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验贴 | 北大软微计算机跨考上岸学长经验分享:二战上岸,努力终有成果

2021-05-26 13:33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苏世学社,有深度的学习分享社区


/ 写在前面的话 /

学霸经验贴,分享考研路上的故事


踏过荆棘,跨过坎坷,风尘仆仆从远方来的你,是否也想把自己经历过的喜悦或痛苦分享出来,为后来的人,挡挡风、遮遮雨,做那盏他们的引路灯


每个考研人都曾通过各个渠道查看经验贴,并在其中收获学习方法、心路历程,一届又一届的传递下去。


又到了一年录取时,小苏陪着大家从看经验贴的人,变成写经验贴的人,见证了考研人的逐梦之旅,也更想听听你的故事



前言

二战上岸,途中收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帮助。在这里我也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的备考起到一些帮助。


1.个人背景

先说一下,今年的成绩吧。初试政治76,英一70,数一121,专业课112 ,总分379,复试83分,考的是软件工程专业。

我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大二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等原因,修读了一个计算机的双学位(两年半,与本专业同时毕业)。因为这个双学位选择了报考软件工程专业,也是它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我的一战失利(一战初试352,复试78)。


2.一战经历

本来是准备在2月份开学左右开始准备考研的,但是因为没有做好取舍,放不下双学位的课程,一直向后拖。最后,6月底暑假开始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复习考研。

前期因为对考研的难度与任务量估计错误等原因有很长时间的松懈期。直到国庆节期间,才刚完成一轮学习,发觉事态不对,开始疯狂努力,直到初试开始都维持着每天10小时的学习时间,也是国庆期间才决定暂时放弃双学位的课程。考完其实信心十足,认为本次必过,感觉专业课和数学都发挥的不错,没有什么太难的题目,结果看到初试352,如遭雷击。

侥幸进入复试,被疫情困在家里,预料中3月初的复试一拖再拖,最后与两边的毕业论文和四门课程的缓考一同来到。那段时间真是手忙脚乱,复试的前一天才完成自己金融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初稿和双学位论文初稿。本来自己就是跨考,实力不足,又没有做好准备,结果自然惨淡收场


3.备考过程

出成绩,落选,修改两篇论文,参加两次答辩,回武汉搬自己的学校的东西。那次返校只在学校留了不到一天,虽然有疫情期间政策的原因,但每次回想起当时离开武汉时,“落荒而逃”四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狼狈不堪。

完成这一切在一战结束不到一个月,5.12参加复试,6.9自己的大学生涯狼狈收尾。没有时间留给自己迷茫和感伤,就被推上了二战的征程,这次选择了在家备考。


6月初到7月(在家备考)

丢开高数半年重新打开后,发现自己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能无奈从头开始复习,不过还是比去年同期要强上不少。使用墨墨背单词背了一个月的单词,单词也忘得差不多了。这一个多月基本就是在复习这两科。

7月中到10月中(自习室)

在家自习了一个月后,自己开始变得焦躁,学不进去,选择了县城的一家自习室,在亲戚家借宿,每天早出晚归,状态却比较一般,没有了一战时的冲劲与拼劲,大约每天学7-8小时的样子,也时常会有学不下去的情况。

这段时间基本拾起数学经验,准备开始刷真题;专业课三门重新进行了一遍仔细梳理;考研英语单词基本熟悉,05年之前的英语真题阅读保持在50分以上。政治一轮跟课接近收尾(9月初开始,整体进度偏慢)。

10月底到考前(回家备考)

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自己也慢慢找回了状态,选择回家备考,毕竟家里生活条件要比外面优渥不少。这段时间重心就放在了政治背诵与各科真题训练上面了,平均每两天完成一次真题模拟考(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根据模拟考中发现的漏洞,进行弥补和专项训练,平均每天学习9-10个小时左右。


本来一直是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一战就是考砸了才导致差一点没有被录取,如今二战稳稳的!直到在进入12月后,两个人问了我同一个问题“如果今年再考不上要怎么办”:爷爷问,我告诉他你大孙子今年必过;本科辅导员问,我回复她应该问题不大吧。很正常的谈话,可是在那之后我的心态就崩了,我开始问自己真的能过吗,开始担心二战不过。当时模拟考的成绩是明显比去年好的,但是总感觉自己不如去年用工,不如去年拼,开始害怕成绩甚至不如一战。


3.初试经验

考研数学

数学基础阶段我跟的是是汤家凤的课程。汤老师的课程被认为最系统和深入浅出,适合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对各种典型题型的讲解非常透彻,但是相对来说他的习题难度偏低。可以参考一些其他老师的书籍,如张宇李永乐等。最后的复习阶段我用的是李正元复习全书。

考研英语

我认为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单词掌握,有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去考虑长难句或者说各种阅读技巧。我用墨墨背单词背了两个月左右,考研词汇掌握达到了4000左右。

之后才开始处理真题阅读,初期成果同样很差,经常出现一篇阅读错两三个的情况。后来看了唐迟的罗汉班,跟着他了6年的真题,阅读能力明显改善,两次考研英语都达到了70分,其中阅读都在50分以上。

北京区的作文压分特别严重,今年的同学作文分数大多都是在15分左右甚至更低,所以建议将英语复习重心放在阅读上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不需要特别早,暑假甚至是九月份开始就足够了,之前的时间应该重点放在数学和英语上面。10月中之前,考研政治只需要跟着网课进度刷一遍就够了,重心应该放在专业课、数学和英语上。11月以后才应该开始正视政治的复习与背诵。

今年我的政治考了76分,其中选择题46分(满分50),比去年提高了十多分,其中小白系列的帮助很大,如小白刷题小程序及其配套书籍。

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基本只用了一本辅导书,大约是刷了3到4遍。但其实感觉辅导书习题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至于题型的熟练度这个对于软微来说帮助不大,软微的老师出题只有4个字:随心所欲。你永远不会想到他会考些什么。今年卷子上大约有30分到40分的知识点是考生基本没有听说过的,只能靠猜。所以推荐大家还是注重基本功比较好。


复试经验

因为本科是金融,所以相关的经历与项目几乎一个没有。虽然修读了计算机的双学位,但是学到的基本都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几乎没有编程教学,更不要说项目经验。

在复试的准备期间,基本就是把胡凡的算法笔记刷了一遍,对自己的帮助还是挺大的,然后开始刷力扣题目,不时翻翻初试三门的书。


因为今年的复试时间安排比较紧,从公布分数线到我复试结束,一共就一周的时间(3.15中午公布分数线,3.22号面试),所以就按照苏世学社的学长整理的材料复习了一遍(学长的材料准备的还是挺不错的)。

面试大约20分钟左右,问了我一个英语问题,一个代码题。之后让我讲一下自己的项目,但是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初学者的项目,我简单描述了一下后老师就没有再追问(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导致复试分数不高)。最后,大约问了我三四个专业课问题的样子,问题比较基础基本都回答上来了。



经验贴 | 北大软微计算机跨考上岸学长经验分享:二战上岸,努力终有成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