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动脉夹层分型的一点疑惑及答案
在《超声心动图学》书上,对我们常用的主动脉夹层分型介绍有两种,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
DeBakey分型:以内膜撕裂的部位及夹层血肿波及的范围为根据,① I型: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累及弓部,甚至更远处;② II型:起源于升主,局限于升主;③ III型:由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开始,若扩展至胸降主为IIIa,若再往下累及腹主为IIIb,若逆行扩展至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为逆行性夹层。Stanford分型:①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②B型: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书上对DeBakey分型的描述符合在1965年发表文章中的定义(PMID:14261867,如下图所示)。

在1970年Daily等的文献中,表述A型累及升主动脉,其破口多位于如下图1处,也可以位于2、3处,B型则仅累及降主,破口多位于近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约2-5cm处(PMID:5458238,如下图所示)

笼统来讲,Stanford A型=DeBakey I型+ DeBakey II型;Stanford B型= DeBakey III 型。DeBakey分型依据内膜撕裂部位及夹层累及范围;而Stanford只谈累及,不管内膜撕裂部位。
但是对于以上两种分型,有个疑问我想了很久,不知道有没有同道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就是当破口位于弓部且止于弓部或弓部以远的时候,归属于哪一类?最近在两篇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的专家共识中找到了相关的信息。不仅解决了归类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两种新的方法来描述夹层。(有疏漏之处,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既然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为Stanford A型,那么累及弓部但不累及升部的夹层考虑为Stanford B型。在2010年AHA指南中将起于弓部累及降主的夹层称为近端B型夹层,将起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累及降主的称为远端B型夹层。但由于90%的B型夹层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关于B型夹层的大部分研究都不适用于弓部夹层。所以提出了“非A非B夹层”的概念(如下图所示)。“非A非B夹层”的临床表现、治疗、结局与常规的急性B型夹层不一样。(PMID: 30312382)

急性主动脉夹层中,“非A非B夹层”患者约占11%,其中破口位于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的占28%,位于左椎动脉的占16%(PMID: 28582524)。
通过Ishimaru Zones可以将主动脉分节段来描述主动疾病(并非专指夹层)累及范围,不足之处是不能表示破口在哪。累及的形式包括假腔、血栓化的假腔和壁间血肿(PMID: 20888533)。方法如下:
O区:主动脉窦一升主动脉移行处至无名动脉开口远端;1区:无名动脉开口远端至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2区:左颈总动脉开口远端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3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 cm处;4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 cm处至胸降主动脉中点(约T6水平);5 区:胸降主动脉中点(约T6水平)至腹腔干开口近端;6区:腹腔干开口近端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近端;7区: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近端至高位肾动脉开口近端;8区:高位肾动脉开口近端至低位肾动脉开口远端;9区:低位肾动脉开口远端至主动脉分叉处;10区:主动脉分叉处至髂总动脉分叉处;11区:髂外动脉段;
夹层原发破口起自0区即为A型,远端累及的范围用区域命名。例如:A型夹层远端累及到9区,即命名为A9;原发破口起自1区及以远的即为B型,例如:原发破口在3区,近端累及至1区,远端累及至 9区,则命名为B1,9;逆撕型A型命名为B(0,D),0即0区,D为远端累及到的区域,例如B0,9表示破口在1~9区,近端累及至0区,远端至9区;腹主动脉的孤立性夹层可按照此方法表述;对于原发破口不清楚的夹层,用I(indeterminate)表示,这些夹层往往累及0区.故无法直接归为B型。这类夹层的命名和 A型一样.例如破口不清楚.远端累及至9区.即命名为I9。

通过TEM (type/entry location/malperfusion) 系统,即类型/破口位置/缺血系统可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类(PMID: 33011773)。
类型:A型、B型、非A非B型;破口位置:E0即破口不可见;E1即破口位于主动脉根部或升主动脉;E2即破口位于弓部;E3即位于降主;缺血情况:M0即无缺血情况;M1即冠脉缺血;M2即弓部分支缺血;M3即内脏/肾脏/肢端/复合缺血。M-即无缺血的临床症状,M+即某区域有缺血的临床症状。

以上就是我带着关于主动脉夹层分型的疑问所搜集到的一些信息,希望同样对各位同道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