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尊重的从众心理: 你尊重自己,我也跟着尊重你

2021-12-01 16:55 作者:心灯除暗  | 我要投稿



我尊重他,你也跟着尊重他。


我尊重你,你也跟着尊重你自己。


你尊重自己,我也跟着尊重你。


尊重是接纳,全然地接纳对方的一切,接纳了的基础上,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面对他人缺点,一开始就指责谩骂,很容易激发对方逆反心理。如果要跟对方讲道理,在尊重接纳对方的基础上,慢慢引导规劝才好。


其实在接纳对方的基础上,做好我们自己,正身正语正意,就算我们没有对对方做任何的规劝,对方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我们正的言行影响,慢慢向我们看齐,逐渐心暖花开。


全然地接纳对方,意味着要接纳自己内心的一切:各种情绪念头,不舒服感,受伤感,失落感,抱怨,厌恶,憎恨,恼怒,嫉妒,傲慢,自卑……有时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与其说是接纳,不如说是降伏:这些情绪念头就像野牛一样,狂奔不停,驯服一头狂奔的野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那感觉就像悬崖勒马一样惊险,稍不注意就掉落悬崖、情绪大爆发了……



“我尊重你,你也变得尊重你自己”,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不堪。


可是这种善缘,可遇不可求。


我们习气重,负面能量多,时不时的发作一次;对方必须非常有慈悲心又有定力,又有智慧才能承受住我们一次又一次负能量的冲击。否则,善缘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很容易对我们敬而远之或者反目成仇。


有个这样的善缘,这样无条件接纳我们、爱我们的人,是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帮助我们快速走出黑暗的。遇到了,就请好好珍惜吧,忍不住折腾一次两次,请不要一直毫无顾忌地折腾下去,试着不要那么自我。


这种善缘可遇不可求,非常难得。如果遇不到,那我们还是可以自渡的。


“你尊重你自己,我也跟着尊重你”。所以我们可以学会自重、自立、自爱,这样别人自然会学着我们,来尊重我们的……


自重意味着自我接纳,而外在不造作;接纳自己的一切:悲伤,愧疚,恐惧焦虑,邪恶的,肮脏的……,却不在言行中造作出来,不去损害外界人事物。


你接纳了自己的一切,从而不再总是惧怕逃避,逐渐变得淡定从容、处变不惊……你的一切言行,如清风明月般自然流畅、清净皓洁,这让别人觉得很舒服、心生喜悦,他人自然欣赏你、尊重你。


好多不被尊重的情况,发生在我们不尊重自己的时候:把对方当作我们生命中的主角,围着祂转,而不是自己的世界自己做主角,不卑不亢,淡定从容,自重也尊重别人,何苦总想着去攀缘讨好,自己不舒服,也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吃力不讨好。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人也是独立的个体。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又互相尊重接纳,这样最好。大家都有各自的习气、性格,走得太近,总有习气相冲、相互感觉不适的时候。


围着别人转,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相当于把自己开心不开心的权利交给了对方。对方给个笑脸我们就高兴一上午,给个白眼、说几句难听的、嘲笑几句,就难过恼怒一天两天……,多可怜!


我们的生命不是围着别人转的,是围着自己转的。


无我利他的是大菩萨,我们既没有菩萨们的金刚不动心,也没有菩萨们入世出世的智慧,更没有菩萨们的大慈大悲心,到最后我们攀缘不成、表达我们的善意不成,反被拖入自己心绪的黑暗里。


大菩萨们无条件地付出,心也如如不动,看着他人就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或者像是个撒泼打滚、闹腾等待安抚的孩子。


而我们呢,我们有什么呢?定力很差,总是被自己的头脑情绪牵着鼻子走;智慧也不够,既没有应对俗世人事的智慧,也没有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智慧;慈悲心也不够,自己都缺爱,哪有多余的爱给别人,看起来总是在为别人付出、不停地攀缘讨好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情,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关爱关注甚至是为了控制、道德绑架别人,又或者为了名利。


去除那些为了利益权势或者控制别人而攀缘的极端案例,一般来说,忍不住地总想讨好攀缘别人,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恐惧和太多渴望,害怕他人不喜欢我们,渴望别人接纳关爱我们。其实我们攀缘讨好别人、不管别人需不需要也为别人付出的姿态,像是在渴求他人接纳怜悯关爱我们,这样缺爱又缺安全感的我们,总是因为他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心情。而大菩萨们呢,他们无条件付出,心也如如不动,又大悲大智,外境自然地就随着他们的心转了。


降伏自己的恐惧心、攀缘心,平和又顺其自然地和别人交谈,这样的你,看起来像是淤泥之上静美的莲花;被恐惧心、攀缘心掌控,总是不停地讨好别人,这样的你,看起来像就是莲花下的淤泥,要么被人嫌弃讨厌,要么因为占用了别人的空间时间精力而让人疲于应对、望而生畏,总之都是吃力不讨好,何苦来着……


自重,也意味着遇事不要情绪化,要直面恐惧,要稳住,处变不惊,不然会让自己乱了分寸,慌里慌张,或者吵闹一番,最终让自己尊严扫地;而事后又无比愤怒,恼怒对方欺压轻视自己,更恼怒自己怎么这么慌乱,失了分寸,尊严碎了一地,又无能为力;而且,吵闹完后,也会恐惧对方会不会报复,后续烦恼太多了,不如当时稳住忍住,事后慢慢消化这些情绪,放过自己,及时止损,让这事从心里尽快翻篇过去,让平静幸福的日子尽快从新开启……


稳住,直面恐惧,我们就可以让外境随我们的心转。


比方说,一个本来很烦躁的人,想跟你吵闹一番,结果面对始终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你,自己也渐渐安静下来、心得清凉,说话语气也变的温和、客气起来了……只安住在自己的当下,心不被自己情绪念头转,顺其自然地就调服了对方。


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与定力认知有关,只有定力增强了,认知才会跟着改变,最终才有能力做到自重,自信,自爱。


关于怎样修定力,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如何安住于当下,如何修定力?”。

尊重的从众心理: 你尊重自己,我也跟着尊重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