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么去认识古文字(唐兰)

2022-11-07 01:12 作者:耑木木  | 我要投稿

甲、如何辨明古文字的形体

释读古文字的第一步:辨明古文字形体

古文字形体难辨认的原因

第一、契刻铸范不精确,让文字笔画错误、脱漏、杂乱

第二、古器物历史久远,损坏、铜锈破坏文字笔画

第三、出土之后器物被二次破坏

第四、拓本模糊、印本恶劣

第五、摹本和临本错误

学者容易自己犯的三个错误:

第一、书法分布不同,因此把一个字误认为两个,两三个字的合文误认为一个字,把一个字的偏旁割裂与另一个字拼合,把一个字上限割裂拼合

第二、把器物上的铜锈、裂痕等错认成笔画

第三、文字残缺、拓本模糊误认

认清字形需要注意的:

第一、知道文字的变化和规律

第二、读通铭文

乙、对照法(比较法)

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同时一脉相承,几乎不需要什么中介就可以进行对照比较,但是依旧有变换很大的阶段,《说文》《三体石经》等材料可以作为中介,所以解说文字第一步就是查《说文》,接下来再去看其他材料,比如三体石经、唐写本古书、诅楚文等等

在使用对照法时,要注意文字变体

反写、倒写、左右易置、上下易置

注意:不能把不同的字拉在一起比较

丙、推勘法

含义:通过释文结果来推敲词义,从而释读文字

局限:只能让我知道文字的一部分读音和意义,不能完全认识,不完全可靠

丁和戊、偏旁分析法

含义:(孙诒让)把已经认识的古文字分析为若干的偏旁,然后进行组合和归纳,释读文字时候,也只需要把不认识的文字拆分成偏旁,然后组合。

注意:

第一、偏旁要认清楚,一旦释定不要改读

第二、按照变化简省的规律,不要猜测

第三、分析完成后,要结合史料、同类文字的惯例、铭文辞例中的用法等

己、历史考证法

含义:文字是不断演变的,我们要注意文字的历史,研究它的发生和演变,通过收集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出公例

第一、图形的研究:

文字的起源是图画,很多图画其实未必不是文字。

如何认识这些图形文字:

1、由实物比较,图形和实物十分相似(龟、鱼、鸟等)

2、通过简化后的文字比较(人、止等)

3、和异族文字比较

4、分析偏旁所得(莽、厷等)

5、历史的追溯

第二、字形的演变规律

文字演变的两个途径:

1、轻微逐渐演变

      自然变异:轻微的、不知不觉的(介、口等)

      人为变异:不仅仅是笔画不同,有人为删减和增繁

删减变化:

a、书写费事,笔画太肥的用双勾或者较瘦的笔画代替,笔画太多过于复杂进行简化。(首、隹)

b、文字书写排列逐渐整齐,让文字形体整齐划一,形声字上下或者左右组合,不能符合的就会进行变异。(企、艮)

c、太繁琐的文字会省去一部分。(正、牛)

增繁变化:

a、因为文字结构要整理,所以会添加笔画。

如:垂直长画中加··又变为—或者倒着的^形;(十、壬)

       字首是横画,常添加一横;(元、雨)

       字首是横画,添加“八”形;(公、酋)

       字末加—,—下加--;(其,典)

       中间有空隙,添加·;(日、月)

b、形声字盛行,文字增加偏旁(蠋、围)

c、文字的书法成为艺术,增加笔画或者偏旁

2、巨大突然变化

a、冷僻瀚用的字被改作常用的字

b、本是图形文字,后添加声符,又省略图形部分

c、图形象意文字,改为音符的形声文字

第三、形声通借用的规律

演变是纵向的,但是通转是横向的。

通转规律三类:

1、从一个系统里演变出来的字形

2、同部文字,在偏旁中可以通用——不失去本字的特点(从人、从水)

3、意义相近的文字,在偏旁中可以通用(巾和衣)

第四、字形的混淆和错误

有的混淆是因为文字演变,有些是因为错误混淆,但是终究逃不开字形演变和通转的规律。

文字的错误,有些是字形的一部分,有些是整个字形。

第五、文字的改革和淘汰

第一种改革,即文字最先描述自然的图画,进一步要表现出人类意识里的东西。

继特征的描写而起的改革,是图形的简化和声化,形声字产生,难写难认识的的文字逐渐灭亡。商周之际,形声字已经极其发达,偏旁日趋重复。

另一个方面文字渐渐趋向整齐和简省。形声的文字是容易整齐的,并且有创造出一种方法就是“反文”,如“反正为乏”此类,但将古文字的独立形式毁了。

秦统一文字,制定小篆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些文字从一个字误成两个字,有些文字彻底消失。

第六、每个文字的历史的系列

考释文字要注意这个文字的演变历史等

庚、字义的探索

字义的三个种类:

1、本义。凡是文字都有本义,这个文字最初的意义。(文字学)

2、语义。取字音来代表意义,意义和形式无关。(语言音韵学)

3、词义。在意义相同的文字里,衍生出许多区别。(文法和修辞学)

文字本义很大一部分还是由字形决定。

本义研究分两类:

1、象形和象意追溯这个字所象的物。

2、形式字应该由所从的形来断定字义的一部分。

文字学家追求字义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根据春秋到秦的文字的一部分用六书来解释。

第二个时期:古文字学发展以后,从钟鼎文推到甲骨文,但仍属于六书范围。

新的文字分析条例,不同于六书:

1、文字只有形符、意符和声符,象形、象意和形声。

2、象形只象实物的形。

3、象意画出一切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象简单的画,所以图形可以省略。

4、象意字变得形声都是声化形声字

5、两个偏旁以上组合起来的,其中有一个表示声音,那就是形声字。

解释字义的困难原因:

其一,图形文字的简化和错误。

其二,许多文字的本义消失,只有假借引申义还在使用。

其三,许多文字已经废除。

考证字义的方法所要注意的:

1、字形方面应该找出最古来的形式,其演变或者错误为今形,应该会有详细可信的理由。

2、字音方面应该有证据,或者存在谐声字,或本字被假借为别义但本义却又假借声近的别字。

3、字义的历史可以作为证据之一。

不仔细研究字形的错误点:

1、杜撰古文

2、不顾偏旁

3、附会误体

辛、字音的探索

首先,找出古音历史证据

其次,确定形声字和非形声字,找出形声字的声母

最后,由文字的假借也可以推见古音







怎么去认识古文字(唐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