。按照这几天的清点,她找到了M5轻战车2台,M4A3(105)中战车1台。而最大的收获,则是自行火炮: ISU-122和ISU-152各2台以及SU-100一台
在众人的反复追问下,她只说了一句话“路边仓库,好地方啊”伴随着她标志性的眼镜反光加谜之微笑。之后再不肯当着安娜的面说出任何细节。
经过协商后,真理高中帮助长江高校敲定了训练赛的对手:在正式比赛前,长江高校战车道部将以7天一赛的频率,连续对阵来自继续高中、黑森峰高中、以及真理高中的热身赛代表队。但可惜的是,在新加入战斗序列的装备里,只有两台M5轻坦克的车况能在这几天内维修完成,赶上第一场比赛。并且每种坦克所能配备的炮弹,对比弹药架容量都是相当的有限。
在临走前两天,安娜提出,去长江高校的教学区域看一眼。
长江高校的教学区域与其他现代化甚至未来化的地方有着显著不同。其教学楼依旧保持着富有历史气息的外表:黄白瓷砖包裹着的高大建筑。楼前方,两幅巨大的红底黄字标语能从千米之外抓人眼球:挂在教学楼上的“距离战车道首轮开赛倒计时:50天”和校旗杆下挂着的“全力以赴,为了比赛!” 的显眼横幅。安娜还能看见,宣传版上贴着大幅油画,描述的是长江高校的学生正登上一台97式中坦克的情景
此时正是午休末尾,同学们三三两两走进教学楼,不时有人向安娜这里投来好奇的目光。主干道上不时有外形奇特的车辆从一行人身旁驶过,长江的学生们对这些东西似乎已经稀松平常到可以熟视无睹的地步,但安娜不禁瞪大了双眼:在这些“原先是战车的东西”上,本来该是炮塔的位置顶的东西五花八门:货舱、路桥装置、捆着的树苗,还有装着冷冻食物的冷柜,甚至还有顶着巨型双管水炮的。安娜揉了揉眼睛,往这些车的底盘看了一眼,一下子就发现了它们的唯一一个共同特点:这些战车改造物,无一例外,全都有着五对负重轮。
安娜大为震撼,“T-54A战车……还能这么改……长江的家伙们……真敢做啊”此时她的心里不由得冒出了几百个想法。
也许此前真理高中直接送掉,甚至报废旧战车的方式,真的过于粗暴?
天上,一架双发大型轰炸机正在降低高度进入距离校区不远的机场跑道,机身大大的“气象监测”引人注目,不看气动布局,恐怕她完全认不出图-16的特征。
安娜不得不承认,虽然她听说过长江高校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苏系二手货”的时候,是抱着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施以援手”的。但现在她自己活脱脱一个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在教学楼内的某一层,安娜突然停下了脚步,侧耳细听走廊上飘来的唧唧喳喳。
“听说了吗?那位真理的同学居然在这个天气半夜在操场跑步!”
“我上铺的室友说,她亲眼看见那位同学跑步前都要喝一杯伏特加!”
“我的初中同学告诉我,这可是真理高中的正常体能训练科目呢。我跟我妈打电话吐槽的时候,你猜怎么着?她又开始‘看看人家,冰天雪地都照常坚持锻炼,再看看你’了,哎……”
不知道有谁最先往这边看了一眼,窃窃私语突然停下。干部们和安娜这才发现,不仅仅这边的教室,就连教学楼对面的门里都有同学探出头来,好奇的观望着这边的一行数人。原来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下,真理高中来客人的消息,早已在长江高校内不胫而走。但除开那天来接机的学生会干部,那天晚上只有少数饺子队的嘎斯卡车驾驶员和CV33的车长在寒风内远远的看见(或者说自以为看见)了安娜一眼。安娜在长江高校内暂住的时候又基本不怎么独自出门。于是乎,这几天关于安娜的描述越来越玄乎了起来,已经达到了指导员们都阻止不了的地步。这几天忙的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学生会干部们当然没法也没空了解这些。
龚萍扶住额头;易玲怡从随身的塑料袋里掏出一颗黄豆嚼起来,满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竺蕊看看人群,又看看安娜,张了张嘴,啥话也没说出;而伍鸫珥则不知道啥时候拿出了一本T-34-85坦克兵回忆录钻研起来,完全看不见书外发生了什么。
“噗嗤~”最先憋不住的,是安娜。
“其实……那只是格瓦斯,没有酒精。”安娜用日语向最近的一位同学笑着解释道。“原来您会日语吗?”最先表示惊讶的是易玲怡。“稍微会一点。”安娜继续用日语回答,除开有些词语带着弹舌口音,流畅的像是本地人,“不过我本次出行时是带着官方身份,所以库拉拉同志和我自己一般全程要求用俄语对话,除非是在非官方场合。——当然对于其他没有达到应有俄语水平的非全权代表,我们并没有这样的强制要求”学生会众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龚萍刚想对那些同学们说些什么的时候,上课铃恰如其时的响起,同学们一边往这边恋恋不舍的看着,一边被走进了各自的教室。这是很多长江高校的同学唯一一次近距离见到安娜。真理高中客人的身份,就这样在长江高校内成为了一个带着传奇意味的谜团,直到很后来才在电视台上被揭晓。
“虽然这么问很不礼貌,但……”临走时,登上真理高中前来接人的佩-8专机前,安娜小声的向龚萍耳语,“我真的很想知道,长江的学生是如何在连续一轮游的时候保持这么高涨的热情的。”龚萍停下脚步,与安娜四目相对,她能看出安娜的神态很真诚。很显然,尽管打断黑森峰10连胜获得优胜的战绩足以载入史册,但真理高中的选手们也因此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接下来一次4强一次8强的成绩甚至有些让她们受到些许的打击。
龚萍笑了:“因为我们有着最好的热爱战车道的同学们。”安娜点了点头,但显然并不满意:“这回答也太……”她斟酌了一下形容词,“官方了,我经常在娜塔莉亚同志的校报上……”安娜的追问停下了,她发现,龚萍的神态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不论是推动与云麾、茉莉高校合并,还是报名进入战车道联盟,亦或是坚持训练、参加全国战车道大赛。这都是长江高校的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因为对太行高校乃至长江高校所谓‘从来如此’的学校地位不甘心,为了一个伟大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努力的每一步。截至今天,我们的选择都被证明是可以推着我们向前走的。”
“虽然从真理高中这样的名校看来,连续一轮游之类的‘成绩’看上去像是蚂蚁的原地踏步。”龚萍顿了顿,往教学楼那边看了一眼。顺着龚萍的目光,安娜能看见楼上,有一位波浪头发的眼镜同学一直朝着这边。龚萍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对于长江高校而言,从偶尔只能去友谊赛打没人看的热场赛的地方高校,到能站在全国比赛的舞台,这样的变化,已经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找到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这样的步伐能走出千里。”
“而支撑这样步伐的人,就是我们最好的同学们。”龚萍重复了一遍最初的回答。
“那,祝福你们……代表我个人”安娜用日语说了一半,后半句换回了俄语。
龚萍的神态也恢复了轻松,挥手“也祝你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好运。再见了,安娜同志。我们,训练赛见。”
飞机上安娜不断回望着长城高校学园舰的方向。她看见龚萍一直在向飞机挥手,心里久久回味着龚萍的话。
距离第一场训练赛对阵继续高中,还有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