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电动车CTB/CTC技术的观察与思考

2023-02-27 12:36 作者:臭臭的酸菜鱼  | 我要投稿

随着电动车的不断发展,一些车企以及电池制造商对于电池和车身自身研发认知达到一定程度过后,车身与电池的关系就逐渐分为了两个方向,一种是车身与电池之间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其实就是较为传统的CTP(Cell to Pack)方案——车身与电池包,当然也包括可拆卸式换电;另一种肯定就是车身与电池之间相互接和——取消了原有的车身地板,电池上盖直接与车身接和,于是电池就成为了车身结构件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CTB/CTC(Cell to Body/Chassis)技术,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电池集成与车身

CTB/CTC的优点颇多,对电动车发展带来的改变是可观的。

比如带来的车身扭转刚度的提升。扭转刚度的提升必然会带来操控性,车身循迹性的提升,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而言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的应该是驾控安全性,NVH方面的提升。驾控安全性当然不必多说了,主要是NVH方面。由于车身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承受扭转力矩是一些车身结构件产生了振动,这些振动再与车内声腔耦合,产生了噪音,没有了发动机这个主要的噪声源,通过结构声传递的噪音就被放大了;由于去掉了发动机过后,原来一些被发动机振动所掩盖的车身结构件的振动逐步被显现了出来,而扭转刚度的提升使车身结构的形变量降低,振动幅度变小,振动频率提高,对应的模态频率也随之提高,在质量分布同等的情况下,NVH性能得到提升,正好就能从源头上去抑制车身结构件的一部分振动,同时还可以控制好其中的一部分噪音。所以说车身扭转刚度的提升会带来很多行驶品质和NVH性能上的改变。

CTB/CTC使车身整合度,集成化度更高,能让车身材料得到不断优化,电池与车身的适配度也会更好一些,也可能会带来一个更优秀的车身结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同时也能够映射一个车企的实力;在研发过程当中从以电池制造商为主导到以车企为主导的转变也是CTB/CTC技术能够带来的一个方面。当然CTB/CTC带来的成本上涨也是必然的。

至于CTP和CTC/CTB哪种更好,这没有固定的答案。

© Porsche


对电动车CTB/CTC技术的观察与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