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31 脑科学日报| Nat Neurosci:逆境会长期改变大脑

2023-08-31 13:08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840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8月31

科 学 时 讯


1Nature Neuroscience:逆境会永久改变大脑

来源:科技导报




近日,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此外,大脑对逆境的异常反应与焦虑症状有关。这项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可追踪25年前发生的事件对大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预测哪些人更有可能患上精神障碍疾病。通过揭示大脑对逆境的正常反应,就可确定出异常反应。研究发现这种偏离模式与焦虑症状有关,这些焦虑在许多精神障碍疾病中起核心作用。这项研究有望在早期发现精神疾病。



2,PNAS Nexus:免疫细胞与焦虑、抑郁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Foxp3是一种转录因子,可影响调节外周免疫反应的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功能。Treg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之前的研究也表明Treg细胞可以影响情绪,Foxp3表达减少与重度抑郁症相关。近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执行旨在测量啮齿类动物抑郁和焦虑的标准任务时,小鼠的Treg细胞会暂时耗尽。Treg细胞缺失的小鼠更有可能躲在黑暗中,活动较少,并且更容易放弃自我保护行为,这表明Treg细胞缺失的小鼠比对照小鼠更焦虑和抑郁。


此外,研究发现表达Foxp3的细胞的耗竭会导致血液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显著升高,同样在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5xFAD中,当调节性T细胞被耗尽时,小鼠会表现出认知障碍。



3,Ecotoxicol Environ Saf:小胶质细胞源外泌体减轻百草枯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

来源:外泌体之家




百草枯是一种应用极广的除草剂,目前仍以颗粒等多种制剂形式被使用。环境中百草枯半衰期长、接触人群众多,是帕金森病(PD)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百草枯可导致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然而小胶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如何进行细胞通讯共同参与这一过程仍不得而知。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煌元、邵文亚团队首次揭示了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向多巴胺能神经元传递circZNRF,改善百草枯介导的神经元凋亡,延缓PD进程。该成果可能为预防和治疗PD提供一种新方法新靶点。



4,Scientific Data:学龄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的区域差异

来源: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


近日,Nature数据期刊Scientific Data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左西年研究组的成果,揭示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脑白质容量生长轨线体现出中西方国家和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异:与高级认知联合(默认、语言、控制)功能网络有关的眶额部其生长发育曲线在中西方和中国东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与初级感知觉基础(体感运动、腹侧注意、视觉)功能网络有关的旁中央小叶其生长发育在中西方和中国东西部地区无明显差异,各人口样本的脑容量生长发育曲线普遍重合。这表明,对于不同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等人口学复合因素背景下,儿童青少年脑成像以及认知和心理行为等综合表型的数据积累,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解析人类脑智毕生发展的先天和后天的复杂作用规律与科学机制。



5,PNAS:邹鹏课题组合作开发更温和的远红区膜电位探针

来源:北大脑科学




揭开大脑奥秘的关键在于研究细胞间的通讯机制,而理解细胞间电通讯的核心在于测量并解析细胞间的电信号。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邹鹏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陈知行课题组合作,合成了光稳定性良好的环辛四烯(COT)修饰的花菁染料,搭配灵敏度优异的复合型膜电位探针HVI,将其升级为新一代低光毒性探针。


其中,橙色荧光探针HVI-COT-Cy3可对神经元进行持续30 min的膜电位记录,还能有效鉴定药物对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此外,远红色探针HVI-COT-Cy5可与绿色荧光探针联用,实现神经膜电位与钙信号连续15 min的并行检测。



6,eLife:李宽钰/乔彤团队合作发表铁代谢参与绝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的疗效

来源:BioArtMED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PM)女性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然而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绝经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帮助很有争议。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李宽钰和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乔彤团队合作发现,绝经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动脉粥样斑块内铁缓慢累积。铁累积上调E3连接酶MDM2,促进了HRT治疗下ERα的泛素化降解,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巨噬细胞脂质累积,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表现;铁螯合剂可逆转铁累积,发挥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



7,Nature Aging:吃得少,延长自己和后代寿命,核心在于溶酶体的形态变化

来源:生物世界


溶酶体的功能障碍可导致衰老和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即所谓的饮食限制(DR),能够延长包括线虫、果蝇、小鼠在内的多种模式动物的寿命,并且可以改善人类的健康,短期禁食甚至能够帮助癌症患者增强治疗效果。


近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饮食限制触发了溶酶体的形态变化——从圆形转变为管状,这种变化对于饮食限制诱导的寿命延长至关重要。抑制这种形态转变时,饮食限制将不再能够延长寿命,此外,饮食限制的线虫的营养良好的后代仍能维持管状溶酶体形态并延长寿命,这一现象可持续四代。



8,啥情况?年轻人“嗑药”,中年人酗酒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egan Patrick和同事收集了2022年4月至10月美国成年人饮酒数据,并追踪了自1975年以来美国的酒精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分析了两个年龄组的数据:19岁至30岁的年轻人和35岁至50岁的中年人。他们发现,在年龄较大群体中,约29%的人报告在过去两周内酗酒,比2012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以上;不到31%的年轻人报告酗酒,比10年前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这可能由于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使用非酒精药物,如大麻和尼古丁。中年人酗酒次数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用酒精来缓解压力。


审校:Simon


8.31 脑科学日报| Nat Neurosci:逆境会长期改变大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