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篇:净与空
现世修行是为了什么?
本人认为是净与空。
那什么是净呢?
净就是净化自身。
但在净之前,你需要静。
只有你真正能够坐下来,真正的静下来,你才能走的更远。
这个静。
需要你的心静下来,你的思维静下来,你的情绪静下来,你的意识静下来。
最后联动着你的躯壳也静下来。
想要达到这些是很难的。
因为你的大脑是一直活跃着的。
所以,一开始,你需要的是乱中取胜。
比如说,多看一些有争议的书籍与事件。
然后选择某一,你认可的论点并记住,然后通过自身的思维逻辑与大脑分庭抗争。
然后不断的与脑子里出现的可能回答,进行无差别交流。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激活你的心里防线,使得其反作用机制被激活。
也就是,当你认为下的幻听,反驳你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开启了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步骤了。
适应乱的一个过程。并制造更大的乱。
有句话叫,浑水摸鱼。
当然,这个过程因人而异。
可能有些人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方法,参照冥想,打坐。或听舒缓的音乐。
静下来后,需要你静静临听自身的内在声音。
一开始,你得学会回应,回馈可能的,一切声音接收到后的答案。
不要管,那是你的臆想,还是幻听。
这些都需要你静静的,临听,观摩,揣测。
因为真灵的回应,往往是渺小而轻盈的,它藏在一切不真实与真实里。
需要细细的品味,不管是哪种回应。
有些回应是念感通达的,有些回应是阻塞难通的。
一些片段可能是让你难堪的,一些片段可能是让你愉悦的。
不管它的好与坏。
这些都需要下一状态的思考来决定。
然后学会思考。
思考,怎么处理上述几个间的关系。
思考,你认为合理的理念。
思考,你认为的不合理的话语。
然后反驳回去,促进交流。
这一过程,是为了消磨那些因脾气暴躁,情绪容易激动,而导致的行为上的波动。
也就是,俗称的磨磨你的性子。
当你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的与之和平交流诉说彼此的时候,你自然而然的就静下来了。
当然,有些人,可能需要一些,现实的刺激,作为引子。
换句话说,当你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也就平和了。
空。
并不是要你放空脑子里的思想与不作为。
而是需要你,整理,分析,总结,那些你认为的可能的,对于你来说有意义的,一些事件与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然后通过,上述静的方式,通过思考与交流认证下来。然后,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铭记。
这种记,不是你主观意识上的记录。
它会沉淀于你脑海里,形成一种本能印记。
当条件达成时,可以有选择式的直接应用。
达到空这一状态,不是清空你的所有,而是净化与提纯。
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空间,去填补新的知识。
就好像,你在对一台卡慢的电脑,进行垃圾文件清理一样。
然后再根据性能程度加载新的辅助插件。
有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什么也看不下去,明明那本书很精彩,就是看两眼就嫌烦。
有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什么也听不进去,明明那是别人的成功秘诀,却忠言逆耳。
有时候,你是不是总想说点什么,但总是吞吐不定,表达不清。
这些情况,都表明,你需要好好的清理下大脑了。
目视为空,寂静永恒。
入世修心本不明。
道可言道自在为。
佛本无心空了渡。
寂静为法净凡尘。
PS:最后,当你完成以上的静与空,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接下来的镜,进行验证了。
每个人,不管做什么,就怕比较。
而所谓的镜,就是需要你们自己去找寻。
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给自己的成长找一面镜子。
时长的看一看,比较比较。
最好是和自身修行有裨益的人。
实在没有,那就以自身为镜。
最后以时间为限,10年,20年,为一阶段,在这红尘的战场中,修行着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