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卫星侦察报告(2)——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厂们(下)

用谷歌地球带你看海外军事基地(~ ̄▽ ̄)~
上一期:【谷歌地球】卫星侦察报告(1)——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厂们(上)
1、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厂

坐标: 51°39'3.57"N 39°15'17.49"E
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厂最著名的产品莫过于二战时期在东线战场上大放异彩的IL-2攻击机,除此之外,我军目前的主力装备轰-6轰炸机的原型——Tu-16轰炸机、世界上第一款超音速客机——Tu-116也都曾在该厂生产。相比之下,该厂目前的主力产品听起来就有点平淡无奇:除了作为俄罗斯总统专机的特种型IL-96外,就只有普通的IL-96客机和An-148客机。

俄罗斯空天军在沃罗涅日市内还有一处空军基地,该基地目前正在进行跑道扩建工作,基地内有一个颇具规模的航空博物馆,馆藏有Su-34战斗轰炸机、Su-24战斗轰炸机、Su-25前线攻击机、Mig-25高速截击机、Mig-29战斗机、IL-76运输机、Tu-22轰炸机、Tu-95轰炸机、Mi-26直升机、Yak-130教练机等藏品。

坐标: 51°37'16.51"N 39°8'36.77"E

2、下诺夫哥罗德“雄鹰”飞机制造厂

坐标: 56°19'19.78"N 43°48'14.85"E
相比于其他航空工业届的同僚,雄鹰厂似乎没有太多光辉的历史,但它仍然在当下的俄罗斯空天军内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负责生产俄罗斯战斗机飞行员的摇篮——Yak-130教练机;另一方面,它也是为米高扬设计局生产、维护Mig战斗机的主要基地,包括了Mig-31——一种从Mig-25发展而来的串列双座全天侯截击战斗机;以及同时装备了印度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Mig-29系列海军型——Mig-29K/KUB。


我们可以在上图最右侧看到一架身披“雨燕”飞行表演队涂装的Mig-29战斗机。
3、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体

坐标: 55°4'20.68"N 82°59'58.25"E
虽然曾生产过Mig-15、Mig-17、Mig-19等经典米格战机,但目前的新西伯利亚厂与共青城厂一样,都是由苏霍伊主要持股的生产厂,因此其现在的产品自然以苏霍伊系战机为主。目前新西伯利亚厂主要负责生产Su-34战斗轰炸机,并对型号稍旧的Su-24战斗轰炸机进行维护和改装。与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不同,Su-34其实是一款相当新的作战飞机,它虽然在1990年就完成了首飞,但直至2007年才开始陆续装备部队,2014年时勉强达到32架的装备规模,但此时的Su-34机队中实际上有一半都是试生产型,甚至都没有统一技术规格。2014年之后Su-34的生产才可谓是走上正途,俄罗斯空天军开始大量接受Su-34作为主力装备,接近200架的生产数量也使其成为了俄罗斯近三十年来生产数量最多的侧卫家族型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有新闻指出,由苏霍伊开发的S-70“猎人-B”重型攻击无人机在该厂进行滑行测试和试飞,可惜的是没有在卫星图中看到它。

4、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

坐标: 52°21'43.39"N 104°11'39.19"E
伊尔库茨克厂最早可追溯至于1932年设立的“125号工厂”,二战时期,该厂主要生产IL-2攻击机和IL-4轰炸机。冷战时期陆续负责了IL-28轰炸机、An-12运输机、An-24运输机、Mig-23战斗机及其对地攻击改进型Mig-27攻击机。苏联解体后,伊尔库茨克厂于1992年完成私有化,此后主要为苏霍伊生产各种型号的串列双座型侧卫家族战机,与共青城厂、新西伯利亚厂合称苏霍伊三幻神(划掉)。该厂为印度空军合作生产Su-30MKI,为马来西亚空军生产Su-30MKM,为俄罗斯空天军生产Su-30SM和Su-30M2,为阿尔及利亚空军生产Su-30MKA等等。除了我国采购的Su-30MKK和Su-30MK2在共青城厂生产外,其余的Su-30系列飞机均在伊尔库茨克生产。要区别两个制造厂的Su-30很简单,伊尔库茨克厂生产的几乎所有30都带有鸭翼(除了年代久远的过渡机型Su-30K),而共青城厂的30则没有。


上图中的Su-30K本是一种应急开发出的机型,性能相比旧型号提升相当有限,在向印度交付Su-30MKI之前,俄罗斯向印度提供了18架30K,供印度空军应急使用,MKI大规模装备后被印度空军退回。2013年,安哥拉空军买走了其中的12架,而剩下的6架凭借其低廉的定价(加上现代化改装费用约2500万美元一架)在2019年的竞标中击败枭龙,被斯里兰卡空军选中。
5、乌兰乌德飞机制造厂

坐标:51°51'14.00"N 107°44'53.83"E
伊尔库茨克市东南260公里处的乌兰乌德市,坐落着米里设计局的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基地之一——乌兰乌德飞机制造厂。该厂的产品线曾经极为丰富,是苏联唯一能同时生产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的飞机制造厂,曾生产过La-5战斗机、Mig-15战斗机、Yak-25RV侦察机、An-24运输机、Mig-27攻击机、Su-25UB攻击机等。现在该厂以直升机生产为主,大名鼎鼎的Mi-8家族(包括Mi-8、Mi-17、Mi-171等,其中的Mi-17、Mi-171都曾在我军大规模装备过)就在此处生产。

6、米格1号工业综合体(原卢霍维奇飞机制造厂)

坐标: 54°54'28.02"N 39°2'36.72"E
作为在上个世纪占据苏联天空的王者,如今略显衰落的米格公司居然渐渐神秘了起来,要在网络上找到米格相关生产厂的信息可不容易,笔者可谓是翻箱倒柜地搜证才找到了这个米格生产中心的位置信息。米高扬系列战机自不必过多介绍,从这里走下生产线的,正是其中最新锐的型号Mig-35——Mig-29家族的最新改型(虽然订单数量目前还少得可怜就是了)。

由于订单较少的原因,现在的米格第一生产中心看上去有点冷清,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回2010年左右呢?

可以看到此时的工厂停机坪相当的热闹。从时间线上来看,这应该是苏联时期未完工的库存机体零件。最后一批16架库存机(Mig-29SMT)于2014年完成升级后交付了俄罗斯空天军.

其实,历史上Mig-29最主要的生产厂应该是原莫斯科“劳动旗帜”飞机制造厂(坐标: 55°47'14.08"N 37°31'53.47"E),该厂曾是俄罗斯最老、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厂,后来由于身处莫斯科市中心,不适合继续进行大规模飞机总装生产,于2003年完成了跑道的拆除,从此不再进行Mig战机的总装。
7、库梅尔套飞机制造厂

坐标: 52°47'3.54"N 55°46'38.50"E
主要生产卡莫夫Ka-27系列反潜直升机,我军装备的出口型Ka-28也出自此处。
8、喀山直升机厂

坐标: 55°51'21.41"N 49°2'26.18"E
喀山厂是俄罗斯境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直升机厂之一,苏联历史上第一架出口的军用直升机Mi-4就在此生产。其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整洁的工作环境使其被誉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骄傲”

非常美帝风格的总装线
喀山厂的主要产品线和乌兰乌德同是Mi-8系列直升机,包括Mi-8和Mi-17的最新改型和一个非常特殊的机型——Mi-14。Mi-14是专为苏联海军陆基航空兵研制的一种反潜直升机,其装备有Mi-8家族罕见的船型底、浮筒等水上降落设备。由于苏联海军装备数量较少,因此后来又发展了出口型,陆续出售给了保加利亚、古巴、利比亚、波兰、罗马尼亚、德国、叙利亚、朝鲜和南斯拉夫等国家。

9、塔甘罗格别里耶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坐标:47°12'4.04"N 38°51'33.86"E
别里耶夫设计局是著名的水上飞机设计机构,曾设计出A-40“信天翁”——世界上最大的双发涡扇式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以及小号A-40——Be-200水上飞机。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基于IL-76运输机平台的A-50预警机和A-60激光试验机也是别里耶夫设计局的作品。同时,塔甘罗格工厂也在承担Tu-95MSM轰炸机的改装与维护工作。

这是一张信息量很大的图片,从左往右第一架是A-60激光试验机,机背的鼓包状反射镜和机头的大型雷达是其主要特征;第二架为通常型的IL-76系列运输机;第三架为IL-80指挥机,IL-80改装自IL-86客机,是俄罗斯在核战争状态下的紧急指挥中心;第四架为A-50预警机;其余两架为Tu-95MSM轰炸机。




其余未在当下承担主要装备生产任务的生产厂们:
鄂木斯克飞机制造厂: 54°57'51.88"N 73°18'37.01"E
萨马拉飞机制造厂: 53°13'8.13"N 50°19'7.13"E
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 51°28'44.11"N 45°56'23.38"E
斯摩棱斯克飞机制造厂: 54°49'13.99"N 32°2'56.75"E
彩蛋: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

坐标: 55°34'18.93"N 38°8'8.76"E
在格罗莫夫试飞院,你几乎可以找到俄罗斯现役所有型号战机的原型机,俄罗斯人脑洞大开的产物几乎都在这里进行试飞。今后会把它和阿赫图宾斯克国家试飞中心一起做一个专题介绍,带大家看看俄罗斯空天力量的机密禁区。
本文所有资源来自于公开资料,如有谬误,欢迎各位朋友指正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关注公众号:卫星侦察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