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有多难?

2023-06-15 18:07 作者:数模乐园  | 我要投稿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有多难?

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无非就是获奖加分保研,尤其是数模国赛,含金量那是没的说,拿国奖是每位参赛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很多学校保研政策基本上都是得达到一等奖才行,那么大家知道每年国赛一等奖到底有多难?快跟随数乐君一探究竟。
国赛获奖率

据国赛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国赛的参赛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4257支队伍,其中本科组49424支,专科组4833支队伍,可显而知本科组竞争是有多激烈,参赛规模逐年以10%速度依然再上升,专科组相竞争压力还算小一些,参加人数众多,获奖概率相对就降低了。

我们首先来看几组数据:



以上图片来源于数模国赛官网

通过2022年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申报国奖(国一、国二等冠名奖、最后没有获奖的)的总数在2300支队伍左右,最后筛选评定完,本科组获得一等奖(国奖)的队伍数是299支队伍,获奖率为0.61%,另外专科组获得一等奖(国奖)的队伍是62支,获奖率为1.28%。

组委会对于一等奖上限要求为本科租每个题目不超过100个,专科组要小于1.5%,其中,本科组和专科组国一名额主要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陕西这几个赛区所包揽,这几个赛区很明显参赛人数也是最多的。

由此可见,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数模国赛想获得国一概率有多难了吧?
国奖有哪些特点?

1.论文思路:是否清晰,严谨

2.模型是否具有一般性,有没有缺陷
3.假设条件是否合理
4.所用的方法是否创新,有新意,很重要
5.能否巧妙的提取模型,合理解决问题,很重要
6.论文是否文字严谨,及其摘要,问题分析是否略显累赘或者是否体现出工作的全部了
7.排版问题,表格图表是否美观

综合来看,通过努力是很有机会拿到国奖的,对于国赛来讲,通常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已有的建模方法,因为你要完全自己去创造一种全新的模型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是很困难的。但对于追求国一特等奖来说,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加上自己队的想法,有创新性和新颖性是十分必要的。能进入国奖的论文都是很不错的了,想要脱颖而出就不仅仅在于方法正确逻辑清晰了,更多的就是突出,就是有理有据的与众不同,就是要创新!

对于获奖要求不是那么高的,一般来讲能运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清晰有逻辑的阐述出整个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到最后检验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要求一定要具备新颖性,但数学建模比赛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合理科学,是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建立模型的,所以其中想要加自己的想法,只要有依据能阐述清楚也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运气加实力加努力,多学一些有的无的算法,重视排班,队友靠谱,有希望,,心态要好,一定要多看算法。

一定要多看算法!

一定要多看算法!

大胆创新,脸皮要厚,国赛没有套模型!

国赛没有套模型!

国赛没有套模型!

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要好,这个毋庸置疑,运筹学好好学,最优化用的挺多的,转化为运筹学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图论和线性规划问题。图论是一个硬实力问题,常用算法多练练。

几点注意事项坚持创新,避免套路化

顽疾:论文模板化;方法套路化
套路与创新是格格不入的
关键是要逻辑清楚、思路清晰
表现:“n板斧”;盲目追求“高大上”。不从“问题”出发,乱套“方法”
评价类:AHP;模糊综合评估;熵权法;..

数据类:回归;主成分;聚类;灰色;...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牵强附会到处抄袭(甚至还不注明出处)
文档完整、格式规范

纸质版  

 · 承诺书、编号页:各一页    
  · 摘要(含标题、关键词):单独一页    
 正文(模型分析、建立、求解等)

参考文献
附录:至少应包括打印的程序

电子版 

  · 论文(不压缩,PDF或WORD文件)  与纸质版一致(仅去掉承诺书、编号页)
支撑材料(非必有;压缩,RAR文件)
源程序文件、数据等(题中数据除外)

其他(如特别的参考文献等)
账号激活、MD5码、上传论文问题

以上就是数乐君通过各个参赛情况带小伙伴们通过多方面分析了数学建模国一的难度,尽可能帮助到即将参赛的同学吗,好文章需要你的点赞加在看。

文章来源:数模乐园编辑整理发布,首发于数模乐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国赛备赛福利大放送,数模乐园微信公众号内回复“国赛论文”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有多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