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
身体生六感:视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听觉 意觉,大脑通过六感对外界各种事物带来的接触,对不同的人与事物萌生出不一样的感受 想法 行动力 识别力分别心 区分对待心,喜欢的事物产生追求心,不喜欢的产生排斥心,不断的追求身体上六感带来的感受,把这种追求定成规则 规定,或人生固定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追求上升为民众的真理,从而把一个人的思惟思想圈养化,如果顺从民众追崇的真理,人们就认同这个人,如果不顺从 即便没有做坏事或对不起他人的事,人们也会认为这个人是个另类,殊不知人们是思想跟风效应,误把跟风当真理,这一切只不过是人心中建立的虚幻缥缈的心理作用 自我幻想,识破了过后就像一阵烟一样,一吹就散。从小到大被教育 被受到周围人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给自我心里塑造了一个个准则和标准,假如换一个家庭出生 不同的教育 换一批身边的人 换一个生活环境,又会把自己塑造成另一个人格三观,也就是说 人的思维思想是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跟风效应,被人群大众的带动下潜移默化被改变,然后把这种潜移默化的跟风式自我改变,误把跟风效应信奉为真理,认为这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问他为什么追求这个呢,他说: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个啊。由此可知,一个人的人心人格观点,可以根据出生不同的教育 人为与环境随意调动改变的,误认为被潜移默化改变后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往时间线来看只是虚构一场 更新换代 时代变迁,才会发现曾经 现在 未来 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追求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的,既然能够随着年代改变的标准,那还能算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吗,只不过是临时用用这个准则,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不要一根筋扎死在当今的风气效应上了,就像老一辈人的思想跟年轻的一辈对不上,年轻的一辈有些也难以理解老一辈的思维,因为互相都在用当今的准则去否定曾经一辈人的准则,又或者用曾经一辈用过去的思想来批判现代人的思想,缺乏互相理解,没有整体观,谁对谁错又怎么会说得清呢。 假如你用眼睛的视觉看到远处有一个彩色石头,你跑过去看,感觉石头的形状和色彩好看,就会引发内心里的欢喜心,相对的厌恶心和排斥心就会出现了,当看到一个普通的石头就不会喜欢,看着一个看起来脏兮兮的石头就会排斥。实则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他们本身并没有美丑好坏高贵之分,是我们这颗心去强行区分,从而沉浸在自我建立的心理世界中来得到满足感,误认为这种满足感就是真实的自己,其实都是身体上的六感建立出来的自我意识,一但接触过更好的,现在的没那么好就会被嫌弃,嫌弃就会生出烦恼,如果追求不到更好的就会生出痛苦,满足不了感官上的追求,满足不了心理作用上更好的追求,烦躁 愤怒 崩溃的感受就会产生了,为什么会这么多负面的情绪一拥而来呢,因为有了个固定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受到身体六感的控制产生的心理作用,受到跟风效应跟着他们有相同方面的追求,误把当今临时的价值观当真理崇拜 那如果好看的动摇不了心,好听的动摇不了心,好闻的好吃的等,都打动不了心,六感构建出来的自我满足感就会破灭,身体上的六感:视觉 嗅觉 味觉 听觉 触觉 意觉,都勾引不了你 只是用用它们 却不会沉沦于六感,沉沦便会有各种虚假的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六感拼凑出来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再拼凑出个“自我”的概念,识破这个心理幻象后,这个虚幻的“我”也将不复存在,六感再也无法动摇心,到那时看什么东西 事物 人,都是整体观思维,时间流程具象化,如同一个上帝视角的旁观者,明白了人心对于六种感官带来自我满足感的追求,看人心人性就像透明的一样,怎么会变成这样 为何这么说 为何这么做,过后会牵连哪些人关联哪些人,给牵连关联的人造成什么感受想法,会有哪几种结果 造成的原因什么 怎么解决如何避免,整体的画面提前已经在心里经历过了,假如看一个果实可以想到它的生根发芽,再到长大后开花结果的整个时间线流程,时间流程演化加上整体思惟,很多事和突发情况发生后都不会感到意外和惊讶,内心时常清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