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香唱腔赏析:《情探》

傅(全香)派唱腔
傅全香,1923年8月出生于浙江嵊县,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应工花旦和青衣。傅派唱腔在20世纪40年代已趋成熟,并广为流传,学唱傅派者甚多。
傅派唱腔的基本特点:华彩绮丽,音色脆亮,润腔丰富,吐字清晰。她常用真假声结合,音域宽广;唱腔旋律起伏跌宕,灵活多变;演唱时激情洋溢,感情充沛。傅全香热爱京剧中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程派艺术,尤其是程派唱腔的以气摧字、重放紧收等唱法。傅全香吐字归韵讲究,人物感情表述细腻。傅全香的高音唱法,运用丹田气结合脑后音,使声音高而挺拔,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傅全香能根据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在唱腔设计上从整体考虑,局部突出,并常在重要词义上使用假声,旋律一跃而上,以凸现人物的强烈感情。70年代后期,我为傅全香《杜十娘》作曲(此剧本从川剧移植过来),最后怒沉百宝箱《投江》的大段成套[尺调腔],集中揭示了杜十娘一生不幸的遭遇及其性格的多侧面性。《投江》唱段共二十一句。用[尺调腔]。前十句用[慢板]唱腔,杜十娘以痛苦愤怒的心情向两岸行人倾诉自己的身世遭遇,旋律深沉哀伤,催人泪下。后十一句用[中板][快中板][嚣板]及[散板]等不同板式的唱腔,旋律回旋跌宕,速度层层加快,表达出杜十娘当时怒不可遏的心情,最后投江自尽。末尾“过舟”两字用十度大跳跃向高音,来结束自己性命,体现出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性格,充分体现了傅派唱腔戏剧性强烈的特色。
傅全香对唱腔艺术有深刻理解,不仅在表演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且在艺术理论方面也有很好的素养,她实在是一位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傅派唱腔的特色,下面三点比较突出:
一、缓中夹紧——在舒缓柔美的4/4节拍[慢板]中,夹入2/4节拍的紧凑唱腔,缓紧对比,一气呵成,听来顺畅,动人心弦。如《梁祝·楼台会》中“记得草桥两结拜”[尺调腔·慢板]中夹入2/4节拍的:“梁兄啊!我与你梁兄难成对,……”;连续紧接的唱腔,表述了祝英台真挚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唱中夹叙——舒展悠扬的唱腔是人物抒情的主要功能。但只是舒展,往往会感到松散,尤其在人物情绪突然变化时,就需要用相应的唱腔变化与之相适应。傅全香常在舒展的唱腔中夹入如说似叙的唱腔,使人物感情展现得更为动人。例如《情探·行路》[慢中板]中夹入激愤难以抑制的叙唱:“哎呀,贼呀!今夜晚管叫你到神前服罪。”这句词表达了剧中人敫桂英对负心汉王魁的复仇决心,词意重要,这里用了唱中夹叙的方法将其凸现出来,戏剧效果非常强烈。
三、腔中装饰——唱腔不加装饰,会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感染力。傅全香在演唱时通过装饰性唱法,使唱腔更有魅力,感情更为生动。例如《梁祝·楼台会》中“爹爹之命不能违,马家势大亲难退。”“不能”两字加强力度,“势大”用下滑音强调,“亲难退”则由弱渐强,体现出祝英台无奈的心情。上述两句,通过细致的装饰唱法,将唱词内涵表述得更为细腻清晰,人物感情倾诉得颇为透彻。
唱段赏析:海神爷降下勾魂的令(选自《情探》)




——摘自连波编著(2013)《越剧唱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