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贪污案
在那个大数据尚未普及的年代,左然的大学毕业的前夕,他的班级里发生了一起“贪污案”。多年以后,当左然已经成为知名律师,再次回顾这件事情却早已没有了任何深究的意义,甚至不能算作是“案件”!今天的左然将这件事情回忆并记录下来,算是警示,亦有反思。 未名大学不仅因为其高质量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在未名市享有盛名。在这众多院校中拥有一定知名度、但除了这些,还有一点不会被报考的人忽略。其中就有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奖学金。 未名大学的奖学金种类丰富,其中有一种来自于国家的补助——特点是数额不大,还差分厘凑整(按照现在的经历水平约等于一个星期的交通费),但胜在每月都有,并且覆盖率大,人人都有份,除非有哪个学生犯了重大错误… 这种直接与现金打交道的工作虽然挺麻烦,但是班委还是尽职尽责,每月都提前预备好足够的零钱。 … 就这样持续到年底,班级里准备开联欢会,于是全班商议决定,每人将一部分钱的零头用作班费作为举行一些活动经费。 … 转眼间升入大二,班委决定在发放方式上再进一些改良——这学期开始,资金的发放改为除了扣除班费的部分,每次凑成一个整数发放,这样的方式好处多多,同学方便,班委工作也更方便。 … 大学三年级迎来实习期,大家的课程也不全都统一进行,直到期末考试结束后——几个月的钱一起发放,积少成多,数额还不少,有的学生甚至用这一小笔钱作为启动资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 如果照此以往,一切都会圆满,而问题却偏偏出在了大四最后一年。 结业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继续升学亦或是找工作,毕业典礼,拍毕业照,散伙饭…很多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所有人都忙个不停…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了那学期最后的几笔。当然,也有小部分家境殷实的学生没有特别在意过那笔钱! 待到那一届所有学生全部离校,有个来自北区的学生受到了同样来同乡的闺蜜的邀请与闺蜜的男友同样是来自北区并担任四年的班委一同到外地创业,同样是创办律师事务所,这三人没有成功,直到多年以后——其中的一个女生在审计自家的账目时发现了一系列的漏洞(其中之一是启动资金的来源不明),这件事才被隐约觉察。 就算后来她同同为竞争对手的忒弥斯事务所的左然谈起这件事,也因为数额不到立案标准同时缺乏证据又超过起诉时效根本无从调查。如若时今天,科技发展到如此便利,那么这样的事件是否还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