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老弟一号与Bykski争议的直播总结

2023-07-29 12:16 作者:Sheepi  | 我要投稿

  本来不想污染自己的空间写这些东西的,等事情妥善解决后可以删掉。先叠个甲,一般路过硬件玩家,没玩过分体水但是一体水风冷ai两家的超频经验丰富,略懂一些物理。以下结论以事实为依据,仅进行定性分析,可能有其他影响因素,具体是否为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控制变量测试,但从中足以看出by的行为是个什么性质便可。算是多年滑稽果但是没给老弟花过一分钱,甚至币都不怎么投,在滑稽树核心群还因为三观不合被狗管理飞了。以前对by的认知则只有是个分体水厂商,走的似乎是性价比路线(相比ek)。

以下为复制并补充我自己的评论的内容:

  那晚先测的是老弟的模型,925银96度,悍将99度,ek104度,by获得零百加速冠军且106度。这时候已经证明了老弟视频的测试没问题,by的东西真的差。而且在一般玩家的观点下老弟的模型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在日常使用的条件下对比温度,在极限情况下对比解热功耗。然后by不服,说要用他的模型测,此时已经凌晨4点了,by拉着五哥老弟和大伙熬夜。

  那by的模型是什么呢?第一个测试是把水泵和风扇转速拉满,cpu却是锁在默认的253瓦。此时冷液能极高效地与空气热交换,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这个条件下相同的热功耗,冷液的末温和室温的温差是恒定的。这样不管冷头的微水道效率如何,cpu的末温被导热给限制住了,简单来说就是顶盖硅脂冷头等厚度和材质,这一块瓶颈在顶盖和硅脂上,不同冷头测出来末温都是82度。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末温相近此时by的cpu依然是升温最快的那个,说明其导热效率之低。

  by的第二个测试更离谱,说是不限功耗测试,但是温度墙设置为auto,也不进行超频(最后都是跑在全核心5.5g)烤fpu。这个模型下所有冷头终末都在106度。可能有小伙伴会疑问,一样的末温一样的频率,难道不能说明“by的冷头和其他家水准一样”吗?其实不然,顶着这样的高温在跑,电压会自动拉高以维持5.5g的频率,也就是不同冷头此时的“裕量”是不同的。自动的boost机制为了稳定运行,给的电压会高于跑这个频率的需求,这样不同的散热器不同体质的核心在默认状态下都能达到一个还凑合的性能水平。对于水冷压139k这样的核弹,自动的结果基本上就是顶着墙跑出intel预设的睿频5.5g,区别只在电压和稳定性上,此时的功耗更多得也是代表处理器体质而非散热器极限性能,如果顶到温度墙的时候提电压也不足以维持频率则会降频运行。可以理解为自动的boost机制为了照顾体质差的处理器选择了一个笨办法,这也是为什么降压超频可以用更低的功耗实现差不多的性能的原因之一。可以想见如果这个模型定在更高的频率,那先压不住更高频的会是谁。

  by这两个测试模型很明显是故意如此设置的,和博尔特比谁的饭量大,最后因为物理限制博尔特只能比你多塞一点点,其主要思路是转移瓶颈,让高端冷头核心性能没法完全发挥,为的就是遮盖自己性能落后。那晚最后五哥也很难办,想要by正面回应法务函问题by却甩锅法务实习生,最后只好达成和平解决问题的共识后散场,五哥还再三确认让by不要杀回马枪。结果by好像误解了和平的意思,和平解决重在解决,可不是让by冷处理留下一个烂摊子,不然就是胖虎无理地揍了大雄一顿后,却转移重点说打架是不好的,没有对错误的根源进行拨乱反正,环境依然是被搞的乌烟瘴气,下次你by或者其他什么厂商还敢这样做。五哥确实给了by台阶下,但认识到问题究竟在哪,对问题不回避并诚恳道歉才是走下台阶的办法。

  最后重申,我们观众不应接受by以“双方测试结果都没错,只是起了误会”这套说辞偷换概念,这事情重点是by国内外双标,对老莱直接滑跪,在国内却以莫须有的理由发函施压,甚至其理由没有着眼于商单,而是直接剥夺了所有个人创作者的“评测资质”。并且b站说着要“营造up主良好盈利环境”,却在没弄清原委的情况下直接下架商单,传言vk还交了平台的保护费,如果确有其事的话那就更离谱了。现在by的问题又加上一条,在其视频刚发的时候我就说他的测试模型是个笑话,复测证实了这一点,故意选择这样的测试模型却攻击老弟的测试不专业,没有测试资质,真是贻笑大方了。

关于老弟一号与Bykski争议的直播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