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非常见海鱼-鲹(GT)
鲹科(Carangidae)

鲹鱼是全世界温热带海域都极为常见的成群鱼类,鱼丁兴旺,不仅是热门的垂钓鱼种,很多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国内钓友比较熟知的“GT”、章红等都是鲹科鱼。
多数种类的鲹鱼喜欢集群活动,捕食凶猛积极,是最适合路亚的鱼类之一。加上鲹鱼游速快、耐力强、战斗力持久,水中表现异常出色,因此深受钓鱼人欢迎。
中西非地处热带,记录在案的各类鲹鱼近30种,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它们躁动的身影,几乎泛滥成灾。
鲹属

1.马鲹(Caranx hippos)

马鲹是当地的主流鱼类之一,所谓泛滥指的就是它。它的身体近似半圆,背部轮廓突出,体色灰白,体长可达124cm,体重32公斤。身手矫健,拉力强劲,集群围捕小鱼时在水面上激起的阵阵水花,像炸锅一般,十分刺激。
马鲹曾被称作标准鲹,是最早定种的鲹科鱼。分布范围在大西洋两岸的温热带地区(加蓬好像还保留有世界上最大的马鲹标本),主要在沿岸及近海地区活跃。全年可见,雨季尤甚。
2.费氏鲹(Caranx fischeri)

马鲹的英文叫 Crevalle jack, 而此鱼叫 Longfin crevalle jack,过去一般和马鲹混在一起,差异只是生物学上的。或者说马鲹的背鳍较短,而费氏鲹的背鳍更长。分布范围从毛里塔尼亚到安哥拉。
3.黑眼鲹(Caranx latus)

相比于前两者近乎半圆的身材,黑眼鲹的体型要更矫健、更修长一些,同时体色也偏黑。它的眼睛较大,炯炯有神。英语中一般称呼它为Horse-eye jack,而法语则称Carangue gros yeux。
黑眼鲹属大洋性鱼类,通常成群在离岸礁石区活动,稚鱼则出现在沿海沙质区或河口区,最大可以长到1米左右,体重13.4公斤。在加蓬,5到8公斤还是比较常见的,只是能见度相比于马鲹之类的顶流要低很多。
4.金鲹(Caranx crysos)

金鲹也是近海常见的鲹鱼品种,体型比马鲹要小,最大仅70cm,重5.1kg。马鲹的身体是半圆形,而金鲹则是长椭圆形,腹、背弧度几乎一致。
和马鲹一样,金鲹通常成群活跃于沿海水域,觅食鱼、虾等,性格活泼,易于作钓。分布范围包括大西洋两岸温热带地区。
5.塞内加尔鲹(Caranx senegallus)

和马鲹相比,塞内加尔鲹的外观接近菱形,且更加侧扁。体型不及马鲹,但据传也可达到100cm左右。出没于沿岸水域,分布范围从毛里塔尼亚到安哥拉。塞内加尔鲹在当地曾经也有广泛的分布,如今数量似乎已有所下降。
6.玫鲹(Caranx rhonchus)

玫鲹的外观和金鲹比较像,为长条形,侧面有一条黄色带从头延伸至尾鳍基部,第二背鳍上有个黑色斑点。体型较小,最大仅60cm,重1kg左右。玫鲹的活跃水深在30-50米左右,偶尔接近水表。分布范围从摩洛哥至安哥拉。在摩洛哥、塞内加尔等地有商业化捕捞。
7.阔步鲹(Caranx lugubris)

阔步鲹也叫黑鲹,成鱼体呈灰黑色,和同属其他成员相比十分个性。其体长可达100cm,最大体重17.9kg。性格凶猛,几乎仅以鱼类为食,单独或成群活动。
阔步鲹属于环球鱼种,全球各地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均可见。主要出没于大洋及岛屿周围,尤其偏爱清澈的大洋水域,浅水区不常见。
鲳鲹属

鲳鲹,顾名思义,似鲳而实鲹,典型特征是嘴巴特短,也是近海地区常见的垂钓鱼种。
8.短鳍鲳鲹(trachinotus teraia)

短鳍鲳鲹体呈菱形而侧扁,吻圆钝,身体为银白色,无斑点。最大体长68cm,重7.9kg。分布范围从塞内加尔到加蓬,成鱼生活在沿岸水域,繁殖期会进入微咸水的河流等。
9.长鳍鲳鲹(Trachinotus goreensis)

长鳍鲳鲹沿着侧线有4-6个规则的黑色圆斑,鱼鳍为黄橙色,背鳍及臀鳍软条较长。体长60cm。生活在沿岸及河口,分布范围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
10.无斑鲳鲹(Trachinotus maxillosus)

幼年时期的无斑鲳鲹和其他鲳鲹一样体呈菱形,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过渡为椭圆形,体长可达80cm。栖息在沿海浅水域或河口区,分布范围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
11.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不同于本属鱼常见的菱形身材,卵形鲳鲹体呈纺锤形,其侧线的前半部有3-5个垂直拉长的黑点;体长可达70cm,重约2.8kg。成鱼栖息在砂泥底质、水质清澈的浅水域,偶尔会出现在河口或泄湖。分布范围从比斯开湾、地中海一直到安哥拉。
波线鲹属

12.波线鲹(Lichia amia)

波线鲹因其侧线呈波浪形而得名,仅有一种,分布于东大西洋法国比斯开湾至南非海域。其身体线条较为平直,尤其头部近乎三角形。此鱼体长可达200cm,体重超过50公斤,水中表现出色,活力十足,也是重要的垂钓鱼种。生活在海洋及沿岸、河口中上层。
丝鲹属

13.丝鲹(Alectis ciliaris)

丝鲹,又名短吻丝鲹或非洲丝鲹,外观辨识度很高。幼鱼时期的丝鲹背鳍和臀鳍鳍条显著延长,可达体长的4至5倍。体长约大于50公分开始,延长的鳍条会慢慢变短,直到和其他鱼类齐平。成年丝鲹体长可达150cm,重22.9kg,有非常好的垂钓价值。
丝鲹的身材较为薄弱,幼鱼时期游泳力差,随海流而逝,偶尔进入沿岸水域。随着体型增长游泳力增强,丝鲹会潜入底部至60米深区域觅食。行动缓慢的甲壳类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丝鲹的分布遍及全球热带海洋,其中东大西洋见于塞内加尔至刚果,加蓬也有着比较理想的垂钓环境。
14.亚历山大丝鲹(Alectis alexandrinus)

和丝鲹相比,本鱼背部及腹部轮廓更弯曲,略呈菱形,额头凸出,眼窝凹陷。成鱼为独居性,栖息在沿岸底部水域,以乌贼和其他鱼类为食,体长可达100cm。分布于东大西洋摩洛哥至安哥拉附近海域。
鰤属

各类鰤鱼是制作刺身的上佳材料,也是海钓的主流对象,身手敏捷堪比金枪,深受钓鱼人青睐。
15.几内亚鰤(Seriola carpenteri)

几内亚鰤是西非地区特有的鰤属鱼类,分布于东大西洋比斯开湾至安哥拉附件,成鱼只生活在近海大陆架表层至200米深的区域,对水温敏感。体呈纺锤形,体长可达72.5cm。当地鱼市上有售卖。
16.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

高体鰤,也就是国内所说的章红、红甘等,是知名的游钓鱼种,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均有出没。最大体长190cm,体重超过80公斤,耐力型选手,非常有挑战性。同时也是美味的高级食用鱼,新鲜的鱼肉做生鱼片最佳。
纺缍鰤属

17.纺缍鰤(Elagatis bipinnulata)

纺缍鰤,也叫双带鲹,俗名海草、拉仑等,英语中叫Rainbow runner,以形容它们醒目的颜色和过人的游速。纺缍鰤拥有鲹科鱼中非典型的近圆柱形身材,体色从背部的深橄榄色渐变至腹部的白色,侧面有平行的浅蓝色和淡黄色条纹。有记录可以长到180cm,重46.2kg。
纺缍鰤也是全球性鱼种,主要在远海及有珊瑚或礁石的海域活动,比较少到沿岸水域,经常成群活跃于10米左右表层水域。其游泳迅速,猎食各种小鱼及较大的浮游甲壳动物。
舟鰤属

18.舟鰤(Naucrates ductor)

舟鰤又称黑带鲹,栖息于热带和暖温带外海,有与大型鲨鱼、魟鱼、海龟等共生的习性,借由吃食其他生物身上的寄生虫或食余残渣碎肉而生。对其他生物而言,舟鰤可以帮助清理身体。
舟鰤成鱼体长可达70cm,体细长且侧扁,外观看起来黑白相间。从鳃侧开始共有5至7条和身体方向垂直的黑色条纹。
尾甲鲹属

19.棉口尾甲鲹(Uraspis secunda)

之所以称为“棉口”是因为它们的口腔及舌头为白色,像棉花一样,跟同科其他成员有所区别。成鱼黑或蓝黑色。体长最大50cm,重2kg。大洋性中上层鱼类,常见于岛屿周围,深度1-50米。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温暖海域。
半鲹属

20.双色半鲹(Hemicaranx bicolor)

分布于塞拉利昂至安哥拉的西非海岸,体长可达70cm。体呈椭圆形且侧扁,嘴巴小、鼻子短,背部偏蓝色,侧面银色,鳃盖上缘有1个黑点,背鳍具黑色边缘,栖息在沿海、河口区,生活习性不明。
月鲹属

21.隆背月鲹(Selene dorsalis)

英语中,隆背月鲹称为african moonfish,经常逛鱼市的可能有印象,比较有地方特色。它的身体像被挤压过一样非常扁,头部具有典型的陡峭的驼峰。分布于东大西洋,从葡萄牙至南非海域。栖息在底层水域,深度20-200米。最大体长仅40cm。
鲭鲹属

22.绿鲭鲹(Chloroscombrus chrysurus)

常见体型一般不大,很扁,有点像筛鲱,基本没肉,渔民用网捕的方式经常能捞上来,混在沙丁鱼中都显得鸡肋。最大体长65cm。分布于大西洋两岸热带地区,生活在大陆棚沙泥底质海域。
圆鲹属

23.黑点圆鲹(Decapterus punctatus)

一个浅滩物种,常发现于沙滩附件,体型很小,不超过30cm,主要靠浮游无脊椎动物为生。体呈长椭圆形,上半部为绿色,下半部为银白色,头部至尾柄有一黄色条纹,鳃盖上有1个黑斑。
24.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

本鱼体呈长筒状,近似鲭科类鱼;各鳍均透明或淡黄色。偏爱清澈的大洋性水域,通常在 40 至 200 米水深之间成群活动。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暖水域。
凹肩鲹属

25.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

小型鱼,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英语叫Bigeye scad。属于外洋性鱼类,喜欢岛屿周围水质清澈的海域,通常以庞大的群体密集行动,经济价值较高。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竹荚鱼属

26.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

体细长且侧扁,上部是蓝绿色、灰色或黑色,下面则是银白色,鳃盖具黑色斑点;成鱼栖息在沿海沙底质海域,成群活动,会进行洄游;分布于地中海及东大西洋挪威至南非海域,深度0-1050米。
27.南非竹荚鱼(Trachurus capensis)

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几内亚湾至南非海域。体呈长椭圆形,背部蓝绿色,腹部银白色,体长可达60cm。栖息在大陆架沙质底海域,成群活动,会进行垂直性洄游,白天在底部夜晚则至表层觅食。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主要以拖网方式捕获。
28.短线竹荚鱼(Trachurus trecae)

分布于东大西洋摩洛哥至安哥拉海域,深度20-100米。体细长,背部蓝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排列有数个深色椭圆斑。栖息在沿海底中层水域,成群活动,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

以上资料多来源于网络和个人经验,如有错漏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