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ITSS会议周多项重磅成果发布及专家解读

2022-10-17 13:55 作者:硕思咨询  | 我要投稿

2022ITSS会议周多项重磅成果发布及专家解读,2022年9月14日,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建设”为主题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会议周2022(以下简称ITSS会议周)在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盛大开幕,期间隆重发布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报告(5.0版)》、《ITSS优秀应用案例集》、《中国IT服务工具图谱》(T/CESA 1172-2012)、《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运维 通用要求》四项成果,并由专家进行了权威解读。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报告(5.0版)》解读

图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应用与服务研究中心

 IT服务研究室主任  郭鑫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应用与服务研究中心郭鑫伟在进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报告(5.0 版)》解读”时谈到,ITSS 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从2009 年1.0 版本发布至今,标准体系框架已更新迭代6 个版本,推动了信息技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ITSS5.0标准体系框架以基础服务标准为底座,以通用标准和保障标准为支柱,以技术创新服务标准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标准为引领,共同支撑业务融合的实现。郭鑫伟详细介绍了ITSS5.0的“六大创新点”:

一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报告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现状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现有工作成效,准确识别新形势下ITSS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即传统服务加速转型升级,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据逐渐成为重点服务对象和重要服务资源,数字内容服务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爆发式增长,区块链服务助力营造安全可信发展环境,业务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成为新的服务类型。

二是确立科学体系建设思路。报告以国家标准GB/T 12366-2009《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为理论依据,并结合 ITSS 自身发展情况,确立了 ITSS5.0 标准体系建设思路,将体系建设设计过程分“五步走”:第一步是确立标准化对象,第二步是确定ITSS5.0体系建设的目标,第三步是分析标准化需求,第四步是确定标准体系框架,第五步是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具体标准研制工作。

三是重新界定标准化对象。报告结合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创新特点对其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突破了单纯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方”为“需求方”提供服务的限制,明确了为达成用户期望,利用信息技术为用户交付价值的一切服务都是IT服务的范畴,极大扩展了信息技术服务的领域;同时扩大了IT服务的外延,概括为以下三种服务:基础服务(咨询设计、开发测试、集成实施、运行维护、云计算、数据中心)、技术创新服务(智能化服务、数据服务、数字内容处理服务、区块链服务)、数字化转型服务等。

图片

四是革新式布局规划。报告提出的ITSS5.0标准体系架构图突破了以往基于技术单一维度的布局架构,将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六个模块,左边是通用类标准,主要面向所有IT服务的共性标准,右边是保障类的标准,确保整个IT服务在可控条件下进行,中间最下层是基础服务标准,也就是传统的IT服务,上面分别为技术创新服务标准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标准,最上层是业务融合服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已有成果封装为能力底座,充分结合技术创新、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求,形成了以基础服务标准为底座,以通用标准和支撑标准为支柱,以技术创新服务标准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标准为引领,共同支撑业务融合的全新体系。

图片

五是构建“1521” ITSS生态。报告对ITSS生态进行谋划和前瞻,提出构建以标准库为核心、服务于“政产学研用”五主体,沿着面向“标准”和“价值”全生命周期的2链,基于“研制”“推广”“咨询”一体化平台的“1库5主体2链1平台”的ITSS标准生态。

六是体现标准价值。报告提出ITSS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中实现价值创造、转换、传递、实现、共享、反馈的传递链条。指明了ITSS生态中各相关方的位置,以价值导向激发ITSS各相关方内在动力,引领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立ITSS公共服务平台,协调标准研制、应用推广以及咨询建设的不同平台,去保障整个标准研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宣贯培训应用推广活动,以及产业数据收集与共享的智库平台建设。

未来,ITSS将以ITSS5.0为指引,分层次、成体系、成系统、综合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各专业领域的标准研制工作。

《中国IT服务工具图谱》解读

图片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与生态部

总经理  张勇华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与生态部总经理张勇华进行了IT服务工具图谱的解读,指出ITSS工具图谱研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了标准对IT服务工具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工具的标准化建设,为构建高水平的中国IT服务工具信创生态圈提供了指引;二是为用户选择IT服务工具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帮助其发掘高起点、高效率、高价值的优质服务工具。

图片
图片

《IT服务工具图谱》2021版分类图是基于场景、管理 、执行,数据、安全、云计算六大域,将服务工具分为27个类型,既包含传统的IT基础监控工具、IT服务管理工具、项目管理等工具,也包含数字化时代下兴起的IOT监控工具、智能运维工具、数据感知、交换与共享工具等。充分发挥了标准对IT服务工具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IT服务工具图谱》实现了IT服务工具分类的标准化,推动了IT服务工具的标准化应用。

《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运维 通用要求》解读


图片
智能运维标准核心编委、建设银行

业务经理 包航宇

智能运维标准核心编委、建设银行业务经理包航宇对智能运维团标解读时介绍,标准的背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编委会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方针,以点、线、面、体的协同思路,自2020年10月开始启动,经过数十次会议讨论,不断研究和总结,最终形成以组织治理为引领、以场景实现为中心、以能力域构建为支撑的“三驾马车”框架为核心的智能运维标准。

图片

众所周知,智能运维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既不是技术的简单照搬,也不是场景的堆叠,面对高度复杂的智能运维场景,需要打破原有的竖井,从组织层面进行创新,进行体系化的规划和建设。三驾马车框架旨在通过组织治理的引导,对中间智能运维场景实现提出相应能力要求,并对相应的能力域进行规划和建设,最终实现数据中心质量可靠、安全可控、效率提升以及成本降低等一系列的目标。

图片

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谓以智能运维的场景,就是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智能运维的活动场景当中,把运维人员从繁琐复杂的操作活动中解脱出来,并帮助运维人员进行分析决策,形成一个迭代上升、不断调优的过程;而智能运维能力域则是智能运维的底座,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的智能运维场景下面要有一个同样非常扎实的根基,数据管理能力域相当于人的眼睛,分析决策能力域相当于人的大脑,自动执行能力域相当于人的手脚。每一项能力域都由多种能力项构成。

图片

说到智能运维的能力要素,我们在大家熟悉的人员、技术、过程、资源四要素的基础上,强化了数据、算法、知识,形成七大要素。为了更好地抓住运维的痛点,从场景切入,有步骤地开展智能运维的体系建设,我们在标准的最后提供了两个附录,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场景和方法的应用

小结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ITSS)建设报告”等ITSS成果,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研制、推广和应用等活动的顶层规划和指南,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升。10余年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始终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在国家加快推动标准建设速度的战略背景下,结合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标准化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标准的编制,可以称之为以行促知的过程,但是最终标准的价值要体现在以知去指导行,才能行知相互促进,不断推动我国智能运维的标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全国信标委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ITSS分委会)和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ITSS分会)愿意携手更多产学研用单位,共同打造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繁荣生态,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信息化领域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以及我国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2022ITSS会议周多项重磅成果发布及专家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