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制药厂的生产废水呢
制药厂的废水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制药厂是生产型的企业,一般都是要连续的作业,因此废水的产生也是经常的。对于废水的处理,小型的会选择拉出去集中处理。对于中型、大型的制药企业,每天的废水量是很大的,经常转运的话跟不上节奏,也不是经济实惠的选择。这类的制药企业会选择使用废水处理站的形式来就地处理好,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并入市政管网。
制药的生产种类繁多,常规的有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中成药、抗生素等,根据生产工艺来看有原料药、中间体等形式。不同种类的制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成分特点也是不同的。了解生产废水的特点是设计废水处理工艺必要的环节,废水处理的必要环节都是根据废水的特点来设计的,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是要消除这些特点,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净化制药生产废水,就要设计出合理的处理方案来。处理方案越符合实际情况,处理的效率就越高。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就要尽可能的了解废水的水量变化和水质参数。对水量的变化了解越多,就可以设计出对应规模的废水站,保证了废水处理不会超负荷,也不会低负荷运转。对水质参数了解的越多,能够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及对应的浓度,通过对水质进行调节,可以采用相匹配的处理方法。对成分的确定就有了处理的目标,对浓度的确定就能够知道量化的标准。设计废水处理方案,也并非是方法的简单串联。废水在处理的过程中是不断流动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的。常用的有预处理+生化降解+深度消毒三个阶段,看起来是三个阶段,其实是一个过程中为了方便解决问题而提出的三个概念。
设计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就要掌握每个环节即方法的水量和水质的前后变化。如果能够一步到位的更好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要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将废水逐步的降解到预定的标准范围。降解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污染物中含有无机盐、有机物、氨氮等,这些都是有先后次序的,只有有序的处理,才是有效的、快捷的、也容易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先后次序看起来是简单的,其实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序列设计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次序设计不合理,能耗和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对于含有固体颗粒、油脂、无机盐等废水,要先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先使用物理方法过滤或分离,就是在不增加新的污染物的同时,还能够调节水质,避免对后期生化降解的影响。生化降解能够有效进行,就是预处理将水质调节到适应范围的结果。于是,预处理的目标就确定了。
生物氧化的过程也是有次序的,一般是先厌氧后有氧,也可以兼氧(厌氧和有氧交替进行)。厌氧处理的效果越好,接着好氧处理就越彻底、越容易,出水水质就越好。为了取得较好出水水质,就要想办法提高厌氧的处理效率。那么,提高好氧处理效率可以吗?其实,好氧的处理是建立在厌氧的基础上,基础不稳,处理效果是不能保证的。如何提高厌氧的效率呢?影响厌氧处理的因素有温度、pH值、无机盐含量、有机物浓度、活性污泥(厌氧微生物)等,降低不利的影响因素,提高有利的影响因素是厌氧处理的必要目标。
当温度和pH值在微生物适宜的范围内,它们越稳定,微生物代谢也越稳定。如何稳定厌氧塔内废水的温度和pH值呢?通常是采用均匀搅拌的方式,使废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值。搅拌的越均匀,对厌氧过程越有利,也就是增加水循环的次数。其次,提高活性污泥(厌氧微生物)的利用率,减少污泥残渣的外运处理。在废水有机物和微生物发生代谢反应的时候,可以采用三相分离器,将气泡携带的活性污泥颗粒重新沉淀到污泥床上,继续进行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