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钓鱼与人文意识】姜太公钓鱼,智者乐水修炼性情

2021-03-04 23:41 作者:夏说钓鱼  | 我要投稿

姜太公,姜子牙兴周灭纣,也是钓鱼的祖师爷,爱好钓鱼的,肯定知道姜太公。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姜太公钓鱼故事,它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妇孺皆知的成语,富含哲理,洞察人心,分享智者乐水修炼性情

一、古书有云

《说苑》记载:“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日: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缓缓而投,无会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

意思是姜太公70多岁时,在渭水之滨钓鱼,一连钓了三天三夜,没有钓到一条鱼,气得他大怒,把衣帽脱去。

后来一位农民告诉他,鱼线一定要选择细的,钓饵一定要选择鱼喜欢吃的,钓的时候还要沉着气,慢慢投下钓饵,不要让鱼受到惊吓。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姜太公照着农民的话去做,果不然钓到了一条鲋鱼,后面又钓到了一条鲤鱼。

显然垂钓陶冶了姜太公的性情,变得沉着宁静,使得他在辅佐武王伐纣的时候临危不乱,沉着应战取得胜利。


二、故事背景

姜太公已经七十多岁,极其有才华,想把自己的学识贡献出来,创一番事业。可是默默无闻、穷困潦倒中度过,郁郁不得志。

姜太公诚心诚意钓了三天,联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转化为自暴自弃,衣帽脱去,乱丢在地上。

“一身徒有屠龙技,空怀抱负对天呤”,这是极为痛苦的,来了一位农民,其实就是“古之异人”点拨了他。

“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缓缓而投,无会鱼骇。”,一下明白了,无所功绩,垂钓未果,心非不贞,志非不坚,是方法不对。急躁冲动、眼界的窄促,与其远大志向多么不协调。

姜太公痛改前非,果然有所钓获。一天听到背后嘈杂声,周文王听到渭水怪异垂钓老头故事,前来求贤。


三、故事启发

垂钓是对智慧和性情的陶冶,我们古人深知其理。

“太公八十遇文王”,这位农人异人一定会赞叹姜太公的从容和镇定,它意味着对垂钓之道的深深理解,已经将此融汇于经天纬地的气韵中。

智者乐水!



【钓鱼与人文意识】姜太公钓鱼,智者乐水修炼性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