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160期|瑶海:这个暑假“官方带娃”


暑期来临,带娃成为不少家长的头疼事,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会面临无人照看孩子的烦恼。为了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瑶海区开展“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一些具备开办条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免费提供兴趣培养、托管看护、课业辅导等托管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解决孩子无人看护等问题。


课程精彩 暑托班让家长放心 孩子开心
7月4日,记者来到嘉山路街道三角线社区大众时代之光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社区二楼同心书房里,正在开讲的是一堂精彩的绘画课。

课堂上,30多名小学员们正认真聆听老师的绘画课,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大家纷纷拿起画笔,沉浸在五彩斑斓的绘画世界中。

瑶海区“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的开班,解决了辖区不少家长暑期带娃难的烦恼,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期。
为了帮助孩子们熟练掌握正确的硬笔书写方法和良好书写姿势,社区还开设了暑期硬笔课。课堂上,孩子们一个个挺直腰板,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亲笔示范。

同样在瑶海区红光街道土山南路社区,暑期托管班还开设了软笔课程,来自红光街道土山南社区书画工作室的曾德永正在手把手教授孩子们书写的基本功和技巧。
曾德永致力于研究书法几十年,退休后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曾德永充满了使命感。

一个蛋壳,一把刻刀,就能雕刻世间万物。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山南路社区开设的暑期托管班还开设了“蛋雕”课程,并邀请了从业30余年“庐州蛋雕”非遗传承人王剑现场言传身教。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王剑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眼前这位小姑娘叫王韵晗,一年前,她无意间看到一批做工精致的蛋雕饰品,震惊之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王剑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蛋雕的基本要领,他们用刻刀尖在薄薄的蛋壳上游走。不一会工夫,孩子们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图案全部呈现在蛋壳上。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也是市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运动。为培养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与关注,7月5日上午,在七里站街道东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乒乓球兴趣班辅导老师王光兰正在根据学员年龄特点、技术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因材施教。

活学活用,在训练活动中,教练一边给孩子们做标准示范,一边指导他们发球姿势、握板手势等等技巧。

“官方带娃”,内容丰富。在七里站街道东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间自习室内,这里静悄悄的,只见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认真地做着暑期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举起小手,志愿者老师便会走到身旁,耐心地答疑解惑。

细心托管 志愿服务为孩子撑起“五彩生活”
随着暑期社区托管服务的开展,瑶海各实践站、实践所不再止步于带着孩子在教室内单纯地自习,而是积极探索更多的“带娃”模式,让孩子能够坐得住、玩得欢、学得广,真正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在龙岗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二楼活动室里,拥有16年书法功底的杜永松正在为孩子们讲述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等技巧,通过借助基本的横竖练习、手指操等小游戏教导孩子们正确地运笔、控笔。

韩彩云是龙岗开发区的一位居民,也是此次硬笔书法课活动的志愿者,听说社区需要暑期志愿者,她立刻报名参与了活动。
据了解,暑期瑶海区各街镇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了各类兴趣课程,服务时间为7月1日至8月30日。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官方如何带好娃?长期以来,瑶海区秉承“为民办实事”理念,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将“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接下来,瑶海区将继续用心办好暑托班,让暑托班成为“家长放心安心、孩子开心舒心”的夏日好“趣”处。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李二明 许翼 童洁 实习记者:阚恽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 程佳慕 金山 配音:吴玲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