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 帮助巴方应对二十七年来最严重蝗灾

2020-02-25 19:06 作者:习雪小半月  | 我要投稿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考察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植物保护司下属灭蝗飞机基地 刘畅摄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与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官员讨论援助灭蝗方案 刘畅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畅):在巴基斯坦爆发27年来最大规模的蝗虫灾害后,由中国政府派出的蝗灾防治工作组昨天(24号)抵达巴基斯坦 卡拉奇 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官员举行会谈,商讨治蝗对策、支援方案以及如何帮助巴方开展人才队伍培养等。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由中国农业农村部牵头,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派员组成。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处长徐玉波表示,工作组带来了支援巴基斯坦防治沙漠蝗虫的一揽子计划,“中国在治蝗方面很有经验,在数字农业、现代技术、药械、专家人才、监控平台等方面都有可供巴基斯坦借鉴的内容,工作组在与巴基斯坦相关部门进行磋商以及实地考察后,将帮助完善巴方的防控方案,使中方的援助真正满足对方需要。”

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植物保护司粮食安全专员瓦西姆·哈山说,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中国自身也面临着严重疫情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建了专业团队来支援巴基斯坦,他们深受感动。

瓦西姆·哈山指出,巴基斯坦粮食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5%,严重的蝗灾已经威胁到了巴基斯坦的粮食安全,但目前巴基斯坦灭蝗的设备和技术都存在不足,灭蝗效果有限,“从去年3月蝗灾出现以来,巴基斯坦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采取了地面和空中的监控和治理措施,但是空中治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特别需要中国提供空中治理的支持,而就地面治理而言,现在的治理技术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品的治理,还不具备微生物的防治技术。”

针对巴方的关切,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介绍说,中国目前灭蝗措施主要采用生态防治、特别是用微生物农药来控制蝗虫数量,农药的作用不仅可以控制蝗虫后代的繁殖生长,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工作组将在随后赴蝗虫栖息地考察时,研究生物防治蝗灾在巴基斯坦的可行性,同时也要帮助巴方建立应急防控措施,控制下一代蝗虫的繁殖生长。

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防控协调员穆巴拉克·艾哈迈德表示,目前,巴基斯坦的蝗虫灾害主要有两大威胁,“一是去年入侵巴基斯坦的蝗虫已经繁殖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而且正在荒漠地带产卵。二是伊朗和印度境内的蝗虫有可能再次迁徙到巴基斯坦的沙漠地带。目前,巴基斯坦境内的信德省、旁遮普省、俾路支省有四大荒漠地带,其中两个位于印巴边境和伊巴边境,这些地区很容易受到蝗灾的袭击。”

去年3月开始,蝗虫从伊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食品安全与研究部一度基本控制住了蝗灾,保护了大量经济作物,但今年以来,由于印巴沙漠地区的降雨时间较长,为沙漠蝗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蝗灾恶化,破坏了大量粮食作物,仅旁遮普一个省就因为蝗灾损失了约合6.5亿美元的小麦。

up: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祖国的一带一路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 帮助巴方应对二十七年来最严重蝗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