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想拿高分,四条素描法则帮你制胜!
众所周知,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静物素描也是联考的重中之重,既可以表现出效果,同时也容易暴露基本功的弊端。很多同学都在这一关犯了难。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拿到高分呢?看完下面超详细的素描静物写生法则,保证你的画技突飞猛进!
一、构图
构图是我们画静物素描时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决定这幅画好坏的关键一步。一张好的构图要做到完整和变化统一。要求画面饱满、舒适,形象完备,主题突出。
记住六条要诀:1、集中而不单调;2、稳定而不呆板;3、饱满而不滞塞;4、活泼而不散乱;5、有主有次;6、有远有近。
二、形体结构
形体本身包含两种含义,“形”是客观对象的形象特征,“体”是对象的体积。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立体性特征,要求所描绘的物体不仅要有横向和属相的长度,而且要有纵深方向的长度。要有点、线、面构成物体的立体感。所谓“三面成体”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亮、灰、暗三块面组成体积,体积的饱满度和透视形的准确性等对塑造形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组素描作品中,结构决定着画面的形式与绘画本身物体的形式并与其相一致的内部核心。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以线为主要表达手段。少画明暗,强调突出物体的结构特征,是结构素描练习的主要目的。
三、明暗关系
任何物体在光照的情况下都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关系。光源的强弱、距离的远近、照射方向的不同都会影响物体的明暗层次。而这种明暗层次被概括为:三大面、五大调、九大色阶。
明暗调子的关键在于固有色调。我们先画这些固有色调,固有色调暗面就暗下去,亮面就灰下去,然后光源照射的地方就在固有色调上顺光面提亮,背光面加深,并记得合理的画出背光面中的反光面。
四、画面的塑造
物体的塑造是画面的关键,如何让整张画在众多画里面跳出来,除了整体关系,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物体的塑造,体现基本功扎不扎实就是在这一点上。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这是首要的一点,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情调或意味.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有构思,不要盲口拼凑一堆静物。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摆素描静物应先选一个主体静物,一般形体较大,也就是要大于从属的静物,占据构图的主要位置,在构思和色调上起决定作用。选择从属的,也就是配角静物,其形体要小于或低于主体静物。搭配的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要考虑他们在大小、高低、方圆、深浅及质感上的变化,不要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这样才能获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对比变化的理想效果。
3、表现静物质感
静物写生,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例如玻璃、陶器等要有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表达出坚硬光滑的感觉;毛线、棉花制品要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琐碎的笔触;画绸缎,笔触和色调要有跳跃感,以表现其闪光的特点,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