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学背景提升 | 24Fall申请七步走,不管少了哪一项你都可能翻车!

2023-03-28 18:05 作者:集思科研日记  | 我要投稿

24fall 申请的发令枪打响


如果留学圈有什么“真理”

那么一定是:早准备早上岸


24faller们现在开始要做些什么,无数学长学姐用他们的经验总结出的这份《当季申请七步指南》,跟着它,明年的offer向你招手~~~



01

各单位注意

保护己方GPA


不管怎么说,对于留学而言,GPA确实是一切准备的基础。任何阶段任何学校的申请都希望学生交上一份优异的成绩。


但具体到当季申请的学生,在成绩均分上的策略却有必要作出明确区分。


这是因为当季申请的同学一般只剩一个学期即将毕业,大部分重要的必修课基本修完。一方面加权均分提很难,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弹药”来拉高GPA。


均分87和88的两个同学对招生官而言,在GPA层面并不算明显的区别。决定他俩谁上岸的大概率是其他方面的表现。


因此,当季申请的同学针对 GPA 的策略应该是“保现有的”而非“冲更高的”。


02

锁定院校目标

—“投其所好”


虽然理论上直到递交申请的那一刻,你都可以更改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但早早确定好要申请的 list 仍然好处多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一个学校专业的申请材料作出针对性的优化。


除了极少数学神可以无视不同学校的偏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大部分学生都需要针对不同院校专业的具体要求规划标化成绩以外的各项软背景经历。


比如很多跨专业申请的同学,学校虽然不限专业背景,但通常会要求他们有相关科目的选修经历。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校内没有课程可选,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科研项目进行弥补。

03

刷标化成绩

未必只有一条路


语言类考试成绩雅思/托福,以及申美研一般需要的 GRE/GMAT。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考上三四次才能脱离苦海。


但最近三年的疫情加速了国外大学在标化成绩审查上的改革。绝大部分大学都加入了标化可选阵营,前不久哥大更是成为第一个永久实行 Test-Optional 标化可选政策藤校。



部分大学甚至还实行明确的 Test-Blind,即不再参考学生的标化成绩招生。


而对于语言成绩,在托福实行拼分政策几年后,雅思也将在今年开启“单科重考”的大门。这对于口语和写作苦手的中国学生而言算得上重大利好。


但无论口语或写作,它们是在国外学习最重要的工具,而不仅仅是敲开学校大门的分数


所以,与其低效的刷题攒分数,倒不如更多的参与国外教授指导的科研项目。


一方面,和国外大学完全一样的课堂环境是短期内提升口语的最好途径;另一方面在完成项目essay的过程中也能扎实提高学术写作的水平。


04一定要硬的软背景

当季申请好伙伴


名校们倡导的多元化招生审核标准,理念在于弱化标化成绩的作用,更多看重学生的软背景。

不过很多同学对于软背景的理解却出了偏差,准备了一堆舞蹈钢琴夏令营的经历,试图打造“多元化”的人设。


实际上大部分名校只是——


在考察形式上多元化,在考察内容上科研化


换言之,学校们认为以往的标化考试成绩不足以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所以需要申请者用其他方面的内容证明自己。


软背景的提升堪称当季申请“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胜负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名校们不唯分数论之后,学生们在科研、竞赛、发论文、攒实习上卷到飞起。不过对于当季申请的同学来说,竞赛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攒实习适用性还是窄了不少。


想要既保证结果,又能让软背景“明显变硬”,通过科研项目积累有说服力的学术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无疑是最好的选项。



05

推荐信 ?

你看别人家的教授


千万别被推荐信中“推荐”二字迷惑,人家的本来叫做 Reference Letter。既然是“参考信”通篇只有溢美之词你让招生官怎么相信。


以往国内教授让学生打稿子,自己只负责签字的做法,让名校招生官们被迫对中国教授们的荐信“一视同仁”——爱谁谁反正都差不多。


相反,如果是国外名校的教授撰写的荐信,则常常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推荐信的本质在于学术信誉背书,国外教授在这一点拥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指导科研项目的那些国外名校教授,基于学生实际学术表现撰写的荐信,天然的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不少同学参加科研项目前还会有意识的选择目标院校的教授 —— 他的办公室其实就在招生官的隔壁,中午吃三明治的时候还和招生官聊到你了(不开玩笑真的发生过)。



06

写文书

要人设就得取舍


正常来说,文书的撰写都会放在暑假末尾刚开学时。无论 PS 还是 SOP,是最重要的材料,但却未必应该是最耗时的。


本质上它是学校基于申请者的一次自我介绍的机会,素材则来源于已经准备好的个人经历。


因为字数的限制,文书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服务于“人设”打造。切忌以数量代替质量,不符合每个院校专业偏好的经历要适时舍弃。


就算 CV 也从来都不是越长越好


每一条个人经历都凝聚着同学付出的努力,但不是每一条经历都适合放到每一封文书里。



07

网申

别把DDL当生产力


从暑假开始,24faller 就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申请开放时间。建好申请账户,提前将能填写的信息填写完整,切勿等到 DDL 再手忙脚乱。

首先英国大学多采用滚动录取,遵循先到先得的逻辑。申请录取进程无法预测,每年都有学校专业提前宣布录满不再接受申请。


准备了大半年,该投就投,别犹豫


然后,对于美国大学而言,虽然采用多轮次申请,每一轮统一审核。但第一轮申请分配到的录取名额通常都是最多的,上岸的成功率最大。

踩着点网申的话,每年都有材料缺失甚至网络卡顿导致的来不及~~~


在集思,你不仅可以

牛剑哈耶普 等顶尖名校的大牛教授 一起

学习、研究一个课题

还可以在专业的指导下完成一篇

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投递和发表

更有机会

拿到教授导师亲笔撰写的推荐信


无论你是计划保研升学到国内顶尖高校,还是希望留学海外著名学府,集思都会是你科研道路上最理想的伙伴!

留学背景提升 | 24Fall申请七步走,不管少了哪一项你都可能翻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