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背书小技巧分享

2023-05-06 23:33 作者:爱生小札  | 我要投稿

Hello!

同学们,好久不见!

很多同学来找我吐槽

“老师,知识点好难背啊!”

“老师,能不能教教如何背书啊!”

本期,就和大家一起来快乐背书!!!

在技巧讲解之前,先了解几个常见的小知识点。

一、遗忘机制

   遗忘,特别是当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时。它是大脑整体能量和信息处理效率所必需的。然而,遗忘也是泛化和概念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大脑从空白状态过渡到高智能的知识处理器。如果不遗忘,大脑就会像录音机一样愚蠢。大脑就像一个概念网络。有效地执行遗忘是对概念网络[2]的智能使用的保证。

遗忘是一个能思考的大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干扰

  在大脑的概念网络[中,每次我们学习一些东西,我们就修改知识网络中的部分连接。每一个新的记忆都会影响其他的记忆。当新的记忆与其他记忆一致[时,现有的记忆可能会得到稳定性的提升。如果新的记忆与现有的记忆不一致,网络冲突就会通过干扰导致遗忘。如果新的记忆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旧的记忆就可能通过干扰而丢失。

初步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破解“困局”,高效率的背书和记忆吧。

一、学+思+行

  一直和大家强调学思行并重的重要性,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就无法深入理解。只有当你真的理解了知识,你才能对它印象深刻,真正记住知识点。不论大家用怎样的方法背书,都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思考就是对知识的加工整合过程,也是多重编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过程,这比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好太多了。

二、拒绝“假把式”

  大家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巩固和检查复习效果,比如做笔记、默写等等,不论采用什么形式,都是以实际的效率和结果为目标,只要适合自己、有成效,那就是最好的。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陷入形式主义。

以下是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渐进反复法

  加强记忆的方法很多,而渐进反复法就是其中一种,就是需要将要背的知识分成多个部分背:这种渐进反复的背书,对加强记忆力有极大的功效。每个人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读书效果。但往往都是一步一步收获才是最大的。

二、直接反复法

  这个方法一般适合初期记忆阶段使用,我们以前也经常运用这种背书方法:阅读一分钟,默记4分钟(记忆黄金定律)所谓默记,就是动嘴但不出声的记忆方式。这种方式非常有效果,每个人都使用过。但还是很少有人有计划地将它运用学习上。研究记忆术和学习心理而著称的学者凯兹曾做过一项实验:需要注意的是:默记时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查看文字。在背长文时,在通读理解全文后分段背诵,每段提炼出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总结。在背诵时,就可以通过这句而记忆。如若长文段落多,提炼句子可以用后面说到的首字编口诀法进行每段每句记忆,从而记忆全文。

三、 关键词法

  标记关键词能够迅速定位到重点,在这过程中就已经对知识进行加工,加深印象,记忆时就感觉很轻松。如果背的内容过多,关键词也多,可以把关键词编成记忆口诀,使你能记住所有关键词。

四、搭桥法

  搭桥法旨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串无意义的信息。把背的内容分成多部分,建立许多联系,在我们记忆时,需要将被记忆的单个事物尽量有机的联系起来,利用它们的“裙带关系”,花最小的精力,记住更多的东西,在心理学上讲就是最有名的联想法。而且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得越牢固,即使其中建立的一种忘记,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联系回忆。奇妙的联想能使死背便活记。

五、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这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利用精密的仪器绘制的一条记忆维持曲线。人的记忆在记忆的同时便开始迅速减退,随着时间的流折减退速度会渐趋于饱和。比如记忆后的1小时会产生相约44%的忘却,但一小时后,忘却程度渐缓,忘却率相对减少。经过10天半月,得以保存的记忆,再经过漫长的时间也不会忘却。由此可知,我们在忘却率由急而缓的时间内做复习工作,则长久记忆的知识也能相对增多。有实验表明,记忆后9小时维持率约35%忘却率占三分钟。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花时间复习,使维持率逐渐提高,则最后的记忆保存量必然会大幅度增加。

最后稍微注意的是:

1、重复,是增强记忆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机械式的单调重复一定没有理解之后再背更印象深刻。

2、适当变换运用几种背书方法和技巧,更能刺激背书的效率。时常换换记忆方式就能长时间保持新鲜感。适当的改变记忆方式,头脑因产生的新鲜感而变得敏锐,记忆的吸收也会超乎寻常。

3、背得的内容在闲暇时可以默背一两遍,这样,头脑中的记忆就会异常牢固、准确、清晰。


  知识浩瀚如海,只有将重点部分重点记忆,才能以点带面,使知识变得更为踏实。学习是有方法的,但永远没有捷径,再好的方法都要脚踏实地。学到的才是自己的。不管背书、笔记等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都要培养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

同学们,本期的内容就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


背书小技巧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