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道學儒的子弟

2023-08-23 15:37 作者:南風GT  | 我要投稿

上道學儒的子弟    儒鼎南风


【序言】


        儒鼎学伴们,现在好。学社将千年经典,赋予新声,这是一种传道的方法,有时宜歌乐(yue)的呈现,让人们重新喜爱她,这是一种继承的证据。儒学和岭南,都有它一定的特性,符合时势走向,掌握关键因素,顺着先祖的文业轨迹,继续前进。


记得在广州的期间,一位文德路小学的教师,开设暑假班,也就邀请同步教导行歌课程。那一次的经验,个人也是很深刻,因为学生上课的热情,非常高。令人感触到了,蓬勃的为文气息,那便要好好保有这份光明,衍生出儒园神木。


体制中,有一篇教材,叫做伤仲永。内容便描述了,有先天力量的优势,是经不起,后天的错轨与浪费。因为生命的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重点。基本上,都要长(zhǎng)善救失,要铺陈完整,才好正确方向。在其中,衍生出志向。在王荆公安石先生,立意良善,深重的劝勉之下,可以明白。蹉跎不会走到将来,对准儒道,持续前进的期许。


【真实的现况】


    如果在当代,童子还不晓得,诗是用唱的,基础得分不高的话?那出了社会,不会有多少时间,能够让人深度学习的。再者,如果作品风格,不在当下的审美之中,很显然是脱离了,实用的渠道。三者,脑袋不灵光会麻木不仁,又不清时势的话,推己及人的过程,也就不用去多谈了。所以,有上轨学习,应用合适的人,往后的训导,要一路关注下去,锁定圣贤,与同道相伴,这才稳当。


现在学社的经营当中,学子有主动学过十首的,经过认可,会成为学社的儒子,意义上会有所提升。论语中教导,自行束修以上,未尝无诲。主动向学的,会有所得到,所以学社照着来进行。在民俗上,人来人往也忌讳交浅言深,远近错乱。定交后再深言,符合论语,名正言顺的教导,这样才不会任意脱轨。这都是收为儒学义子的用意,也是扎稳儒业的必须。


【行歌上手的初始】


入手上口之初,自然以短文歌行,较为便利。诗仙白香山说,诗为事作。一首诗讲一个主题,风格明显,容易掌握。学社读时节诗中,也多是短文。还有其他主题,像是爱莲说、座右铭、诫子书、陋室铭、师说等等,较长的文体,它的情感、文意,还有音色,动作等等内容,会有不同要点。


学社有宗旨,引用孔庙贤达,正史经验,来完整现下。有些技术性的问题,就会按阶段、按顺序,把它讲清楚、讲完整。因为这个时代回归与兴盛,就必须是礼乐完整的样子。


在小处要能自我顺承,那是歌目的选择,会大大影响上口的自然表现。因为曲目,都是其他人编成的,是他人的生活经历,而要有所感发,却是由自己升起。所以,会有角度不同的一个阶段。


【芳香的进阶】


进阶练习长经文的时候,过程中的抑扬顿挫,也就比较多。学子刚入手的时候,听过范本之后,进行学习,有些小地方,可以顺着自己的心口感发,怎么方便怎么来,刹那间,便利上手上口就行。又随着多次练习,要去理会文意,感触贤达用心,更好的去领受教导。


同样的,单首歌行,乐乐(yue,le)要成体,它是有一个整体和谐性的!到了文意深入,进行理会,能与圣贤当面对谈,这个时候,整体和谐性,有没有达到,那就很重要了!


小处自成,选择大于表现;大处有得,那是风格大于对应。


在大处要有仁爱体验,那是以伦常作为依据。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我全身心的与圣贤仁义一起,会有熟成的圆融的现象,自然趋近于和谐。整体而言就是,君子和而不同。这一种状况。


以松小花作例子,七八岁,就能在公开场合,陈舒万言有主题,能文能舞,心中响动的乐曲,也就会顺水而出。自己也就想要改编创作了。那我们能够做好这些,共同来追复圣贤的道路,不晓得后面代表了,多少的福气!


【年龄阶段上的差异】


因为生理证据上,理性分析的运作部分,在于大脑中的前额叶,也就是眼睛上方的那一部分。小子这部分,没有像成人那么复合思虑。相反的,未成年人的脑干与肢体,身心的活力,那是相对饱满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就像奥运跳水冠军全红禅,在同样条件下,成人训练起来,那也没办法有同样成绩。这是生理特性,所引发的效果。


小朋友的思想,可以理解单一事件。比如说,讲一个主题,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在一个主题之中,产生两种条理,要有互通性与差异性的体现,一时之间小子,可能就不好掌握。


然而,能有效指导全红禅的是,却是广东省队的教练何威仪。教练与选手的方向一样,但是养成和作法,那是有不同的考量。选手的单一成体和教练的复合圆融,是不同的侧重。


因为童子脑袋瓜灵光,能充分接收讯息,有引导,就会有执行。教他片面的就容易肤浅,教他偏锋的就容易出轨。所以,在成长的各种阶段里,精神需要抒发,力量需要引导,作法需要对准,转化和持续都需要中庸,来得以和谐。


【循序渐进的勉励】


弟子规中说。徒学文,不力行,长浮华。如果只是学舌嚼蜡,就被盲目鼓吹,形成正向回馈?在还没社会化之前,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那青春期的时候,大概就会过不去了。


平心静气的讲这些很重要的事情,除了在纸上功夫,有耳口心的同步配合之外,在能力允许,时机恰当下,就要有实际经验,去从事劳动建设。


会讲,不会做,不仅没有用,又惹人讨厌。

会做,不会讲,容易耽误人生,徒叹生命。


学社奉行论语教导,黄土子弟,回归文化本源。所以家长,一定要引导四科的实践跟操作。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儒门四科。这个要再次强调。其余的,也就是份量的问题。就像是平日一餐只吃两碗,遇到好吃的,那也不能一餐吃八九碗,这是一次有效份量的考量。


以上说明,感谢学社,感谢学伴们。 20230823儒鼎南風

上道學儒的子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