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不祛寒冬受罪,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3-06-16 12:08 作者:九州上医官方君  | 我要投稿


‍<本文仅代表专家观点>


三伏将至,从整个夏天来说,三伏天是夏日气温zui高,阳气zui充足的阶段。

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气温高,天地阳气充沛,人体气血浮越于体表,五脏却阴寒的特点。
此时,适当通过一些内服补阳的食物或外用辛温通阳来调整人体阴阳,可以拔除一些人体的阴寒、寒湿的沉疴,预防秋冬由于天气的寒冷而诱导疾病的复发。
三伏盛夏,正是冬病夏治好时机,也是一年养阳的黄金期。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预防性干预的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


借三伏天炎热之气,趁着机体和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机,在人体穴位上进行外用膏药的敷贴,来激发和调动患者体内阳气、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能力的作用。




为什么可以“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中医原理涉及到三个方面:

一为“攻邪学说”,夏日阳旺,为攻体内寒邪、饮邪最佳时期。

二为“储阳学说”,春夏为阳,是储蓄体内阳气的佳期。
三为“五行学说”,四时相胜,以长夏之土,克冬之寒水,生秋之肺金。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巳午未三时,以日而言正值日中,以年而言,正是夏季。


简单来说,冬病夏治就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夏天是天之阳旺之际,也是人的阳气、经络血气流注最旺之时,借天阳、助人阳,二者携手共退阴邪,温阳驱寒除湿。

说了这么多“冬病夏治”的好处,想必大家都跃跃欲试。但上医君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补阳的方法哦。


阴虚状态、实热状态,就不太适合使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恶性肿瘤、孕妇、3岁以下的小孩,感冒发烧等也是冬病夏治的禁忌范围。大家在进行“冬病夏治”时,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哦。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措施为三伏灸三伏贴。

01
三伏灸 

《黄帝内经》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伏灸以艾叶为原料,制成艾绒、艾柱或艾条等,放置体表的腧穴或患处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以艾火的纯阳,唤醒身体的正气,可以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02三伏贴

穴位敷贴又称天灸疗法,是中草药制成丸、散、膏、贴等不同剂型,直接敷贴于相应的穴位或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贴敷会刺激局部皮肤,每个人的皮肤敏感度不一样,贴敷后皮肤局部可能会出现瘙痒难忍、灼热、疼痛等情况,且处理不当还容易发生感染。

“百病从寒起”,在夏天认真养生,身体也就不容易受寒,冬天也就能从受寒的疾病中解脱出来,健康度过一整年。夏季泡脚、适当晒背、三伏贴都可以养阳祛寒,一年黄金补阳期可要抓住哦!
*本文仅为健康知识科普,不用作商业广告宣传。
文字 / 九州上医馆图片 / 九州上医馆审核 / 九州上医馆

夏不祛寒冬受罪,冬病夏治正当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