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九)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对号入座回答:
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是否渲染了气氛
是否设置了背景
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
是否深化了主题
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注: 环境描写在结尾不起交代背景,推动情节的作用。
分析: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小说是以塑造人物服务。
一展示人物活动场所
二揭示产生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三揭示决定人物行动的因素 四预示人物的悲惨命运

自然环境作用
(景物描写)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答题:
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
表现人物……的心情。
暗示。。。。社会环境。
结合具体语境:
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
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
注: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分析:
1. 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
《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悲凉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我的叔叔于勒》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
2.暗示社会环境。
《变色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沙皇统治的黑暗。

人物描写
答:
(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