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美服装到清美科普视传:我如何手绘133分高分上岸?

蓝浚雯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科普视觉传达
本科院校|清华大学
本科专业|服装设计
初试 |390
政治 |55
英语 |80
专业一|122
专业二|133
“你要相信你就算考了几年,在你几十年甚至百来年的生命里也就占这一点,年轻还是有很多试错成本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认定了那就努力就好啦,可以偶尔有点情绪变化但是不要过于影响你的备考,如果非常影响时下的备考心态,那不如给自己放一天或者半天假调整调整,或者和家人朋友发发疯。”
——蓝浚雯学姐

因为本科就是本校的,对学校更了解也更信任。因为疫情和一些原因没有继续申请出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所以想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选择科普视传方向是本科的时候就有对视传方向的了解,选过专业相关的选修课、也和本科视传的朋友有相关的交流;选择科普方向是因为更喜欢科普专业的班程设置,对跨学科的设计交流学习更感兴趣。
所以虽然听说很多朋友因为上年科普的分数线很高转了视传,而我就是奔着科普方向考的,倒没有管分数线录取名额会怎么变,今年打算继续死磕,然后就磕进门了。
考研是因为工作过后觉得自己还是很多方面需要再提高,清华的资源和老师的审美、学院的设备、学校的项目、学校学生的素质等等经过我本科的体验都觉得是不差的,那就争取看看有没有那个运气二进宫吧,就去考了。
清本毕业再考研其实会有点点压力哈哈哈,多事的人会说那你干脆一开始保研不就行了。我相信人生很多事情可能不到某个节点自己是意识不到会发生如何变化的,所以干脆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用心尽力地去做,然后朝想要去的方向努力争取就好了。
我初试考完估分给自己扣得太狠本来觉得估计进不了复试,已经在收拾纸笔准备继续练了,无所谓嘛你决定要考研,考上了就上学考不上就一边打工一边继续考啰(当然如果可以脱产考更加谢天谢地了),结果运气比较好最终是好消息。大家在还没考的时候先不要想太多。你要相信你就算考了几年,在你几十年甚至百来年的生命里也就占这一点,年轻还是有很多试错成本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认定了那就努力就好啦,可以偶尔有点情绪变化但是不要过于影响你的备考,如果非常影响时下的备考心态,那不如给自己放一天或者半天假调整调整,或者和家人朋友发发疯。

政治
我今年这科分数怪低的,教训是当时觉得自己试考那会儿没有好好背书也能考个中上的分数,抱着试试今年行不行的心态临考试前两个星期才开始认真看,结果参考的老师博主太多有点顾不过来。所以:不要这样。
政治的内容每年会有更新和侧重的变化,该记该背的不能落下最好还是老实背(也不是就完全死背噢学一下怎么抄材料什么的也挺重要的);以及,跟定一个考研政治老师就好,不要变来变去最后什么都顾不上。
个人觉得空卡的带背比较省时间。我上年看完了徐涛的马原课做了肖秀荣1000题马原部分,然后肖8 就出了,做完肖8跟空卡的肖4带背分数还不错,空卡的框架和口诀对我这种不爱背书的人有奇效;今年很多朋友和我推荐腿姐、小谭学长、大牙以及好多其他老师,我都看了点,结果反而看的太多啥都没记住。。如果有不适应空卡的朋友们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老师~选一位跟紧即可。。
(考研政治学习流程:需要的话看徐涛课尤其马原部分/肖1000 /肖8/肖4/持续性配合背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没时间全背就后期跟空卡带背/考前模拟)

英语
我英语基础还可以,考的也不算特别高,没总结到什么特别讨巧的方法。总的就是单词很重要,阅读错题总结易错点,作文要模拟,翻译注意语序。
学有余力或者英一英二已经熟到能背出答案的的朋友们可以去试一下啃雅思,我试考当时是因为刚考完雅思没多久10月多才开始准备考研,当时试做2016年的题整套卷子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然后第一年这么裸考英语也能有79。
(考研英语学习流程:持续性背单词/做真题/总结文章没看懂单词和错项原因以及段落主旨积累好的句式balabala/考前模拟)

专业一
(鄙人的强项来了,虽然不是最高分但是我两年无论知识点基础多薄或考试状态多烂史论都不低,考前还一边帮带几个朋友看史论,我这科特能扯,方法如下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我觉得史论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前期梳理好细碎知识点,了解大概的时代社会背景,理解成因由来和发展必要性以及案例关联师承关系等等,这个是为了你宏观地对书上的知识有串线式的理解而不至于所有知识点都是干巴巴一个个分散的太容易忘;中期一边对比考场复原范文看逻辑一边分类好重点层级,梳理知识大类的框架,这个是要你自己去总结范文中的行文框架逻辑然后翻书看对应知识点模拟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带着问题记知识框架也是等于给你一个语境去串知识点;后期翻翻框架理理专题相关的案例然后计时模拟几次,这个是你要会去将知识点专题化,类似和仿古相关的都有什么案例、和中西交流相关的都有什么案例,去学圈真题题干的关键词、对应上相关的知识点案例并且做成专题然后在模拟的时候试着写出来。

我纯背书完全记不住所以干脆一点不背,基本都是靠理解串记(我两年都是这么学的,也安利朋友这么干,结果都不错而且记得很牢,我认为这样比较方便考试时转成自己的话用题目的角度去应题而不用经历背了忘、再背再忘的痛苦历程),因为书上的重点知识点大家都会,但是对案例的背景原因发展影响的了解可能大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其实延展知识会让我们理解得更加全面也更方便记忆,大家试着自己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书上许多知识点联系不同的发展背景可以对应不同专题的题目,对于应试而言实际最后整理到有那么几个万金油的案例,考试的时候往题目的考点穿插联系就够用了——这样出来的答案——知识点是书里的重点,而你解题的角度又能够不单单是书上给出的角度和侧重点,老师会觉得学生你不是死读书的而是能辩证回答问题的,打分可能也会手下留情一些。

(中国美术史一些案例讲的蛮有意思)】
而且我个人不太支持背书默书,毕竟常用的资料大家用的其实大差不离,考试拉不开差距,拓展太多课外案例完全加重学习负担;而且今年加了美术史和概论导论类的内容,全背的话放在其他科目的时间就太少了,更容易造成偏科的结果。

(王受之老师官方号还没开课的时候
就传了很多王老师视频了)】
我喜欢没事在小红书收集一些博主发的资料,一定注意贵精不贵多,不要什么资料都存一点;挑需要的重点存,存了马上就看就整理,不要想着存一堆以后慢慢看,存一堆一般不会再看的;而且一般花点小钱买到的比白嫖到的资料看的频率高很多倍(除非完全没时间,其实最好还是自己做一下整理印象会更深,网上资料更多是作为补充);吃饭的时候我会配合王受之老师的视频下饭,作为忠实的王门信徒我几乎看完了B站王老师官方非官方账号的各种讲座课程,对史论知识的背景拓展和一些设计的分析理解非常有益,通俗易懂不无聊,看过的都说好(还有一些其他博主我丢图片下面了感兴趣大家自己找来看,博主谢拉克洛瓦的文采很好可以学习的);以及,我会和考研的朋友们互相分享互相分析自己整理的资料。

(这位老师很多总结也很棒)】
虽然我在每科的学习流程最后都写的考前模拟,但是有些科目时间不够或者基础特别好模不模拟无所谓,史论的考前模拟真的必不可少!!我今年其实就因为没有模拟过栽跟头了,考试的时候因为犯困感觉逻辑劈叉了所以考完觉得写的很烂估分给自己估得很低。史论的考前模拟能够给你在时间安排、大纲规划、难题应对、新题调整等方面预估好时间和方向,考试的时候就不至于太慌张脑袋空空或者写不完。

(边看视频边记一下)】
反正大家先不要把史论当作一座大山,我觉得最重要是找到应试的底层逻辑,然后切断它的龙脉(不是)。

(这一步在前期看知识点后做)】
(考研史论学习流程:知识点过一遍起因经过结果长什么样有什么用/看考题分析和范文/知识点侧重分级/梳理横纵框架/按专题分类案例/日常看史论相关视频下饭/考前模拟)

专业二
虽然艺考集训和本科都有画画,但是因为都是用其他绘画工具,其实我一开始并不太会用马克笔(或者可以说技法稀烂),上年试考的时候因为工具不够熟悉甚至没有画完,所以把之前的练习和高分学长学姐们的考试画面整理对比了以后开始痛改前非。
前期还是断断续续临摹,大概7月份基本可以说按着自己从头开始,从马克笔的用笔笔触到铺单色明暗到透视质感塑造等一条龙走了一遍,渐渐更熟悉马克笔这一工具也捡回了一点信心。技法解决以后就是常规的元素单体积累、元素组合、配色练习、构图练习、设计专题练习和模拟考试。

我平时的练习基本不爱照着现有完整素材改,基本都是自己拼元素组合单体组合画面,而且因为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套模板,所以我的画面是考试临场想的,可能会有人觉得好像很冒险,但是一个是我当时实在对自己的解题立意比较有信心,觉得考场应该没有第三个和我想的一样,我认为我的解题可以多角度解且一定不偏题、立意也比较切现实的点;第二我也比较相信自己一直以来在画面效果和物体塑造上的练习,所以大胆放下了之前积累的构图模板临场发挥。虽然画完感觉是会有点担忧会不会表现不够明确或者设计感不够强,但是结果上看老师还是有看懂,而且也因此能看出老师的评判标准不是单一的吧。

以我从艺考到考研考清华的经历来看,我个人觉得手绘考试的解题立意真的是和其他考生相区别的一个很重要的点,甚至是冲高分的一个关键点。
大家不用过于纠结画风问题,平时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多角度的解题练习、多画一些头脑风暴小稿之类的,学会分析高分卷的解题逻辑、学习吸收高分前辈们的优点,在保证手头功夫的同时多练解题切入点,让自己在解题的时候能有一些独特巧妙而务实的思考方向。

考试的时候也不要为了套模板而套模板,平时就多练习自己的物体组织画面布局能力,以提高眼力提高手头功夫这些实际的绘画或者设计能力为主,在遇到变题或者难题的时候也比较好灵活变通、在有好的想法的时候也更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考研手绘学习流程:广泛临摹/技法掌握/单体元素/元素组合/配色练习/构图练习/题型专题/题材专题/考前模拟)
感想
有压力会频繁骚扰我的各位好朋友们,有时候甚至会去和学长学姐发疯贩卖焦虑;白天不想学了就看网上的鸡汤视频痛哭流涕,夜深人静的时候看搞笑土味视频解压。
备考期间有段时间起不来床,天天发梦到9、10点多,后面每天和朋友互相打电话叫起床,为了起床打卡睁眼后马上开腾讯会议;还有经常学着学着就有一段时间不想学习了,后面就每天发任务然后给朋友发红包,任务打卡完才能领回来,没完成就请朋友拿去吃螺蛳粉。
感谢
试考那年听了hhd学长的几次论述课和模考讲解觉得非常有帮助,一些考试要注意的版面安排、字体调整等我一直都贯彻在两年的考试经历中;梦清的史论资料里关于朝代文化社会背景的补充和每章知识点后面的考场复原文章都让我省了很多到处查资料的时间,也对考试行文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非常感谢我的本科毕设导师,谢谢朱老师给我培养的严谨的论文思维,让我在考研史论大题回答上如有神助。



也是试考那年手绘跟着陶学长学习,虽然非常对不起学长,当年没画完(鞠躬!)。。但是学长对扣题的严谨也一直在我心中;我也一直非常记得在梦清第一次画的画学长对我的解题角度的鼓励,这也是我今年能大胆用临时的解题思路绘画考试画面的底气所在之一;初试通过以后学长也非常地热心给我提供帮助,鼓励我,非常感谢!也非常感谢在梦清给我看过画的各位学长学姐,感谢润霖学姐在我心态崩盘的时候贴心的安慰鼓励我,给我的备考指明方向;感谢教务老师张老师在我对考研手绘完全没有头绪的时候给我展示的上岸高分学长学姐的画面,让我对考研手绘高分的标准有了更多的理解。




感谢一路上遇到的给我推荐考研好用工具的同学,考试借我手套的同学,给我讲解画面的同学,给我推荐临摹素材的同学,给我推荐老师的同学,给我发作品集案例的同学,等等。
感谢复试给我指导的陈学长,还有模拟面试的学长学姐们,感谢本科视传专业、信息专业的朋友们,感谢听我贩卖焦虑的高中同学和高中同学的同学、本科同学和本科同学的同学,谢谢一直支持我的家人!
感谢贝子哥让我认识了旻子……感谢旻子帮我看手绘、给我推荐考研政治资料、督促我完成学习任务、陪我好好准备复试、借面试衣服给我穿、感谢旻子让我认识了婷子……感谢婷子帮我看手绘、给我推荐考研政治老师、在我起不来的时候叫我起床、督促我完成学习任务、陪我好好准备复试、感谢婷子让我认识了吕学长……感谢吕学长给我的复试指导,对我作品集和复试手绘的高要求,以及对我面试的辅导……感谢宋宋一路陪伴到考前,帮我看手绘帮我改画,给我指点解题方向给我指导画面效果,非常耐心而有爱心地一直鼓励支持我给我信心……感谢小吴学姐帮我看手绘给我分析画面细节,给我讲解画面构成……
……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祝你们要啥有啥,我一辈子对你们好!

我是有参加一些工作、周末兼职什么的。如果不是精力极好无处释放的朋友,建议不要给自己安排太满的schedule,我本来计划的通勤碎片时间背单词看史论什么的基本坚持个3、4天就撇了,心累得很;碎片的时间不如脑子里大概过一过当日任务做做复盘和心态调整,将最充足最好的精力和状态留给大段时间复习。
说个可能大家不一定非常放在心上的。我觉得考研的朋友资源很重要,大家不要闷着头学习太把全世界当假想敌,要多交研友啊!
拿史论举例的话,我是有一边自己整理梳理知识点和朋友分享一边帮朋友改史论模拟、给朋友梳理答题逻辑打语音讲解的,朋友们看到我做的题或者资料里有不准确或者需要补充的也都会回过来提醒我。备考的时候我没把身边一起考试的朋友当竞争对手,都会互相给看画互相看史论这样。我给朋友们看史论的同时也是在梳理我的答题逻辑、反复提醒一些自己没有留意到的好用案例,因为有这样一套内化知识点的思路,所以在史论学习上没吃什么苦头而且我们都还蛮享受其中,给朋友讲题的时候朋友非常认可我的思路,我也对我的史论更有信心,考试大家结果都不错。
手绘科我也从试考当时的84分一下跳到今年高了近50分,我认为也是因为我在反复练习提高了手头功夫同时通过给不同的朋友们学长学姐老师们看画抓住了一定的应试规律,给不同的朋友老师看画了解不同的评判结果,加上梳通高分前辈们的突出所在以后我会比较针对性地练习和发散,更知道更多时间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在哪些点上补足能尽量让更多评判标准的老师挑不出毛病。
这样各个科目都能在不同朋友们老师们的经验里最快地找到各个阶段的重点并卡紧时间调整解决,这个为我备考省了很多事儿。
(当然考试运气也是一部分,大家平时多行善事广结善缘一下。。)

路逢险处难回避
事到临头不自由
考研路上
除了直面问题的勇气
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
和松弛有度的自我调节
考研就是能力与心态的比赛
适当紧张 全力以赴
对跨专业考生更是如此
正如蓝浚雯学姐所说
你要相信你就算考了几年
在你几十年甚至百来年
的生命里也就占这一点
年轻还是有很多试错成本的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认定了那就努力就好
可以偶尔有点情绪变化
但是不要过于影响你的备考
如果非常影响时下的备考心态
那不如给自己放一天
或者半天假调整调整
或者和家人朋友发发疯
蓝浚雯同学已经踏上新征途
祝愿她在充满
未知和希望的未来中
尽情驰骋
抵达理想的彼岸
继续清华园的美好校园生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